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吳睿鶇:跨流域污染治理 當學萊茵河模式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2-02-01 03:23


據悉,發生鎘污染事件的龍江河,位于珠江水系西江左岸重要支流柳江的上游,柳江進入到下游后會與多條流量很大的江河交匯,進入廣東省。倘若污染團進入廣東水域,這起污染事件,將會演變成一起重大的跨流域污染事件。

盡管廣東正在密切關注此事,每天在兩省區西江交界斷面進行監測,目前尚未發現異常,但這起震驚全國的公共事件,顯然給跨流域污染治理敲響了警鐘。筆者以為,要想真正架構起跨流域防污、治污的常態機制,歐洲萊茵河的跨流域治理模式,無疑是國內應當復制學習的模板。

眾所周知,萊茵河流經瑞士、德國、法國、荷蘭等9個歐洲國家,是沿途好幾個國家的飲用水源。曾經一度因為水污染,被稱為“歐洲下水道”、“歐洲公共廁所”,但后來卻成為最為人稱道的河道治污樣板。個中原因很多,但最根本的還在于其制度設計理念。對萊茵河經典的治污版本,有很多國家和地區都爭先恐后地想復制照搬,但至今為止,還沒有一條類似河流效仿成功,究其根源,是根本沒有學到萊茵河的三條治理經驗:

第一,制定了暢通無阻的跨流域協調機制。萊茵河流域的9個國家,制定了一個萊茵河日常養護“國際公約”,并成立了由12人組成的保護萊茵河國際委員會,委員會主席由成員國的相關責任人輪流擔任。之所以要形成由12人構成的跨流域協調機制,原因有二:一是能達成共識。流經國都對污染認識明確,普遍認為整個流域是一個生態整體,區域內所有的個體休戚與共;二是管理上注重效率。保護萊茵河國際委員會磋商防污重大問題的部長級會議,每年都開,而討論具體治理措施的各個執行部門的會議每周必須開一次,工作效率非常高。


第二,充滿智慧的制度化設計。據悉,萊茵河流域現有通報檢測站點數十個,設立的注冊通報員上百人。這些設立在沿河自來水公司、礦泉水公司、食品加工廠等“用水敏感企業”的通報員,隨時密切監測萊茵河水質的變化情況。這批常年活動在水質監測第一線的“報警員”,發現水質稍不符合規格,就會立即報告相關監測部門,及時采取處置措施。

第三,讓流域下游國家唱主角。按照制度設計,盡管委員會主席按照規定期限輪轉,但委員會的秘書長卻總是荷蘭人。因為荷蘭是萊茵河最下游流經的國家,在河水污染的問題上,荷蘭最具有發言權,而且,荷蘭由于受到污染危害可能性最大,所以,對于治理萊茵河的決心和責任心最為強烈。

實際上,我國陷于跨地區污染困境的河流不在少數,長江、黃河、珠江、松花江和淮河等多數河流,大都存在跨省、跨地區、跨流域的轉嫁污染問題。雖然在這些流域內,國家及各地方政府不僅發紅頭文件,制定很多制度政策,而且投入巨額財政資金,但是治理效果并不理想。

萊茵河的治理經驗告訴我們,治理江河污染,靠的不僅是文件以及資金,更為重要的是,應解決缺乏暢通無阻的跨流域協調機制、充滿智慧的制度化設計以及讓流域下游地區充當主角的政策等問題。可以預見的是,如果有一天,萊茵河的治理精髓,能復制到我國包括龍江在內的河流污染治理當中,那么,不僅是龍江,長江、黃河、松花江和淮河等國內多數河流,都會打造成中國版的萊茵河。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