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強推CDS恐釀大禍 監管薄弱待中央統籌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8-12 12:30
和訊網消息 近日,信用違約互換(以下簡稱CDS)市場即將推出的消息引發市場關注。8月10日,九州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鄧海清在作客《和訊座談會》欄目時表示,在相關監管政策配套尚未完善之前,貿然推出危害巨大。東興證券研究所資深研究員譚凇則建議,即使推出也要從比較簡單的單個產品開始,而不是推組合。
8月初,山西省確定由金融辦牽頭,在近期籌組CDS。通過這一國際通行的信用衍生產品,為省內優質企業特別是煤炭企業增信並擴大債券融資,同時為投資者打造分散風險的「利器」。
鄧海清表示,原本地方對金融監管形勢就非常薄弱,山西帶頭試點推出地方性的CDS將非常危險。而CDS本質是要解決誰來為違約提供期權選擇權的供給者,如果供給者依然是地方政府或者是央企,這樣的CDS還是偽CDS的概念,跟政府剛兌是一回事。
因此,「基礎監管制度應先行,而不是貿然推出產品,出現風險後,再回過頭來整治」。鄧海清說。
事實上,當前債市監管也是「九龍治水」,而在大資產管理背景下,金融機構的 綜合化經營成為主流,交叉監管也面臨很多挑戰。
譚凇在《和訊座談會》上表示,目前分業監管要求不能片面地追求從創新角度推動相關市場的發展,還需要有宏觀審慎監管的原則,才能避免大的風險出現。
不過,早在2012年4月,由央行、發改委、證監會成立公司信用類債權部級協調機制,規范信用債市場發展和防范金融風險。
鄧海清認為,從實際運作來看,並沒有太高效率。不過現在的共識是,「泥巴式」的分業監管,一定會被功能型監管所替代。未來監管機構,更多的是對金融投資者行為的監管,包括產品,不會再搞人身附屬關系的監管。
而今年4月底,穆迪發布的一份報告中稱,中國整體槓杆率上升,影子銀行擴張速度快。影子銀行游離於銀行監管體系之外,很可能會引發諸如期限錯配、流動性轉換、信用轉換和高槓杆等方面的系統性風險以及監管套利等問題。應推動統一協調的債券監管體系,增強監管效能,不斷完善信用債券市場監管機制。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