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語言歷史背景的不同造就科學思維差異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8-17 14:30
有評論指出,我們身處一個科技發達的年代。因此,嚴格來說,科學應能預測未來,更有效幫助人們做決定。不過,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年代,即使是最完美的經濟模式,都無法准確預測金融危機的來臨。這篇文章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那麼,古人是如何嘗試作出更好的決定呢?他們依靠的是歷史與經驗,神諭、占星術或巫術。你會就着手上已有的資料作抉擇。若毫無頭緒的話,就會轉而向你相信的人或事求助。
大部分人都認為,2500年前的孔子是中國哲學的始祖,不過孔子的儒家學派之所以流行,是因為其把已有的古代著作編纂成五經,而《易經》正是其中之一。
我認為《易經》應該被視作一部中國早期的科學著作,而非占卜命理。 《易經》共有兩冊:分別是於公元前1000年左右的古代文獻及約500年後寫成的注釋。文獻記載了由中國創世神話英雄伏羲所創的八卦,以及據稱由周朝奠基者之一周文王所創的六十四卦。簡而言之,八卦代表了從吉到凶八個可能出現的情況;而六十四卦則代表64個預測到有可能出現的結果。後期的注釋是由孔子及其學生所作,用以解釋六十四個的卦象。若希望借助《易經》占卜抉擇,你只需要隨機選一個卦象,然後查看書中的解釋即可。
在此,我們看到西方科學與中國人生觀在抉擇一事上,具有根本性的差異。
科學得以在西方崛起的部分原因,是由於當地的語言采用了字母系統。英文有過百萬個詞匯,意味着人們能夠更准確地理解不同的字詞和字義。另一方面,中文基本上屬於表意、表音文字。漢字總數有五萬個左右,而大部分人能夠讀懂約2000到3000個基本漢字。受語音、音調與字符的限制,中文不及英文精准。一字多義、一字多音的情況時會出現,因此中文的字詞和句子的意思只能通過上下文來理解。
西方科學繼承了亞里士多德式(Aristotelian)的邏輯思維,建基於還原論和線性思維,力求找出現象的因果。英文這種語言有助人們准確地弄清各種概念,也能讓各人的思路歸於統一。相反,中文性質含糊,人們在思考、構想時將更多變靈活,往往帶有揣測之類的個人詮釋和理解。
換言之,雖然自然科學界中的溝通能夠做到無比精准(例如機器與機器之間的溝通),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卻是帶有林林總總的變數的。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現代經濟學排除一切變數,只用完美的資料作假設。這些經濟模式建基於完美的資料,假定市場參與者都是理性的,致使得出的結果都是准確,或是「理想」和最好的。然後,人們卻將之視為必然結果。
不過,現實生活卻並非這麼簡單。八卦的原理告訴我們,在思考好壞黑白的二元對立時,其實有八種可能出現的結果:好的、壞的,以及6種好壞參半、好中有壞的;而六十四卦則令情況更為錯綜復雜。人生充滿着灰色地帶,因此從本質上來說,越是簡單絕對的人生觀,就越有可能出錯。
中外在語言和歷史背景上迥然不同,此外兩者在面對不確定情況時所作的抉擇,所作的方式也大相徑庭。若不理解這些根本上的差異,要拉近太平洋(601099,股吧)兩岸巨大的差距簡直是難如登天。同時,這也代表中國對於經濟與地緣政治的看法與國外普遍認為的相去甚遠。(文章來源:南早中文)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