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公告

國經中心王軍:充實政策儲備 應對通縮風險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01-14 08:21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咨詢研究部副部長 王軍

2014年物價走勢呈現一路走低的疲弱態勢,通縮跡象繼續加重,通縮預期不斷增強。CPI同比增速連續4個月在“1時代”運行,逐步由溫和通脹轉向輕微通縮跡象;PPI連續34個月創紀錄持續下降,是歷史上最長的一次,生產領域通縮跡象更為明顯。CPI與PPI出現持續39個月的史上最長正負“背離”現象。同時,房價同比降幅略有擴大,環比漲幅有所收窄,上漲城市數量穩步減少,而國際大宗商品價格“跌跌不休”。

產能過剩、需求下滑可能導致全面通貨緊縮風險,防范經濟下行與物價下行相互影響,做好應對全面通貨緊縮的政策儲備,是2015年宏觀調控新的挑戰和重要任務。

全面通縮風險加大


從當前的形勢看,2015年我國經濟將呈現緩中趨降、穩中有進的增長態勢,有效需求總體上仍顯露疲態,物價漲幅收窄、下跌的壓力將大於2014年。預計2015年居民消費價格CPI漲幅繼續小幅走低,落在1.5%-2.5%這一較低區間內,工業品價格指數PPI“轉正”更是遙遙無期,其漲幅將落在負1.5%-負2.5%這一區間內,全面通貨緊縮風險不斷加大。綜合而言,促使2015年物價漲幅進一步回落、甚至出現全面通縮的因素較多。

第一,總需求不足制約物價上漲,經濟和貨幣條件均不支援2015年CPI出現明顯上漲。2014年以來,經濟下行壓力始終較大,投資和出口需求明顯回落,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下降明顯,工業增加值增速超預期下滑,長期積累的產能過剩矛盾短期難以有效解決,經濟增長缺乏內生動力,導致GDP增速震盪下行。此外,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在分化中復甦,我國經濟發展的外部環境好轉有限。預計2015年GDP增速調控目標為7%左右,與2014年7.5%的調控目標和7.4%的實際目標又明顯地下了一個臺階。物價一般是總需求的滯后指標,因此,總需求的緩中趨降、降中趨穩將加大通貨緊縮壓力。再從貨幣條件看,法定存款準備金率仍處於歷史高位,M2增速預計在12%-13%之間,與前幾年相比屬偏低增長,因此盡管當前貨幣存量較大,但2015年顯然不具備物價大幅反彈所需的貨幣條件。相反,從趨勢上看,隨著總需求乏力和產能過剩壓力不減,預計2015年CPI走勢很可能會延續2014年下半年的走勢,即“臺階式”震盪下行,消費品的通縮還將進一步加劇。

第二,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下跌將輸入全球通縮風險。從影響2014年大宗商品下跌的諸多因素來看,美聯儲退出QE進入加息周期將使美元持續走強,地緣緊張局勢依舊,全球需求放緩使中國、歐洲、日本等主要經濟體實行較為寬鬆的貨幣政策,以及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並未采取任何減產保價的措施等,短期內都很難出現重大改變,2015年仍將影響大宗商品市場的走勢,這也就決定了大宗商品將進入“慣性下滑”狀態,其下跌還遠遠談不上結束,市場的恐慌情緒還在加重。展望2015年,受需求萎縮和供應增加的雙重打擊,國際大宗商品價格預計仍將維持頹勢,低位徘徊,反彈空間不大,由此會直接影響到國內包括成品油、鐵礦石、金屬在內的上游原材料價格,進而影響PPI采掘、化工類工業價格以及CPI交通類的燃料價格、居住類的水電燃氣價格調整。經濟運行成本下降會降低CPI上升壓力,特別是油價快速下跌可能進一步加劇中國經濟通縮風險。

第三,勞動力成本上升因素對2015年CPI影響有限,將減輕勞動密集型產品特別是食品和服務價格上漲的壓力。近年來,勞動力成本上升較快確實對CPI有重要影響。但是,一方面勞動力成本上升早就存在,2015年勞動力價格上漲幅度可能繼續有所減緩,不太可能出現成本突然大幅躍升的情況;另一方面,在上游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下跌的年份,勞動力成本對CPI的影響明顯減弱,服務項目的上漲幅度大幅低於消費品價格上漲幅度。基於此,2015年勞動力成本上升對CPI影響有限。

