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行業

藥企整合將加速

鉅亨網新聞中心


醫保控費和消除“以藥養醫”,歸根結底將促進醫療資源的合理配置和嚴格規范臨床藥物使用,從而使藥品市場容量得到合理控制。在需求優化的趨勢下,勢必形成藥品資源的優勝劣汰,加速國內藥企整合。

目前國內有6000多家藥企,4900多家GMP生產車間,但行業創新能力弱,生產格局小、散、亂的現象突出,部分藥品產能過剩嚴重。高端藥物和專利藥物研發能力不足,企業便在低端市場過度競爭,在大處方、大檢查和過度醫療頻繁出現的“以藥養醫”時代,藥企與醫院產生利益共鳴,加劇了患者和財政支出,部分中小藥企在研發方面也駐足不前。

這種行業格局與深化醫改的目標背道而馳。在基本藥物招標體系中,部分中小藥企惡意競標現象突出,依靠低廉的成本優勢將大型藥企從一些省份的基藥競標中擠出,但競標成功后由于生產能力不足,依然無法保證藥品的高效、安全供應;在抗菌藥物臨床使用中,散、亂的利益格局和“以藥養醫”共同推動抗菌藥物的過度使用,政府只得出臺《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辦法》進行監管。在此背景下,雖然國內有6000多家藥企,卻依然不時出現魚精蛋白、凝血酶原復合物匱乏等現象。總結來看,唯有醫改與“藥改”齊頭并進,“十二五”深化醫改的目標才能取得更好成績。

醫保支付方式改革無疑是打破原有行業格局的途徑之一。醫院告別“以藥養醫”、增強節約成本意識后,藥品質量評價體系有望快速建立,藥效最好、性價比最高的藥物將受到重視。而“以醫養醫”的探索和藥品市場化定價趨勢的建立,也將推動不同品質的同類藥品出現優勝劣汰,減弱地方藥企保護現象,打破高價藥受寵、廉價救命藥缺失的怪局。


在此基礎上,藥品需求將實現“軟著陸”,基本藥物招標程序有望優化、過度用藥現象將得到抑制,市場格局有望向規模大、效率高、研發能力強的大中型藥企傾斜,進而增強國內醫藥行業研發實力。而藥品需求的“軟著陸”,也將倒逼國內藥企“走出去”,推進與跨國藥企合作,加快制劑產品出口,增強對心腦血管、糖尿病等慢性病藥物和部分抗腫瘤、非醫保類高端藥物以及生物技術藥物的研發,帶動國內醫藥產業升級,實現戰略新興產業發展的定位。

但值得重視的是,須避免把醫保控費的風險轉嫁到醫療機構,醫療機構再將成本控制的壓力轉嫁到藥企,使醫藥企業正常發展遭受打擊。主管部門應注意到,在大力推動醫保支付方式改革、醫藥分開和去除“以藥養醫”的同時,應該快速完善多渠道財政補償機制,加快對醫務工作者績效評價的完善和醫療服務的市場化改革。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