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鞍鋼與戰略重點直供企業合作 主打“科技創新牌”

鉅亨網楊祺 上海


6月2日消息,今年以來,國家重大輸油輸氣管線工程項目多,對鋼材需求量大,且對產品品質要求高,鞍鋼將其作為在新形勢下提升產品在“國字型大小”工程中地位的突破口,精心組織生產,不斷提高品質。今年3月中旬,鞍鋼一舉拿下中石油西氣東輸二線、中石油“氣代油”工程秦沈管道、陝京三線、泰青威天然氣輸氣管線工程共計9萬噸的合同量。目前,鞍鋼生產的高級別管線鋼已佔據中國管線鋼1/3強的市場份額。

按照中鋼協的統計資料顯示,2008年年底中國鋼鐵產能出現1.6億噸“過剩”,中國鋼鐵業已進入產能“過剩”時代。在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中國到底需要多少鋼和是否真的產能過剩,似乎由于鞍鋼的表現又有了微妙的變化。

據瞭解,良好的政策優勢和政府的剛性需求背景也是鞍鋼發展利好的背景之一。2008年11月,政府的“4萬億元”的救市計畫對鋼鐵行業意味著至少將帶來1.5億噸鋼材的需求。而從新增鋼鐵需求看,大規模的鐵路投資將傾向于生產重軌的鞍鋼股份。由政策投資帶來的剛性需求給鞍鋼帶來了重大利好。統計資料顯示,1—4月份鞍鋼重軌產量比上年同期增加11.22萬噸,年初以來先后在中石油秦沈線、中石油西氣東輸二線、崇啟大橋江蘇段和上海段、遼河大橋工程以及出口薩瓦橋、溪洛渡水電工程等11個重點工程,中標鋼材34.75萬噸。

在銷售模式上,鞍鋼注重與戰略重點直供企業的合作,在保持與中國石油、中國石化、大連船舶等國內知名企業密切合作的基礎上,努力發展新的戰略合作直供企業,同時,按照市場需求配置資源,並對外挖掘重點品種的市場需求,努力培育戰略產品、主導市場產品。


“要抓住機會,千方百計把產品打出去”。鞍鋼總經理張曉剛把這句話解釋為“收放自如。”張曉剛的信心源于企業對科技創新的重視。據悉,近年來,鞍鋼主打“科技創新牌”,所有大型設備均實現國產化,從工藝設計、電腦控制到軟體發展均擁有完全的自主知識產權。鞍鋼在自主創新領域收穫了45項中國企業新紀錄。而公司今年也對完成較好的重大項目組進行階段獎勵,總獎勵金額高達510萬元人民幣

更為重要的是,國內外消費也保持了目前的增長態勢。除了“政府投資”項目,鞍鋼業已形成的日漸成熟的海外加工、銷售管道,給危機中的鞍鋼提供了另一支點。鞍鋼已經連續4年實現鋼材出口量位列中國同行業第一。僅去年一年,在國際市場相當不利的背景下,鞍鋼的出口量仍超過230萬噸,很多品種還實現了首次出口。

“現在國際鐵礦石、鋼材產品等的價格大幅走低,正是我們走出去參與國際產業重組,佔領國際市場,掌握重要產品和資源國際市場定價權、話語權的大好時機。”張曉剛說。在2008年10月中國鋼價暴跌之時,鞍鋼與義大利維加諾公司簽署協議,收購該公司60%股權,在歐洲的地中海旁建起了鋼材加工基地,鋼鐵行銷體系逐步建立完善。

事實上,在下游對鋼材需求沒有根本回暖的情況下,像鞍鋼這樣全線飄紅的企業並不多,寶鋼已經提出要建立“倒逼機制”,就是要以市場需求和自身發展戰略為導向,迫使自己調整工作方式,逼出新的發展機遇。

有市場分析師指出,鞍鋼目前的發展進程給企業的並購重組和產業的優化升級提供了難得的機遇。但如何按市場需求組織生產、配置資源,如何在市場低迷的狀況下優化品種、開拓市場、增收節支以利于鋼鐵業更長遠的發展,才是包括鞍鋼在內的鋼鐵業面臨的更大任務和挑戰。

為此,在市場主體活力尚未全部啟動的情況下,鞍鋼增長的效率與品質也引起了外界關注。“畢竟經濟危機后,當政府主導的投資熱潮一旦降溫,才考驗企業的真正核心競爭力。”張曉剛說,現在鞍鋼對自己的發展思路已經有了明確的定位:即“從投資新建為主向投資新建與兼併重組並重轉變;從內陸發展向沿海發展和國際化經營轉變;從核心技術的追隨者向領跑者轉變;從單一的產品輸出向技術輸出和管理輸出轉變”。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