綜上所述,2015年通縮風險已成為經濟運行中最大的現實威脅,而不再僅僅是通縮跡象的問題,反通縮將成為新一年宏觀調控的重要任務。

前瞻性預防通縮

一是積極調整宏觀經濟政策,保持CPI溫和上漲,減輕PPI通縮風險。以兼顧經濟增長目標和物價穩定目標為特點的穩健的貨幣政策應當成為新常態。當前央行實行放短鎖長的貨幣市場操作很難推動長期利率下行,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壓制CPI上漲。為此,2015年應及時根據經濟和金融形勢變化加強流動性管理,通過逆回購、公開市場短期流動性調節工具和常設借貸便利等政策工具,靈活提供流動性,保持全社會流動性總體寬鬆,保持貨幣信貸及社會融資規模適度平穩增長,貨幣供應M2增速宜保持在13%左右,以使銀行間利率維持在合理區間。應盡快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尤其是要降低服務薄弱領域金融機構的存款準備金率,保持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減少匯率變動對物價的沖擊。信貸政策應加大向民生領域、“三農”、戰略性新興產業、中西部地區傾斜,並不斷加強對實體經濟、中小企業的金融扶持。

從兩大政策工具的協調配合來講,宏觀調控不能光靠貨幣政策單打獨斗,貨幣政策畢竟還是總量政策,對資金定向流動很難監控,在調結構上效果有限,不宜過於細化定向到具體行業或投資項目。有鑒於此,未來應采取更大力度、更加全面的減稅,真正體現財政政策更加積極、更加主動並且更有力度的取向。鑒於國家層面債務率仍舊安全可控,中央政府可考慮適當增加赤字規模至17000-19000億元、提高赤字率至2.5%-2.7%左右的水平,將企業和地方政府的債務逐步有序地轉移到中央政府的資產負債表中,進行全面債務重組。

財政政策中還有很多效果很好的結構性工具,應當適時出手,比如:給服務業減稅,給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小微企業的資本支出以貸款貼息,或以壞賬準備金補貼的方式給予支援,以定向減稅、減負、貼息和財政補貼等方面的政策,給實體經濟特別是“三農”和小微企業真正的實惠等。以推動稅制改革為突破口,逐漸降低間接稅的比重,建立和完善以居民財產、行為為課稅對象的直接稅稅制,發揮稅收在優化經濟結構、理順經濟關係特別是中央與地方關係、提升經濟發展素質、抑制地方政府投資沖動、化解社會矛盾、完善收入分配關係中的積極作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二是穩定資產價格,防止股價和房價出現自我強化的大起大落。2014年兩大市場走出了冰火兩重天的巨大反差行情。毫無疑問,未來穩增長和調結構都需要重視發揮資本市場和房地產市場的獨特作用。

對於資本市場而言,要極力呵護來之不易的繁榮局面,努力培育“慢牛”和“健康牛”,而非“快牛”和“瘋狂牛”,使之保持持續的繁榮壯大,不斷鼓舞投資者和上市公司對於未來經濟發展的信心,進而影響和帶動投資、消費增加,並推動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真正使股市釋放財富效應、增加居民財產性收入。

對於房地產市場而言,應著力引導樓市合理需求有序釋放,盡可能延長和平緩房地產去存貨的過程,讓風險的釋放更自然、平穩,避免房價大起大落,避免對就業和民生、地方財政及銀行資產的過度沖擊,減少對於實體經濟的損害。為此,需要對房地產市場相關政策進行微調,加快建立房地產價格穩定的長效機制,盡快穩定並改善市場過度悲觀的預期。鑒於房地產市場供過於求的現狀,需轉變房地產調控思路,從前期一味抑制需求、增加供給,轉向適度支援剛性需求和改善型需求,適度控制供給過快增長。考慮到目前商業銀行已大幅收緊對房地產的貸款業務,未來需要重視房地產業資金供給不足的問題,可考慮適當放松對於上游房地產開發的貸款,避免資金鏈的斷裂所引發的結構性乃至系統性風險。

三是把深化價格改革和穩定物價總水平結合起來。當前偏冷運行的物價有利於我國進一步深化價格改革,更大程度讓市場定價。應下決心徹底改革現行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實現由政府定價、以調為主的舊機制,向市場定價、以放為主的新機制轉變。大力推進石油流通體制改革,取消對進口原油、成品油、天然氣的限制。分步推進天然氣價格形成機制改革,逐步放開非居民用氣價格,對居民生活用氣建立階梯價格制度,同時要理順天然氣和可替代能源之間的比價關係,改變進口天然氣價格與國內價格倒掛的局面。按照“放開兩頭、監管中間”的思路加快推進電價形成機制,積極推進發電側和銷售側電價市場化,推動建立獨立的輸配電價體系,電網企業按政府核定的輸配電價收取過網費。推動鐵路運價改革提速,放開社會資本投資控股的新建鐵路客票及運輸價格,推動部分鐵路貨運價格市場化。全面放開藥品價格,放開大部分醫療服務價格。

四是正確引導社會輿論,引導公眾對於物價上漲和資產價格波動的合理預期。作為政府部門,面對價格波動和價格改革,需要第一時間及時應對,正確引導,有效把控。例如,定期調整價格預測值就是引導市場和公眾預期的重要體現。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