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煤耗創兩年來新高 工業增加值或超預期
鉅亨網新聞中心
和訊網消息 8月8日,海關總署公布7月貿易數據。對此,九州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鄧海清表示,進口下滑不表明工業疲軟,建議更關注7月發電耗煤量。數據顯示,7月發電耗煤量同比高達5-7%,為2014年3月以來最高,預示工業增加值大概率超過市場預期。
中國經濟增長依靠出口已經是「過去式」,中國經濟是否回暖也並不依賴於出口,因此不宜因出口疲弱而對經濟悲觀。出口回暖主要因為基數較低,進口下滑不表明經濟下行,預計工業增加值將超預期。
數據顯示,7月中國出口同比(按美元計)-4.4%,預期-3.5%,前值-4.8%;進口同比(按美元計)-12.5%,預期-7%,前值-8.4%;貿易差額(按美元計)523.1億,預期473億,前值481.1億。
出口方面,鄧海清表示,2015年7月出口同比基數由1.5%大幅下降致-9%,是導致2016年7月出口同比回升的主要原因。而考慮到出口回升幅度微弱,基數下降幅度較大,表明真實出口並不樂觀,與全球經濟疲軟以及英國脫歐以來進一步加劇有關。
進口方面,鄧海清表示,7月進口同比大幅下滑,主要因加工貿易進口下降和原材料進口下降,原材料中,7月鐵礦石和原油進口均大福下降,可能與供給側改革限產、前期低價原材料進口較多、6-7月原材料價格上漲有關。
具體市場上,鄧海清認為,股市鐵底論不變,長期看好基本面驅動的中國股市健康牛;過度投資長端債券是博取資本利得、擊鼓傳花的危險游戲,須警惕「股災」在債市重演;供給側改革限產思路繼續的前提下,大宗商品「政策牛」將繼續。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