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2011天下經濟論壇》天下雜誌總編輯吳迎春:迎接三個「新常態」的時代

鉅亨網新聞中心



天下雜誌總編輯吳迎春。(天下攝影)

天下經濟論壇十一日由《天下雜誌》總編輯吳迎春發表「2011亞洲經濟大預測」,2011年最大的三個變化,就是三個「新常態」到來:人口、規則標準、經濟模式的改變。


第一個新常態:嬰兒潮世代退去,新一代上來。吳迎春提醒,2011年有兩個美國人過生日要注意。第一個是八月四日,美國現任總統歐巴馬即將年滿五十歲;另一位是美國前任總統柯林頓,將滿六十五歲。而歐巴馬出生於一九六一年,正是戰後嬰兒潮即將終結的年代。歐巴馬以有色人種成為美國第一任非白人總統,背後支持的力量,正是種族多元的移民。美國人口版圖進入一個全新的局面。

台灣,也上演同樣的新常態。吳迎春親眼所見,台積電的蔡力行總經理現身張清芳的演唱會;另外北京奧運中心區照明設計首席顧問姚仁恭,以及資深金融專業顧問、台灣愛普生副總經理、美國AT&T資深主設計師、以及毛衣設計師,也組成董事長樂團。

台灣企業家面對的「市場」,也開始有了不一樣的新面孔。最被全球青睞的新新興市場(new emerging markets),就是中國大陸的消費者。中國消費增長率已連續五年超過15%以上;而且中國消費市場有全景式的特色,未來五到十年,各種消費階層,從農民、中產階級、富人階層都將快速擴大。亞洲的印度、印尼、越南,也都在上演相同的故事。

吳迎春指出,第二個新常態是一些即將改寫歷史的新規則。首先就是金融回歸基本面。各國產業政策因此出現大調整。美國電動車新秀特斯拉汽車(Tesla Motor)就是○三年才成立的新創企業,○八出現財務危機,靠美國政府抒困四億美元,才走出財務危機。去年在美國IPO上市,成為繼一九五六年福特汽車上市後,首間上市的美國本土新車廠。「Tesla的更大的意義,是這家矽谷公司,竟然是靠著美國政府抒困,才走出來的企業,」吳迎春強調。

吳迎春指出,政府的角色,即使在美國這個口口聲聲強調自由市場競爭的地方,也出現了往中國大陸「計畫經濟」靠攏的新常態。除了政治上的話語權之外,大陸最積極的話語權,就是建立「中國標準」,來跟主導市場的歐美產業標準互別苗頭。

第三個關鍵性的新常態,就是新亞洲模式(New Asian Way):那就是以往亞洲生產、出口歐美的經濟模式,即將出現斷裂性地改變。而民國百年對台灣而言,將是內需、外需雙引擎成長的一年。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