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機來了 美歐決策者深陷日本式「迷信漩渦」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8-03 08:20
中銀香港高級經濟研究員卓亮撰文指出,今時今日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大部分宏觀經濟教科書的模型都顯示,寬松的財政與貨幣政策最多只能有短暫的影響,長期作用基本不存在。然而,每當經濟表現不佳的時候,市場人士、主流媒體、決策者卻幾乎總是第一時間表示應該考慮財政、貨幣刺激。究竟是傳統經濟理論過時,還是央行和政府短視?這篇文章具有一定參考意義。
美聯儲被數據打臉 公信力全失
美國第二季GDP增速遠遜市場預期,不及共識預測一半,總結上半年表現,實質整體經濟活動增長年率只有約1%,所謂加息周期基本告一段落。美聯儲關於利率調整的前瞻指引與實際情況恍如隔世,公信力早已盪然無存,最近更連續兩次被無情「打臉」。早前公開市場委員會官員紛紛為6月加息造勢,但無奈屈服於一份奇差的就業市場報告。上周更是在議息會議聲明表達對經濟前景樂觀僅兩天過後,商務部就公布了非常不濟的GDP數據。如此嚴重的錯判,不禁令人聯想起在金融危機全面爆發前,伯南克曾多次表示次按風險受控。
歐央推負利率 打擊銀行盈利
筆者一直認為美國在2017年結束前再度陷入衰退的機會相當高。如果按照這個方向發展,那麼美聯儲需要面對的就不僅是三輪量寬、七年零利率換來戰後最弱一次復蘇的成績單,而是直至經濟周期轉向都未能加息的前所未見尷尬局面。
大西洋(600558,股吧)彼岸的歐洲央行曾經被普遍認為是獨立性最強、最保守的央行,但近年政策愈趨激進,不斷嘗試非傳統寬松措施。歐洲央行在2014年6月初首次嘗試負利率政策,經過4次減息後,隔夜存款工具利率從0降至-0.4%。歐洲央行希望通過對商業銀行放在央行的存款罰息,促使其增加信貸投放。然而,該措施嚴重打擊銀行盈利,造成歐洲銀行股價暴挫。
從2014年6月初至2016年7月末,歐洲STOXX600股票指數基本保持不變,但銀行股卻暴跌超過四成。目前歐洲部分商業銀行陷入困境,與負利率政策不無關系。此外,負利率環境影響退休基金回報,懲罰儲蓄,削弱經濟增長基礎。
日本無節制開支 迷失二十余年
另一方面,自從歐洲央行直接購買歐元區企業債後,不但出現企業長期債息跌至負數的現象,部分企業債的十年期孳息甚至比其總部所在地的主權債孳息更低,金融市場被扭曲的程度可見一斑。
歐美雖然激進,但寬松政策的桂冠非日本莫屬。日本央行相對缺乏獨立性,貨幣政策往往為政府財政刺激提供資金。安倍經濟學繼續走財政及貨幣刺激的舊路,結構性改革未見進展,徒有其名。
日本政府多年義無反顧地依賴財政刺激,寄望虛無縹緲的財政支出乘數(fiscal spending multiplier)振興經濟。然而,沒有節制的財赤開支換來的是迷失二十余年與不斷膨脹的債務。從1980年開始,日本國債占GDP比率從50%急升至250%。如果財政刺激確實對經濟有任何「乘數」作用,分母比分子增長更快,理應不可能出現這種情況。
上周五日本央行維持量寬規模不變,令市場大失所望。事實上,日本央行自從推出負利率政策後,一直未有進一步大動作,是因為日本貨幣政策早已寬松至極限。目前央行每月購買日本國債的總額與財務省國債發行量相若,已經走向了債務貨幣化的道路。央行資產負債表規模亦攀升至相當於日本GDP八成以上,遠遠拋離其他主要央行資產相對當地經濟活動總量的比例。近期關於日本是否應該進行直升機撒錢(helicopter money)的討論成為熱話,但其實直升機撒錢早已出現,只是程度有別而已。
依靠財政、貨幣刺激,充其量只能達到短暫效用,更無可避免導致債務膨脹、金融風險上升的長期後果。日本的教訓,本應是對他國的警號,惟全球愈來愈多國家財政及貨幣政策反而推崇日本式的刺激,希望終有成功的一天。經濟周期從來無法避免,衰退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決策者不斷嘗試用有形之手嘗試撫平經濟周期,嚴重削弱市場調節能力,最終令到生產力停滯不前成為常態。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