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行業

誰在綁架乳業標準

鉅亨網新聞中心


有“中國奶業第一炮筒”之稱的廣州市奶業協會會長王丁棉炮轟新國標被大企業綁架的言論一出,本不冷靜的牛奶行業又沸騰起來。

那么到底誰將因乳業新國標實施而得利?誰又是受害者?這場關于中國乳業標準高低之爭的背后實則是企業之間的利益之爭。

大企業綁架乳業新國標?

王丁棉堅持“新標準的制定被大企業所左右。”王丁棉說乳業新國標最初由大企業起草,如常溫奶、巴氏奶、生乳的標準是由大企業來組織起草的,當時在征求意見階段,地方中小乳品企業、地方奶業協會以及專家等提了很多意見,包括蛋白質含量與菌落總數兩項指標偏低的問題,但最終沒有被采納。


“對于是否被大企業綁架,因為沒有直接證據不好說。但就標準而言,目前上海、廣州等沿海大部分地區生乳的菌落總數早就控制在20萬個/毫升,超過50萬個/毫升的生乳沒人收。所以這個標準更多反映的是華北、東北、西北等散戶飼養較多地區的奶源情況。”一位廣州地方乳品企業老總表示,當時北方的專家主導了標準的制定,而東部、南部都沒有專家參與。而這些北方專家被指更多代表北方大企業的意見。

目前,我國液態奶市場主要分為高溫殺菌的常溫奶和低溫殺菌的巴氏奶。“這個標準不適合做巴氏奶,細菌太多,75℃~85℃緩慢加熱殺菌是殺不了的,只能通過135℃~152℃高溫瞬間消毒殺菌工藝做成常溫奶,也就是這個標準比較適合做常溫奶的企業。”一位業內人士表示這也是新標準被大企業左右的原因之一。奶源的質量高低決定了后續的產品類型,新標準對推動奶源質量上升沒有幫助,反而帶有很明顯地抑制巴氏奶發展的痕跡。

對于綁架標準一說,伊利、蒙牛等大企業都三緘其口。一位乳企內部人士表示,“大企業都參與了標準制定,不只生產常溫奶的企業,生產巴氏奶的也參與了。”

同時她駁斥了中國乳業新國標全球最差的觀點。“日本的國家標準是生乳中的菌落總數低于400萬個/毫升,菲律賓沒有國家標準。而且日本國家標準雖然是菌落總數低于400萬個/毫升,但企業的標準都很嚴苛,收奶時的標準是1萬個/毫升左右。我們的企業標準也比現行國家標準嚴格很多。”

巴氏奶挑爭端?

在業內看來,這場關于中國乳業標準高低之爭,表面上是廣州奶協和內蒙古奶協的標準之爭,實際上是主攻巴氏奶為主的城市型乳品企業與主攻常溫奶為主的基地型乳品企業的兩大陣營之爭。

在炮轟新標準同時,王丁棉還在論壇上大力提倡發展巴氏奶,如果按照新標準來收奶的話,巴氏奶的風味、營養將受到影響,甚至可能引發一些不確定的食品安全因素,而用于超高溫加工的常溫奶則影響不大。

我國常溫奶與巴氏奶兩大陣營的爭論從來沒有斷過。10年前,南北乳業巨子就在深圳舉辦過一個對話,當時的議題也是主要探討中國應該發展什么類型的奶。當時的情況是常溫奶的出現使我國乳業格局發生變化,由于常溫奶具有保質期長、可以遠距離運輸等優勢,以伊利、蒙牛為主的常溫奶企業開始向全國擴張并建立全國性品牌,而主攻巴氏奶的城市型乳品企業要變成全國性品牌就相對困難,如光明乳業(600597),必須去西安、武漢等地區收購各地的企業。但是行業打嘴仗并沒有阻止常溫奶進軍全國的步伐,而城市型乳品企業的巴氏奶市場不斷地受到常溫奶的擠壓。

乳業資深專家陳渝表示,“我國整個乳業就是一個江湖,行業的發展一直伴隨著兩大陣營之間的各種爭論,尤其是各種概念之爭不止,互相的指責不止,如此前的鮮奶與還原奶之爭等。”而在這一過程中,常溫奶企業一直被質疑影響了相關標準的制定。如2009年解除的“禁鮮令”要求凡是采用巴氏殺菌法、低溫存放的“鮮奶”不準在包裝上標“鮮”字,這被認為不利于巴氏奶發展。

而對于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也代表了常溫奶企業的利益,并影響了乳業新國標制定的說法,一位北方乳品企業相關人士表示“目前中國乳業的信任度已經到零了,協會也是難以作為”。

不過上海銘泰銘觀乳業咨詢公司總經理勞兵認為,這種巴氏奶軍團和高溫奶軍團的爭論將越來越少。“因為以伊利、蒙牛為首的做常溫奶的企業,目前低溫奶的比例不小,而以三元、光明為首做巴氏奶的企業,常溫奶比例也越來越高。現在沒有哪個企業跳出來說我只做巴氏奶,或者我只做常溫奶。”

鏈接標準

1986年頒布的GB6914-86《生鮮牛乳收購標準》規定,生乳中細菌總數分為四個等級,一級每毫升低于50萬個,二級每毫升低于100萬個,三級每毫升低于200萬個,四級每毫升低于400萬個。生乳蛋白質含量每100克不低于2.95克。

2010年6月公布的新版《生鮮牛乳收購標準》中,將生乳中細菌總數規定為每毫升低于200萬個。生乳蛋白質含量每100克不低于2.8克,比原來標準降低。國際上,發達國家的生乳蛋白質含量為每100克3.0克以上。菌落總數普遍為每毫升20萬個以下,標準最高的為美國,每毫升10萬個以下。

巴氏奶、常溫奶

市場上銷售的液態牛奶主要分為巴氏奶和常溫奶兩種。在牛奶加工過程中,135℃~152℃高溫瞬間消毒殺菌制作的牛奶稱為“常溫奶”,保質期半年左右,可常溫存放;75℃~85℃緩慢加熱殺菌的稱為“巴氏奶”,需低溫儲藏,保質期短。理論上說,由于高溫加工會損失部分營養,所以巴氏奶的營養比常溫奶要高。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