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雅虎也「死」了 互聯網到了談論基業長青的年代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7-26 18:35

圖片來源:東方IC

來源:界面

作者:李潮文

上一次人們為了一家公司的死去如此悲切,大概是諾基亞被賣,這一次是雅虎——曾經市值超過千億美元的明星公司最終以48.3億美元的「白菜價」賣給了Verizon——一個很多國人都不知道的美國本土運營商。

雅虎「死了」很久了。從去年開始,每個人都看得到這家公司並無回天之力,而在今年3月份的時候,基本就敲定了Verizon是最終競購者,當我從一名雅虎員工聽說此事時——一個買了也並沒多大用處的公司要買它,我就知道,這公司死掉了。

「還好微軟08年沒有買它,要不然死的也許是微軟」,當消息正式公布之後,我和一名在微軟工作的朋友談論起這件事時,他一句感慨讓我再一次感受到了科技世界的風雲流轉。2008年時,作為曾是第一家突破千億美元市值互聯網公司的雅虎已經走在了下坡路上,微軟彼時出價446億美元競購,但那個大家所熟知的創始人楊致遠的底價是550億美元,交易最終告吹。

彼時是科技公司估值最高的時候,幾個月之後金融海嘯發生,大多數公司命懸一線,這條線是「現金流」,之後很長一段時間微軟全體不升職不加薪度過了艱難歲月。作為一家現金流高峰期在200億美元低谷時在100億左右的公司,如果在金融海嘯前買了雅虎,也許真的會改寫這家公司的命運。

8年後雅虎死了,當然會死,你能夠像醫生寫病歷那樣寫出一長串「臨死症狀」:

*沒有有競爭力的主營業務。雅虎是1990年代的互聯網產物,學生時代的楊致遠自己酷愛上網,收集了很多不同類型的網站,當他把自己的收藏夾一展開,再免費共享給成千上萬初上互聯網的人,就變成了雅虎——這就是門戶網站的雛形。而到20多年後,各類互聯網產品層出不窮,盡管人稱「購物狂」的梅耶爾買了很多創新公司,但並沒有一款用戶「必須」使用的產品——這意味着沒有收入,最近一次巨虧的財報能夠看出雅虎之慘狀。

*職業經理人不斷更迭,創始人退居二線。楊致遠並不是硅谷那些典型的偏執狂,在公司走上正軌之後他就只在公司擔任董事會成員這樣的角色,而後來的故事媒體寫過多遍了,職業經理人不斷更換,直到請來明星職業經理人梅耶爾,大刀闊斧改革和收購之後,公司走向壽終正寢。

*沒有推動公司走向「下一個十年」的動能。現在硅谷那些最有能量的公司在做什麼?就是那些你認為至少未來幾年都不會死掉的公司,Google和Facebook在做人工智能,特斯拉在做電動車和無人駕駛,Uber在做分享經濟和無人駕駛……而除了這些成形的大公司,硅谷風頭最勁的是發射火箭、生物醫藥科技等等。

如果要探尋雅虎死掉的真正原因,可以再想想同期的公司為什麼沒有死?當我將這個問題拋給上述微軟的程序員時,他說,因為別的公司在做研發。

在科技公司,研發分兩種,一種是產品要什麼,就研發什麼,這種嚴格來說只算技術支持,另一種,用朋友的原話是「想研發什麼就研發什麼」,也就是說並沒有嚴格的研發方向,而是給科學家極大的發揮空間。

微軟目前諸多已經商業化的項目,都是在這種「漫無目的』的研發中產生的,比如AR項目Hololence、Kinect第一代第二代……微軟有個向外開放的研發展示區,叫做「未來之家」,2011年的時候前往那里參觀,Surface還只是一個未商業化和桌子一樣大小的產品,但現在已經是筆記本電腦上一個頗有競爭力的產品,但還有更多的研發永遠在實驗室里,這是一個大公司的研發空間。

比如苹果,一個工程師告訴我他在苹果「黑科技」研發,但他們的辦公樓前並沒有苹果的標志,屬於「秘密實驗室」,他們也並不知道未來項目能不能走出實驗室。

除了微軟苹果這種放養式的創新,還有像Facebook這樣中等體量的公司,他們面臨的課題是如何成長為一家大公司,這意味着需要在資金有限的情況下為自己找到下一個十年,扎克伯格做的是選擇了幾個他非常看好的方向,比如人工智能以及深度學習。大多數公司都是遵循的這條道路——有限的資金用在最尖端的地方。

雅虎的成功像是一個年輕人偶然獲得了一個不錯的點子,融資、賺錢……成就了一個硅谷的故事,但如果要「基業長青」,更需要一個偏執狂的領導者孜孜不倦地為公司找到「下一個十年」。楊致遠並不是,在雅虎取得初期成功,甚至是在中國市場失利之後,他只是做了一些投資,比如購買阿里股票,而並沒有做一些根本性的「續命」措施。那麼,十年之後,又怎麼能夠期望梅耶爾一個職業經理人能夠救活雅虎。

而回到之前的一個問題,創始人對於一家公司有多重要。你很難想象一個職業經理人能夠看准未來若干年的顛覆可能的方向,並能夠調動資源投入研發,最大程度地保證偶然性的「顛覆」成為必然。

是的,互聯網已經也老到可以談論基業長青了,這個行業已經有四五十年的歷史了,盡管山景城、帕洛奧圖那些大樓還嶄新。

關於「基業長青」這個命題,比如詹姆斯·C·柯林斯那本同名的書中,提出的都是管理上的解決方案,那本書於2000年左右出版,那是一個商業世界還在被優秀管理所驅動的時代,而硅谷完全開啟了全新的商業世界,管理不再是主要的驅動力,創新的技術才是——即便是以分享式經濟模式的Uber在走上正軌以後,也是不敢有絲毫偏差地積極研發,把卡內基梅隆大學無人駕駛實驗室一半的人都挖了過來。

「顛覆」和「創新」是硅谷乃至全世界的Buzzword——爛大街的詞,但他們的確是驅動硅谷商業世界唯一的動能。

雅虎死去了。另一些公司也正在死去,那些當年以雅虎為偶像,完全模仿了其商業模式的中國追隨者;而下一步,是那些沒有准備下一個十年,沒有技術為驅動的公司。

不要寄希望於商業模式,那並不能夠讓你活得足夠久。

鉅亨號貼文

看更多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