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主要報紙大陸版要聞標題一覽 (7月7日)
鉅亨網新聞中心
《中國時報》
■西部大開發 胡溫:居優先地位
中共提出西部大開發十周年之際,中共總書記胡錦濤及總理溫家寶昨在北京召開西部大開發工作會議時,共同為未來西部十年開發背書強調,西部大開發在中國區域協調發展總體戰略中,將居優先地位。金融危機後大陸調整經濟產業結構,西部大開發未來將扮演重要角色。
■ECFA效應 73%新鮮人願西進 11%已捷足先登
ECFA簽署後,兩岸人才交流意願更高,往來更密切。人力銀行業者調查顯示,近三成大陸上班族表示,赴台工作意願極高,近七成表示如有機會願來台發展;台灣也有高達七成三社會新鮮人考慮「登陸」發展,甚至有一成一職場新兵已捷足先登,找到對岸工作機會。
翻攝中國時報
翻攝中國時報
《工商時報》
■歐對陸製無線網卡提反傾銷
歐盟近日對中國大陸製的無線網卡提出反傾銷案,由於涉及20多家廠商,金額達到41億美元,因此包括華為、中興、諾基亞等各大廠商紛紛串連,啟動法律程序向歐盟提出抗辯。
■中國陷熱浪 高溫津貼也發燒
剛進入7月,中國大陸許多地方的溫度就天天飆高,北京南郊氣象台這一兩天的溫度已經高達攝氏40.6℃,打破1951年來的最高溫度,北京市政府決定要調高「最低高溫津貼」1倍,提高到每月不得低於120元人民幣(下同)。中國各地政府現在也積極提醒企業要記得發放高溫津貼,但許多勞工還是抱怨沒有領到,甚至希望不要給高溫津貼,放高溫假比較實在。
翻攝工商時報
翻攝工商時報
[NT:PAGE=$]
《聯合報》
■二代農民工/掙錢甩農 心卻在流浪
到東莞第四年了,一九八九年出生、來自江西贛州的阿亮,和多數的農民工一樣,不到十八歲,就離鄉背井、出外拚搏。這些從鄉下來的民工,儘管收入微薄,但仍靠著拚命加班賺取「生存費」。和老民工不同地,這群年輕勞工背後的家鄉,是一個個逐漸步入荒廢的農村;前方是燈紅酒綠、和自己格格不入的大城市。
■台商圖強轉型在地化 當鮭魚?再說吧
罷工潮伴隨大陸加薪潮,大陸的投資環境境愈趨惡化,使「轉型升級」的口號,在大陸台商和地方政府間喊得震天響。中小型企業迫於資金壓力,升得有氣無力,徬徨之餘,不少稍具規模的台商默默和大陸科研機構攜手啟動「研發在地化」,力圖再創生機。
翻社聯合報
《經濟日報》
■大陸狂買日債 分散外匯資產
日本財務省最新統計顯示,今年前四個月中國大陸狂買日本政府公債,金額較2005全年還多出一倍,但大陸國家外匯管理局強調並未放棄歐元,也不追求外匯存底大幅增加。
■唐山港破發 不利農行IPO行情
大陸A股兩個月以來首檔掛牌的個股唐山港(601000),上市首日就跌破發行價,不僅是陸股五個月以來首檔發行第一天就「破發」的新股,也可能不利中國農業銀行在A股IPO的招股行情。
■與工資連動 北京高溫津貼倍增
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考慮到工資水準和物價等因素,決定調高整勞動者高溫津貼標準。由原來的每人每月不低於人民幣60元(約新台幣282元)調整為每人每月不低於120元(約新台幣564元)。
■騰訊、百度 民企品牌前兩大
由胡潤研究院發布的「2010胡潤品牌榜」日前揭曉,中國移動以人民幣2,670億元(約新台幣1.3兆)的品牌價值穩居榜首。其中,有42個民營品牌進入百大排行,騰訊和百度則首度超越平安保險,分居民企前兩名。
■陸連鎖百大 31家網住商機
中國網路市場商機蓬勃,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的最新統計顯示,截至5月底止,連鎖百大企業有31家自己建置網路平台,不過,總體營業額只占中國網購市場的1%。
翻攝經濟日報
翻攝經濟日報
翻攝經濟日報
翻攝經濟日報
翻攝經濟日報
[NT:PAGE=$]
《旺報》
■純屬誤會Google年檢還沒過 谷歌官方:僅為頁面調整 不代表已獲批准
月5日谷歌中國更新首頁,將網頁上消失4天的ICP牌照重新放到網站首頁上,這個舉動引來大批台灣、大陸媒體爭相報導,包含《聯合報》等兩岸媒體報導谷歌已獲得大陸當局批准可重新營運。但針對這個消息,谷歌官方卻表示,此次僅為頁面調整,並不代表已獲得批准,目前公司也還在等待大陸官方的回應。
翻攝旺報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