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股港股

北大醫療步步為營 利用資產證券化盤活資本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7-13 10:00

伴隨醫改的不斷推進以及大健康產業政策的推動,國內醫療保障體系不完善、醫療服務資源相對短缺的現狀逐漸改變,這也將使醫療健康領域成為改革紅利的覆蓋之地,涌現出不同的細分領域和相應的投資機會。醫藥行業專家認為,未來5年,我國醫藥市場將加快供給側改革,結構性調整顯著。在醫藥價格繼續受打壓,公立醫院市場份額縮減的背景下,民營醫療服務有望在「十三五」期間迎來快速發展期。

不緊不慢 步步為營

為了搶占先機,各大醫療集團也在通過快速並購的方式來擴大版圖。作為四大醫療集團之一的北大醫療也在積極地尋找合適標的,北大醫療產業集團CEO呂和東、北大醫療產業集團副總裁楊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一個好的標的會有多家資本參與,競爭非常激烈。我們現在看了很多標的,我們團隊十四五個人到處在跑,非常激烈,比我原來想象的還激烈,有時候多路資本在同時爭奪一個標的。」呂和東在談到並購時,用了好幾個「激烈」來形容。

而據記者了解,北大醫療目前采取的並購方式與其它的醫療集團有所不同,並非通過快速擴張去達到一定的市場份額,而是通過步步為營的方式來拿下一個個有價值的標的。這也許是受北大醫療學院派背景的影響。北大醫療產業集團有限公司成立於2003年,由北京大學和方正集團共同設立,是北京大學醫學部重要的產學研平台。

目前,北大醫療旗下以北京大學國際醫院為核心,擁有3家綜合醫院、6個方向專科連鎖,共計擁有床位約為6000張。而對於現狀,北大醫療並不滿足,在其戰略規劃中,將在2020年把床位數擴張到2萬張,這就意味着在4年中,北大醫療要完成14000張的增量,而這無疑在很大程度上要靠並購來完成。

但北大醫療對標的保持着嚴格的標准,重點放在國有企業附屬醫院方面,從醫院過去自身的發展能力、學科發展、管理團隊等進行綜合評估。「拿來一定帶來正能量,或者是說跟它碰在一起有化學反應,並且有投後管理提升的空間,」呂和東說。

據了解,北大醫療投資的魯中醫院,前身是隸屬於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齊魯分公司的國有企業醫院。在北大醫療接手前,魯中醫院很清晰地知道自己的需求。他們看中的是北大醫療的專家團隊資源、品牌資源等可以對其發展起助推的因素,而不僅僅是資金。

在北大醫療與魯中醫院合作後,北大醫療派駐了4位長駐專家、8組30位北醫專家定期出診、10位區域專家全職加盟等,魯中醫院業績亦是直線上升,據統計,2016年1-5月較之去年同期門急診量上升20%、手術量上升63%等。

利用資產證券化盤活資本

在北大醫療的戰略規劃中,未來將通過資產證券化的方式來盤活資本。呂和東表示,未來會適時地將適當的輕資產醫院管理公司資源打包進旗下的上市公司;還有一部分醫院物業等重資產將通過REITs平台(房地產信托投資基金),通過租金收益上市的方式獲得穩定的現金流收入,作為其盈利方式之一。該形式是新加坡、香港等市場比較成熟的房地產信托形式。據記者了解,國內目前萬科、萬達等已經在試水。通過這兩種方式低成本融資,雙平台上市的方式,將為北大醫療帶來更多的資金融通。此外,北大醫療將長期持有旗下醫院以完成其成為最大醫療集團的目標。

北大醫藥(000788,股吧)目前是北大醫療產業集團唯一的上市公司和證券化平台。北大醫療表示,「希望上市公司的融資功能等各種能力能夠進一步得到發揮。」

北大醫療打造特有的盈利生態

由北大醫療自建的北大國際醫院集團,依托北京大學豐富的科研資源、人才優勢以及醫院管理經驗,給北大醫療在設立、管理醫院方面帶來了絕對的優勢。呂和東表示,在北大醫療的規劃中,要通過自建、並購、托管等形式,建立以北京大學國際醫院為核心,綜合醫院和專科醫療機構相互打通的內部分級診療體系。

呂和東向記者表示:「北大國際醫院作為北醫眾多專家及行業優質醫療資源的平台,將為北大醫療旗下其它醫療機構提供資源的支撐。各地的一般病症可在北大醫療的地方綜合醫院或者專科醫院進行治療,疑難雜症則可直接轉診至北京大學國際醫院。」

而當床位規模擴張至20000張以後,其收益途徑亦將發生新的變化。北大醫療產業集團副總裁楊驍分析指出,無論哪家醫療機構發展到一定規模後,除了首要的通過醫療服務本身能夠獲得收益外,還有其它更多的途徑。

「如有人來與我們洽談做CRO項目臨床外包實驗,需要做健康人群與非健康人群的數據比對,我們擁有專業的醫生團隊資源,亦有病源及各種檢查資料數據,這即是未來我們可以外延拓展的業務模式之一。」楊驍稱。

【作者:和訊獨家】【了解詳情請點擊:www.hexun.com】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