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社评:西方国家鼓噪中国图攫取更大利益
近期美方又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向中国施压。
中评社北京7月23日电(评论员 齐云鸿)近年来,美国、日本、欧盟等西方国家不断制造、炒作、渲染中国经济军事实力增长带来威胁等许多假命题,表示这些方面令美欧日担忧。比如,美国进行民意调查的专业机构——皮尤研究中心对22个国家的2.4万名民众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了明显不同和分野。
中国在广大的亚非来发展中世界有许多真诚的朋友,他们客观看待问题、肯定中国的影响与作用。除中国之外接受调查的21个国家中,有15个国家的民众对中国大致持积极看法。非洲和拉美国家民众普遍将中国视为发展伙伴,其中巴基斯坦和肯尼亚以及尼日利亚三个国家对中国的态度最为积极,巴基斯坦有85%的民众表示喜欢中国,肯尼亚和尼日利亚民众中认为中国是积极影响力的人分别占86%和76%。
但在日本、美国和西欧,对中国持负面观点的人则大幅增加,理由是所谓“对中国军力和经济实力增长感到受威胁”,实际是对中国的快速追赶感到不舒服并另有战略图谋而已。最近表面宣传对华友好的日本人对中国态度却最为负面,比例为69%,这种现象应当引起中日友好表现与实质的足够思索和警惕;其次是土耳其和德国,分别是61%;法国、韩国以及印度也分别有50%、56%和52%的人对中国持负面印象。[NT:PAGE=$]
从历史和现实看,中国从来没有威胁过他国安全,倒是中国的安全与发展数次受到日本、美国等国家的严重侵害。日本迄今在发动侵华战争问题上含糊其辞,并不惜制造所谓领海争端等许多问题对中国进行实质性的步步紧逼、得寸进尺。迄今仍在世界各地发动地区战争、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战略安全政策不确定的,也根本不是中国,而是一些渲染所谓中国威胁的别有用心的国家。种种借口和假命题,实际上是掩盖他们扩张领海领土、攫取更大利益、挤压中国的战略图谋。对国际社会尤其是西方渲染炒作的关于中国的种种奇谈怪论,以及制造的诸多所谓“问题”,中国当然不必承认,在重大场合庄严驳斥、宣示,其他很多时候可以置之不理、不必与之无谓纠缠。
因为他们的实质目的就是要通过不断渲染炒作,丑化中国形象,让中国接下话题,进而不断进行纠缠,让中国感到被动和理亏,这些都是思维和现实上的陷阱。同时,中国的确需要在国内加紧推进公平合理幸福社会的建设,切实树立提高工资、普及社会保障也是生产力的意识。应当说,近几年来中国充分意识到了提高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作用,但对软实力期望过高。软实力的提高实际上有赖于各个社会环节和体制建设优化,这才是软实力存在的基础和依托。离开这些建设去投入大量财力人力提高软实力,效果并不理想,几次矿难、罢工、工伤和食品药品安全事件就足以严重伤害国家的软实力和国际形象。
近期美方又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向中国施压。6月16日美国众议院筹款委员会主席桑德.莱文就人民币汇率问题威胁称,若中国在G20峰会上还不改变汇率政策,美国国会将考虑推进针对中国的制裁法案。中国态度鲜明,强调人民币汇率问题不是造成国际金融危机的原因,也不是妨碍世界经济复苏和平衡、可持续增长的障碍,在G20场合讨论人民币汇率问题是不合适的。中国政府在国际金融危机期间,保持了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中国人民长期以低工资、低保障和大劳动量为代价,为国际社会共同克服危机、推动世界经济尽快复苏做出了重大牺牲、发挥了重要作用。人民币汇率问题涉及捍卫中国人民的辛勤与血汗积累,已经实行的些许调整是中国政府根据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根据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具体情况所做出的。[NT:PAGE=$]
据《中国日报》不久前报道,2009年美国对内债务达8.6万亿美元,对外债务为3.7万亿美元,占GDP比率高达86%,是财政收入的5.5倍。而同年美国的经济增长率为-2.4%,财政收入增长率为-10.0%。即使金融危机彻底表明美国的偿债能力大幅下降,美国信用评级机构仍未对美国国债做出任何调整。美国国债已经创下了13万亿美元的历史新高,几乎占到GDP的90%。作为前三大债权国的中国、日本和英国大幅增持美国国债,分别达到9002亿美元、7955亿美元和3212亿美元。而美国依旧享受最高的国家信用和全球最大的财富红利,这是世界存在的最大不公平,是对国际金融与经济规则的嘲弄。
实际上,美国近年来穷兵黩武、奢侈消费,才是透支全世界的金融财政并导致金融危机的重大诱因,而今又企图转嫁原因和恶果,让其他国家买单,理所当然应遭到拒绝和批判。中国的人民币汇率政策会根据中国的各方面实际情况,兼顾世界经济情况,做出适当调整,但不会屈服于外来压力而做出不可承受的变化,因为中国政府首先要对中国人民负责。中国还要理直气壮要求中国的金融与经济发言权,积极参与国际金融与经济规则建设,重新思考和评估债权国地位,将作为债权国的金融权力转化为国家金融话语权,增强抵御外部压力的博弈能力。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