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中國的中小銀行們正面臨「地雷陣」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7-10 09:40


安邦咨詢授權和訊網智庫發布 作者系高級研究員賀軍

在不良貸款不斷增加的國內銀行中,中小銀行是潛在風險最大的一個群體。雖然它們不象大型銀行那樣一旦出事會引發系統性金融風險,但由於抗風險能力差、資產規模盤子小、風險管控較弱、與地方經濟的牽涉很深,中小銀行發生風險後對一個地方經濟的沖擊往往十分嚴重。


在當前經濟低迷的背景下,國內中小銀行仍在逆勢擴張。據的報道來統理,包括幾種情況:一是新的中小銀行仍在不斷涌現,在第一批5家試點之後,已有12家進入銀監會的論證階段。二是中小銀行對高風險業務極為進取,不少銀行大力發展表外業務甚至「表表外業務」,非標及債市風險隱患重重。三是傳統業務的信用風險也持續爆發,由於中小銀行與地方政府關系嵌套更緊,一旦地方經濟出現問題,中小銀行解套更難。

引述央行宏觀審慎評估(MPA)新口徑的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末,貴陽銀行、廣東華興銀行、盛京銀行、錦州銀行、江蘇紫金農商行、南京銀行(601009,股吧)、江西銀行、寧波銀行(002142,股吧)、湖北銀行的廣義信貸增幅不低於40%,而大部分增長都來自應收賬款、買入返售及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貴陽銀行,廣義信貸增幅達74%,其中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同比增逾300%,買入返售金融資產同比增逾100%。城商行貸款增速下滑,投資和表外等類信貸業務增長較快,已高於同期貸款增速。

雖然在整體上中國金融服務的供給不足,但同質化競爭卻使得銀行在不少市場領域出現競爭過度,這對普遍「出生」和「入道」都較晚的中小銀行來說較為不利。互聯網金融的出現以及大型銀行「觸網」,更是給中小銀行帶來了激烈的競爭。正如一些業內人士所說,大的互聯網企業會利用整個生態的影響去延伸金融的服務,而傳統的金融機構也在改進自己的服務,這將對中小銀行的發展形成兩面夾擊的局面。

在實體經濟低迷、企業業務萎縮的背景下,再加上受資本金的限制,中小銀行的業務發展越來越「虛化」——從主要為實體經濟提供融資服務,轉向了純粹博取投資回報的各種衍生投資業務。比如國內城商行現在熱衷於投資同業資產,一是因為現在銀行作為交易對手的風險遠低於企業,二是投資同業資產可以解決地域局限的問題,還不會占用太多資本金,所以資金一直在同業的體系內流轉。

在票據業務上,中小銀行的角色多是過橋銀行。一個通道接另一個通道,票據反復轉貼現,市場里資金空轉,銀行借此擴張規模。由於通道業務相對安全,據財新的調查,有的票據中介甚至直接控制了中小銀行的公章或同業賬戶,以銀行的名義為企業辦理票據貼現業務,或進行買入返售票據等,直至風險爆發。比如浙江省稠州商業銀行就因作為天津銀行的過橋方,在後者8億元票據案爆發後,被多家銀行暫停了授信額度,一度流動性緊張。

更值得注意的是,一部分中銀行介入股權投資的風險上升。有城商行人士稱,近年來,並購產業基金這類結構化產品已進入城商行的投資視野,業務堪稱「爆炸式增長」。有基金界人士稱,通常券商借助牌照優勢來發起項目,比如財務公司可以做優先級、養老基金這類資金做劣後,銀行則給項目提供貸款。

要強調的是,對市場敏感性不足及風險偏好保守,往往造成小銀行在高位才跟風大銀行,這種滯後反而加大了風險。一位中部地區省聯社人士稱,他們今年才開始大舉投向債市。2015年,該省省聯社有1000億元規模投向債券,今年半年來已經超過這個規模,這部分資金占省聯社富余資金的三分之一。但相比前兩年,債市波動加劇,收益大不如從前。

中小銀行的管理能力有限,受地域限制對創新業務的風險認識不足,再加上常常在市場高位才跟風大銀行,往往造成中小銀行業務的風險增大。央行副行長張濤較早前在2016年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