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補助"功成身退" 海倫哲上市三月業績降四成
鉅亨網新聞中心
今年4月7日才登陸創業板的海倫哲(300201.SZ)閃電“變臉”。7月12日,公司公告稱,2011年1月1日-2011年6月30日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570萬元-620萬元,同比下降36.54%-41.66%。
公司將原因歸結一是應對市場變化,市場營銷體系建設投入加大;二是政府撥款等營業外收入減少;三是部分上市費用進入當期管理費用;四是受物價上漲影響,人力成本增加。
而在上市前的2008年至2010年,公司一直以高成長的形象示人,公司凈利潤近三年同比增長率分別為32.40%、26.63%和24.24%,扣除非經常損益后凈利潤也分別增長了64.13%、20.02%和20.38%。
二級市場上,公司股價除了上市之初在收在發行價以上之外,其余時間均在發行價以下運行。截至12日收盤,公司收報18.00元,較21元的發行價相比,下跌14.29%。
政府補助功成身退?
本報記者發現,上市前,政府補助一直在公司凈利潤構成中占據舉足輕重的角色。
據海倫哲此前披露的2011年一季度業績報告顯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公司營業外收入較上年同期減少50.41萬元,減少了92.16%,主要原因為公司本期收到的政府補助款減少所致。今年一季度,公司營業外收入從去年同期的54.70萬元大幅下降至今年報告期末的4.29萬元。
然而,就在公司上市前的2008年至2010年,公司獲得的政府補助卻是逐年大幅遞增的。據招股說明書披露,2008年,公司獲得政府補助合計222.60萬元。
2009年,公司獲得的政府補助開始大幅提升。當年,公司獲得政府補助合計大幅提升至603.63萬元。其中,僅2009年省級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重大科技成果轉化)專項引導資金一項政府補助就高達550.00萬元。
等到公司沖刺上市前的2010年,政府補助再次扮演了公司利潤增長的重要推手,公司當年獲得的政府補助項目多達13項。公司在2010年獲得的政府補助金額合計高達958.63萬元,較2008年同期相比,激增330.65%。
最近三年,公司營業外收支凈額分別為224.81萬元、448.75萬元和613.10萬元,占同期利潤總額的比例分別為7.81%、12.20%和13.42%。營業外收入主要來自政府科研經費補助,并在報告期內呈現逐年增長趨勢。最近三年,公司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占同期利潤總額的比例分別為 7.73%、12.04%和 13.39%。
主營業務波動劇烈
值得一提的是,除去政府補助及減免所得稅優惠對公司利潤的影響以外,海倫哲主營業務本身波動劇烈。
“公司高空作業車產品銷售的季節性特征會導致公司不同季度的銷售收入有較大波動,從而影響公司季度業績的穩定性。”有券商研究員如是說。
此前,海倫哲在公司一季度業績報告中就披露,公司客戶集中分布在電力、市政、園林等行業,尤其以電力行業客戶居多,這些客戶基本都屬于大型國有企業和國家行政事業單位,其采購計劃和預算資金支出大多受政府財政預算收支的控制,其采購的季節性特征依然存在。因此,未來公司的主營業務依然面臨一定的季節性波動風險。
據了解,上述客戶對高空作業車產品的采購具有明顯的季節性特征,大量采購通常在第三、四季度實施,統計表明,高空作業車行業每年四個季度的發貨量分別約占全年的15%、20%、25%、40%。
就公司各季度主營業務收入明細來看,2008年至2010年期間對應上半年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6030.52萬元、3458.14萬元、8301.91萬元,占公司全年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分別為38.93%、19.47%、36.71%。
公司下半年實現收入合計占全年收入總額的比例較高,最近三年年均達到 68.15%,其中 2009 年下半年收入占比更是高達80.53%,可見公司季節性銷售波動特征較為明顯。
截至目前,公司主要以電力客戶為主。最近三年,公司對電力行業的銷售收入分別為7890.05萬元、8210.00萬元和11213.09萬元,占當期主營業務收入的50.94%、46.24%和49.59%。
“公司對電力行業客戶存在一定程度的依賴。如果電力行業客戶對公司產品需求或主要采購政策發生重大改變,將對公司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有券商研究員表示。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