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總經

"黑色暴利"驅使下的"假幣真相"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財匯資訊,摘自:經濟參考報)


以廣東為源頭,以安徽、河南、湖南等省為假幣集散地,以省會及經濟中心城市為周轉地,向周邊、中西部地區等擴散……全國公安機關打擊假幣犯罪「09行動」專項行動最新戰果中,一幅從東中部重點地區沿交通幹線向全國輻射的制售假幣「路線圖」初露端倪。

來自公安部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10月初,全國公安機關共破獲假幣犯罪案件2198起,搗毀偽造、加工窩點27個,繳獲假幣8.1億元,抓獲「09行動」前上網逃犯233名。

巨額假幣如何印製、流通?人民幣是否出現「高仿真」假幣?嚴打假幣犯罪路在何方?記者對此進行了追蹤採訪。

假幣「路線圖」在新一輪打擊高潮中「現形」


8月11日,因制售近億元假幣,汕頭農民許少榮、朱映武被執行死刑。在其背後的犯罪鏈條中,串聯起出資人、管理者、出租場地者、技術員、「中間人」、買假幣者、運輸者等角色。他們在汕頭市潮南區的一個鄉間工廠瘋狂製造假幣,經人介紹賣給購買者,運到河南後再交給下線販賣,是具有代表性的假幣制售「路線圖」。

據公安部打擊假幣犯罪「09行動」辦公室負責人李子勇介紹,目前假幣犯罪的態勢是由東中部重點地區沿交通幹線向全國呈輻射狀態,以人口流動性大、現金使用量多的省會及經濟中心城市為周轉地,持有、使用假幣犯罪已覆蓋全國各地。

假幣的主要源頭在廣東,制假「重災區」則在粵東。記者從廣東省公安廳瞭解到,20世紀80年代,來自境外的走私假幣開始從粵東地區登陸傳到全國,從1993年開始,粵東開始出現本地印製的假幣,假幣犯罪進入機器印製、窩點印刷時代。汕尾陸豐市、揭陽市惠來縣、汕頭市潮南區等地成為假幣犯罪的「重災區」,其中僅揭陽一市,2007年、2008年兩年就繳獲假幣面額1.1億多元,佔全國的15.1%。公安部近日決定,成立「09行動」決戰前線指揮部,駐紮粵東,參與指揮重大案件的偵辦。

假幣犯罪日益「職業化」和「產業化」。據李子勇介紹,假幣犯罪分子多以家族、老鄉為紐帶,結伙作案,形成人員相對固定、分工負責的「產業鏈」,從廣東等地購入大量假幣分工出售或使用。安徽警方今年破獲的阜陽「2·19」特大購買、運輸假幣案中,犯罪嫌疑人范某2007年以來多次到粵東的陸豐市甲子鎮購買面額共計3000多萬元的假幣,運回安徽出售,此案抓獲的團伙成員達46人。

假硬幣也成為新一輪假幣犯罪中的新品種。今年7月初,佛山市禪城區警方打掉一個出售假硬幣犯罪團伙,繳獲1元假硬幣22萬多枚,重約1.5噸。該團伙將從湖南婁底運來的假幣向佛山市汽車站、火車站一帶的部分商店出售,使佛山市汽車站對面形成一條「假幣街」。湖南婁底警方根據線索,一舉偵破「7·16」系列假硬幣案,繳獲假1元硬幣117萬餘枚,是公安機關近年來破獲的最大假硬幣案。

「高仿真」假幣能否「以假亂真」?

