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棒喝”之后 A股實現“彎道超車”

鉅亨網新聞中心


在全球股市經歷2月22日大跌后,A股收出四連陽,滬指站上2900點,實現“彎道超車”。

據中國證券報3月1日報道,全球股市2月22日大跌以來的幾個交易日,A股收出“四連陽”,再度站上2,900點,顯著跑贏外圍市場。前期持續的“外強內弱”、不同行情驅動力、對油價的反應差異以及近期通脹呈現可控跡象,成為A股實現“彎道超車”的主要原因。隨著“兩會”臨近,短期A股走勢將取決于政策預期,保障房、水利投資、大消費以及新興產業有望成為市場熱點。

長陰之后A股跑贏海外

受地區因素導致國際油價飆漲的影響,2月22日包括A股在內的全球股市出現劇烈震蕩。當日上證綜指和深圳成指分別下跌2.62%和3.10%,標準普爾500指數和多倫多股票交易所300指數分別下跌2.05%和1.13%,均創下2010年8月12日以來的最大跌幅,此外,澳洲股市也創下一個月以來最大單日跌幅,新加坡、泰國、韓國等亞太股市無一逃過大跌。


繼2010年之后,2011年1月份A股再次領跌全球股市,2月份以來的反彈也是走走停停,加上春節休市,階段漲幅依然不及海外市場。然而,在2月22日的長陰之后,A股近幾個交易日的表現卻顯著好于海外市場,與之前表現形成鮮明對比。

統計顯示,2月23日至2月25日期間,標普500指數和多倫多股票交易所300指數分別微漲0.34%和0.63%,澳大利亞標普200指數下跌0.42%,東京日經225指數和韓國綜合指數分別下跌1.29%和0.33%,新加坡海峽指數微漲0.20%;而統計期內,上證綜指和深證成指分別上漲0.81%和1.29%,顯著跑贏海外主要市場。2月28日,上證綜指更是重新站上2900點,深證成指也創下本輪反彈的收盤新高。

可見,在2月22日遭遇“當頭棒喝”以后,A股的步伐似乎更為輕松,走出四連陽的喜人行情;而海外市場卻元氣大傷,并未恢復前期的漲勢。

“彎道反超”緣于三動力

經歷了2月22日的大跌,A股市場在近幾個交易日的表現大幅超越海外市場。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點:

首先,前期持續的“外強內弱”積蓄了反彈能量。2010年9月以來,以美國股市為代表的海外成熟市場重整旗鼓,持續上漲;相比之下,A股市場在2010年10月份走出一波短暫的反彈行情后便大幅下挫。在海外市場積累了大量漲幅的同時,A股市場的估值已經到了較為安全的水平。在此背景下,外圍市場存在一定調整預期,而A股市場幾乎已經跌無可跌,這也就導致前者在大跌之后的自我修復速度自然不及后者。

其次,行情驅動力不同導致油價飆升沖擊力不同。連續好轉的經濟、就業數據,是美國、歐洲等海外股市本輪持續上漲的重要驅動力,基本面向好預期令市場信心持續增強;而國際油價大幅飆升的直接后果就是推高生產成本和居民生活成本,從而對經濟構成沖擊,導致投資者對股市預期出現轉向。相比之下,A股2月以來的反彈驅動力在于政策預期,國家相關政策對部分產業的扶持和推動成為股價爆發的源動力;在此背景下,國際油價的飆升僅是事件性沖擊,隨著“兩會”的臨近,預計近期還會有更多的產業規劃和政策出臺,反彈動力依舊。

另外,近期價格跌多漲少,通脹回歸可控。盡管上周油價飆升,并帶動國內相關化工品期貨價格大漲,但是近期主要生活資料和生產資料的價格卻普遍呈現下跌態勢。具體來看,國內農產品批發價格自2月份以來持續下跌,從195.70點回落至186.30點;生產資料方面,國內鋼價已經連續兩周下跌,動力煤價格去年12月以來持續下跌,LME銅期貨在突破10000美元之后,近兩周震蕩回落;另外,BDI指數、中國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和沿海散貨運價指數也持續下跌。可見,盡管油價大幅飆升,但近期大部分產品價格都出現或多或少的回落,加上高油價傳導至國內具有一定時滯,因此可以說當前通脹處于可控范圍。在外圍局勢日趨復雜、國內經濟尚無明顯起色的環境下,“控通脹”壓力的小幅舒緩或將令緊縮政策進入下半場甚至尾聲,而政策的微妙調整無疑將推動經濟增長,提振市場信心。

短期來看,A股能否延續相對強勢,仍將取決于通脹預期和經濟增長。在國內產品價格基本可控的背景下,輸入型通脹將成為影響未來通脹局勢的關鍵;而“兩會”的政策基調以及產業政策也將決定今年經濟增長的方式和導向,從而構成大盤和相關行業的推動力。

(毛崇才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