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一季報披露時機"精確"
鉅亨網新聞中心
今日,比亞迪股份(下稱“比亞迪”)(002594.SZ)正式登陸深圳證券交易所中小板。同時,昨日清晨在港交所發布的一季報令人大跌眼鏡——一季度利潤同比下滑84.35%。
6月20日,比亞迪發布公告,公司此次A股發行價格確定為18元/股,對應市盈率為20.47倍。由于降低了價格,比亞迪本次融資總額僅為14.22億元,比之前預計的21.92億元減少了7.7億元。
比亞迪此次發布一季報的時機可謂“精確”。比亞迪的季度報告屬自愿性披露,港交所并未強制,IPO之前,很多投資者迫切想知道比亞迪的一季度業績,但該公司的財報卻遲遲未發。對此有人猜測,比亞迪一季度業績可能并不理想,擔心披露會影響在A股的募資。
比亞迪一季報于上市前一天亮相,業績大降84.35%證實了投資者此前的猜測。
汽車銷量及收入下跌
6月29日,比亞迪公告顯示,今年第一季度,其未經審計的財報數據為,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67億元,同比下降84.35%,按A股發行后股本計算的基本每股收益為0.11元,同比下降84.35%。
比亞迪表示,第一季度業績同比下降幅度較大,主要是由于汽車購置稅優惠政策停止及市場競爭加劇導致汽車銷量及收入下跌所致。
比亞迪2010財年,在三大業務單元中,汽車業務占其營業收入的46.7%。去年第一季度,比亞迪汽車銷量為16.4萬輛,為其歷史最高峰,而今年同期僅為11.9萬輛,同比下滑達27.4%。在規模效應非常明顯的汽車行業中,利潤的下滑往往大幅領先于銷量的下滑。
雖然今年第一季度利潤同比巨幅下挫,但是環比去年第四季度還是增長了82.19%。比亞迪在公告中表示:“業績已經出現恢復性增長。”
自2008年就開始謀劃回歸A股的比亞迪,目前總資產高達530億元,總股本高達23.5億股,卻最終選擇了深交所中小板,而且其募資規模也一再縮減。
按照比亞迪2009年的方案,計劃發行不超過1億股A股,募資28.5億元。一個月前,比亞迪發布公告稱,證監會發審委已審核通過公司A股IPO的申請,本次A股發行股數約7900萬股,預計集資額21.92億元人民幣。
目前,比亞迪A股發行價格確定為18元/股,募資規模縮減為14.22億元,對應市盈率為20.47倍。
而上海汽車(600104.SH)等上市汽車企業的市盈率一般為11倍左右。一位汽車行業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比亞迪之所以選擇中小板,主要在于中小板市盈率更高,能融到更多的資金。
新能源利好短期難現效果
民族證券汽車行業分析師曹鶴對本報記者表示,《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規劃》(下稱“新能源汽車規劃”)即將出臺,或許將成為比亞迪A股上市之后的利好消息。
一旦新能源汽車規劃正式頒布,極有可能引發資本市場的炒作,而比亞迪是少數進行新能源產業化推廣的企業。
不過,新能源汽車利好是長期利好,對比亞迪短期業績沒有實質性幫助。新能源汽車方面,F3DM兩年僅銷售365輛,實現銷售收入2944萬元;純電動車E6一年銷量僅53輛,實現銷售收入1337.6萬元。
目前,比亞迪在新舊業務上全面布局,既包括傳統的手機部件和組裝、二次充電電池、傳統燃油汽車等業務,也涵蓋了太陽能、儲能電站和電動汽車等新能源業務。
在新舊業務的全面布局中,汽車分析師張志勇認為比亞迪采取了“以舊養新”的策略。但是,當市場不能帶動其發展的時候,如何依靠其自身的發展,消化市場壓力,實現自我循環?這對比亞迪是一個嚴峻的考驗。特別是以電動汽車為主打的新能源業務,投入周期長,在市場沒有打開的情況下,回收周期漫長。
而目前其傳統汽車業務經歷了連續幾年的高增長之后,現有模式已經難以支撐其高速增長,調整可能要經歷幾年的時間。
比亞迪回歸A股,暫時緩解了資金壓力。但是,目前比亞迪一年期的銀行還款額已達113.63億元,為2009年度的近16倍,財務壓力依然巨大。
張志勇認為,目前對比亞迪來說,最重要的是巴菲特的態度。這將成為影響資本市場信心的關鍵,如果巴菲特有一點點減持的跡象,那么對比亞迪來說,都會是一個災難。
2008年,巴菲特入股比亞迪,以平均每股8港元的價格收購比亞迪約9.9%股權,之后比亞迪股價更是一度飛升至88.4港元高位。但是,在去年比亞迪汽車業務沖量失敗之后,股價一路下行,昨日比亞迪港股收盤價為23.80港元。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