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從緊壓力有限
鉅亨網新聞中心
資本市場
政策從緊壓力有限
油價再度破百將人們的記憶拉回到2008年。當年,油價走高成為全球經濟噩夢。如今油價爬坡之勢再現,迫使世界經濟一手抓復蘇,一手防通脹,政策從緊抑或寬松,實在頗費躊躇。
中金公司最新研究報告稱,隨著北非、中東危機發展,通脹壓力到來將早于其對經濟造成實際不利影響,令歐元區和新興市場的政策制定者不得不提前進行政策緊縮。
數據顯示,主要新興經濟體2月CPI仍處高位,同比增速在2.9%至12.3%,環比年化增速在5%至28%,且已連續5至6個月持續攀升。其中,核心通脹仍將繼續上升,輸入型通脹不見下降。2月國際食品價格短暫下降沒能持續,國際主要糧食價格已比2月下旬均價上升3%至5%。
財達證券宏觀分析師李劍峰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指出,整體來看,油價上漲的最大問題是使輸入型通脹風險上升,加大國內通脹壓力,對于剛從貨幣政策收緊預期中放松的A股市場來說,緊縮預期再度提升。
不過,有樂觀觀點認為,目前全球經濟仍處復蘇中,盡管油價上漲加大通脹擔憂,但政策繼續從緊的壓力與2008年相比要小許多。
李劍峰指出,輸入型通脹壓力主要來自兩方面:一是糧價,二是油價。油價需要觀察的是地緣局勢,中東局勢失控的可能性不大。糧價在經過前期快速大幅上漲后,漲幅或趨緩。
從上述兩方面情況看,李劍峰認為,雖然國內輸入型通脹壓力大,但風險仍可控。由于緊縮政策有時滯效應,且從貨幣增速看,距離全年目標并不遠,所以,緊縮政策出臺仍有可能,只是空間越來越小。
國信證券分析師黃學軍也指出,2008年的經驗是,油價上漲幅度較大情形下加大宏觀政策緊縮力度會誤傷經濟,因此,油價上漲與政策進一步收緊同時發生的可能性在降低。
黃學軍稱,油價上漲持續時間的長短和到達價位的不同對股市的影響將不同。現在市場預期油價是短期沖擊,大幅沖高后持續性較弱,而股市已經反映了這種預期。因此,總體來看,市場對油價上漲給股市帶來的影響判斷相對樂觀。
“盡管油價上漲等因素會在一定程度上壓抑市場的短期表現,但考慮到當前投資者的盈利預期和流動性預期還是向上的,這將推動股市在今年上半年保持總體趨勢上漲的態勢。”廣發證券分析師崔永稱。
李劍峰表示,從行業看,油價上漲對成本與油價相關高的行業且較難轉移成本的行業不利,相反,對比較容易轉移成本以及生產石油替代品的行業則有利。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