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美總統候選人十件不敢說的秘密

鉅亨網楊琇羽 綜合報導 2012-11-06 19:55


總統候選人選前慷慨激昂,在野黨派候選人大喊改革,但選後往往事與願違,問題到底在哪裏?《MarketWatch》列出十項美國總統候選人,不會想讓選民知道的現實與問題。

1. 「我沒有能力改變經濟」


民主黨籍現任總統歐巴馬與共和黨籍候選人羅姆尼皆提出救經濟良方,孰優孰劣各家看法各不相同,不過,報導引述專家看法,認為無論是誰勝出,對經濟改善的能力皆極為有限。

目前美國勞動力萎縮、部份產業走入全球化、加上歐債危機等無法預料的壞消息,對美國經濟有著深遠的影響。美國華府智庫「都市研究中心」(Urban Institute)資深研究員 Eugene Steuerle 指出,目前美國內外變數多,實非總統能夠掌握。

Steuerle 舉例,嬰兒潮世代的退休人口增,勞動人口不斷萎縮,產能也會跟著受影響,政府在銀髮族健康照護支出也會逐漸攀高,也可能會拖垮美國經濟。面對此態勢,美國總統往往力有未逮。不過,透過稅收減免、失業救濟延長、等其它刺激措施,經濟學家相信總統還是能夠做到短期不讓經濟惡化的功能。

2.  競選活動燒更多錢!更浪費!

在美國,在初選中具備資格的總統候選人可申請一筆公共資金,今年限額不得超過 4560 萬美元,大選階段申請限額為 9120 萬美元。不過,申請補貼的候選人亦必須把競選開支,限制在申請的公共資金數額之內,不申請公共資金補貼者則不在此限。因此,近二十年,愈來愈多總統候選人為免受到競選開支限制,不願申請公共資金補貼,競爭對手彼此砸下更多錢宣傳競選,深怕落後對手。

根據美國 「影響政治中心」( Center for Responsive Politics)的統計,截至目前為止,歐巴馬募集到 6.32 億美元的競選資金,羅姆尼募集到 3.89 億美元。相較之下,1996 年的總統大選,柯林頓的競選資金約 3500 萬美元。報導指美國總統大選一屆比一屆還花錢,但景氣卻是愈來愈差,顯得有些諷刺。

3. 避不掉的競選廣告

電視廣告一直是總統候選人最愛的宣傳方式,不過由於網路收看電視節目愈普及,觀眾也可轉台避開廣告,因此為了讓廣告更具效益,候選人逐漸將廣告觸角密集延伸至網路、社群媒體等,以吸引特定選民的目光。

舉例來說,雙方都有購買線上搜尋廣告,大量應用臉書與推特與選民互動並發佈活動訊息召集民眾參與。報導指歐巴馬今年在網路與社群媒體上的競選支出,比 08 年還要多出兩倍。羅姆尼在這個區塊的支出,亦多出 08 年同黨總統候選人馬侃近兩倍。 (接下頁)

[NT:PAGE=$]

4. 總統賺很大?....那是在退休之後

據報導,現在美國總統薪水並不高,甚至低於內閣官員的薪酬,不過,總統在退休後,透過出版自傳、回憶錄、全球巡迴演講等活動,能夠賺到更多倍的財富,近幾年尤其如此。

民主黨籍的前總統柯林頓正是最好的例子,卸任後幾個月,透過出版自傳迅速賺進 1500 萬美元,共和黨籍前總統雷根,卸任後在日本進行演講就賺進 200 萬美元。就算選舉失利,候選人還是能夠透過出書與出席活動賺進大筆財富。舉例來說,08 年共和黨籍副總統參選人莎拉裴琳在選舉結束後出版回憶錄,還頗為熱賣,她也參與實境節目的演出。

5. 「選後要增稅!」

共和黨籍前總統老布希,在 1988 年就職演說中疾呼不會加稅,但事與願違,而四年後也被競選對手柯林頓批食言。

專家指出,吉米卡特以降,幾乎所有美國總統會在任內加稅,尤其今日政府預算赤字飆升,增稅在所難免,不過候選人選前絕對不會吐真言,否則就等著落選。前車之鑑為前任副總統 Walter Mondale,他在 1984 年與時任總統的雷根角逐總統時,即坦言他與雷根都會增稅,差別只不過是後者不說出口而已,而 Mondale 當然也就落選了。

6. 「社會安全議題?留給下任去解決吧!」

候選人在競選期間經常提到要進行社福改革,不過事實是它們往往很少在選後付諸實行,原因包括國會對抗,或者是計畫資金不足。

7. 「振興股市,尤其是捐款企業公司的股票!」

根據專家針對 1992 至 2004 年期間的觀察統計,選舉時總統捐款押對寶的企業,選後兩年股價表現多優於大盤,選後第一年溢價幅度平均為 6.6%。最近一次的例子,就是 2008 年員工捐款給歐巴馬較多的十家股票上市公司,2009 年其股價優於大盤幅度平均為 17.6%。

不過,這不是暗指總統有利益輸送的嫌疑,而是企業多捐款支持政見對其前景與發展有利的總統,待其就任後落實競選承諾,新政策也多能嘉惠這些企業,以及他們的股價。 (接下頁)

[NT:PAGE=$]

8.  「別相信民調!」

由於各家媒體或機構訪調取樣方式不同,結果也會有所差異。專家另建議與其觀察全國性民調,不如觀察幾個意向不明確的搖擺州其民調結果再做判斷。不過,民調結果是候選人催票的好工具,還是讓選民暫且信之吧。

9. 「競選政見不會照單全收,要忙的事太多了!」

專家指出,每回大選總統候選人的政見,多數往往不會在其四年任期中付諸實行,因為美國總統就任後要顧及的工作與面向實在太多,加上國內外政治局勢難料,一些意外可能就會改變總統的政策方向。最明顯的例子就是競選期間從未提過恐佈主義的小布希,就任後美國遭逢九一一攻擊,自此之後,反恐就成為小布希任內的首要工作,相對也排擠掉部份競選政見的活動空間。

10. 「減赤我做不到!」

截至今年年底,美國國債將高達 16.4 兆美元,雖然總統候選人提出各式縮減支出與減赤的想法,但經濟學家們多表示,依此情況,總統很難成功削減債務,尤其增稅這條路又被堵死,在無法有效開源與節流的情況下,倘若聯邦政府又提高社福等支出,減赤根本做不到,共和民主兩黨歷任總統多如此,只是這句實話在競選期間都不會說出口。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