去年以來冠字號「HD90」、「HB90」的假幣引起高度關注,有媒體報道其仿製程度幾乎以假亂真,連不少ATM機都分辨不出。然而,國務院反假貨幣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負責人在9月上旬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從目前發現的假幣樣本來看,尚不存在「高仿真、難識別」的假幣。

廣東警方在今年5月破獲了「HD90」、「HB90」假幣案,廣東省公安廳經偵局副局長錢波表示,這兩種冠字號的假幣並非傳言所稱的「台灣版」,而是在大陸印製,也談不上「高仿真」,就是用普通印刷機印製的,冠字號也可以隨時更改,「目前發現的假幣都是平版印刷,仿真水平距離凹版印刷的『超級假美元』還差得很遠。」

許少榮等人僅用3個多月就印刷出近億元假人民幣,而用的設備只是一台四開單色平版膠印機、一台曬版機。據介紹,目前國內假幣窩點的生產設備基本都是普通印刷機,其中不少還是「二手貨」。用於製作假幣的紙張質量也不高,而用於假冒防偽標誌的油墨是「制假師傅」自行調試的。

今年3月11日,深圳警方摧毀一個特大制販假幣犯罪團伙,犯罪嫌疑人使用普通的彩色打印機、彩色複印機和電腦,製作出面值200餘萬元的假幣,這是「09行動」中破獲的第一起利用普通打印機偽造人民幣的案件。

由於平版印刷的假幣仿真度低,不法分子往往要對其進行二次加工,以作出類似真幣的凹凸感。而二次加工的工藝則更加「原始」,基本都是被分解到農村家庭裡面一張一張地手工處理。

隨著群眾對假幣的防範意識和識別能力不斷提高,不法分子大多通過調包、大額找零等方式將假幣混入流通領域。據廣東省公安廳假幣犯罪偵查科副科長梁廣忠介紹,一些不法商舖在人流密集的車站碼頭,趁顧客匆忙購物之際用假幣換走真幣,或以顧客所付的錢是假幣為由進行調包;部分犯罪分子利用有人去娛樂場所桑拿、按摩的時機,將其衣服上的真錢取走,換成假幣,等受害人發現時,為時已晚。

多管齊下剷除假幣滋生土壤

許少榮、朱映武等人印製假幣所用的設備成本10餘萬元,但出售800萬元假幣便獲利33.6萬元。廣東省公安廳經偵局副局長錢波說,假幣的銷售利潤相當可觀,一張100元面額的假幣最初賣兩三元,到終端批發之後可以賣到二三十元。正是高額利潤的「致命誘惑」,讓不法分子鋌而走險,頂風作案。

在假幣犯罪氾濫多年的廣東惠來、陸豐、潮南等地,由於經濟落後、人多地少,加之不少人法律意識淡薄,很多參與制售假幣的村民根本不知道這是犯罪,而是把加工假幣作為「掙外快」的手段。過去曾被稱作「假幣專業村」的汕尾市華美村,很多小孩放學回家就幫父母加工假幣,從小耳濡目染,從而走上犯罪道路。

錢波認為,現行法律對銷售、使用假幣的行為處罰偏輕,是假幣屢打不滅的另外一個原因。除印製之外,使用、運輸、銷售假幣者均不能判處死刑,而持有、使用4000元以下假幣的小額買賣,僅處以治安拘留和罰款,「有些人為了逃避法律懲處,一次只買低於4000元的假幣,被抓到最多就關十幾天。」

廣東公安機關認為,假幣犯罪不僅直接侵害群眾的利益,還嚴重影響到國家形象和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因此應多管齊下,剷除其滋生的土壤和社會根源。

廣東省綜治委已表示,對反假幣工作不力的地區按照有關規定嚴肅追究責任,假幣氾濫的地區實行一票否決。

要加強重點地區的普法宣傳工作。錢波表示,必須改變不少村民以為加工假幣和加工火柴盒一樣的落後觀念,讓其知道加工、運輸、銷售假幣都要受到法律嚴懲,如此才能確保不會再次出現「假幣村」。

此外,要加強交通運輸管理部門、電力、銀行等有關部門和行業的聯動,監管假幣流通。加強公眾對真幣防偽技術的宣傳,提高民眾利用肉眼識假防偽的技術和能力。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