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卡扎菲被斃助力“阿拉伯之春” 石油巨頭別高興太早

鉅亨網新聞中心


卡扎菲被擊斃,利比亞翻開新的一頁。分析人士認為,不但是利比亞,整個阿拉伯世界都會受到影響,“阿拉伯之春”將獲得更多動力。

綜合媒體10月21日報道,卡扎菲(Muammar Gaddafi)被擊斃,阿拉伯革命迎來新動力,這將迫使突尼斯以及埃及等等非洲石油生產大國進一步走向民主的懷抱。如果利比亞全國過度委員會(NTC)堅持既定方針,在八個月內舉行大選,這個國家就可能比其他爆發革命的兄弟國家更早實現民主。


卡扎菲之死是個政治里程碑。聯合國(United Nations)剛剛在一個多月以前正式承認全國過渡委員會,制裁力度已經減輕。利比亞也已經恢復石油生產和出口,行業多頭甚至開始暢想這個國家日均石油產量可能會在明年初達到100萬桶——比革命之前的水平高出一半多。

部落分歧依然存在,利比亞需要讓東西部部族齊心協力。不過,與突尼斯和埃及相比,利比亞石油儲備豐富、現有大約1,400億美元財富、民事機構匱乏或者遭到削弱,這可以讓其更加容易地進入新軌道,不用費多大力氣就可以為其經濟和政治建立新模式——從君主立憲制到共和制。

對于投資者而言,潛力無限之大。根據法國貿易委員會Ubifrance的估計,有了300億美元投資,到2015年利比亞日均石油產量可以得到300萬桶。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估計,利比亞的難兄難弟伊拉克,石油產量今年就有望達到這個水平,而且至少在2011年至2013年間其經濟增長率將達到兩位數。

不過,風險也不可小覷。例如,利比亞全國過渡委員會曾暗示將履行卡扎菲政府與意大利埃尼(Eni)、西班牙Repsol、以及法國道達爾(Total)等等石油巨頭簽署的合約,這讓人歡欣鼓舞,但誰能保證大選過后這個承諾繼續有效?與此同時,利比亞還需要為其主權財富基金制定更加透明的結構。

最為重要的是,卡扎菲之死將加重近期深陷重圍的其他獨裁者面臨的壓力,包括敘利亞的阿薩德(Bashar al-Assad)。看起來,利比亞很可能不是最后一個加入這個俱樂部的國家。

(劉杰 編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