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脫歐後:西方的衰落與中國的崛起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7-06 14:50
和訊網消息 6月23日英國脫歐公投後,全球股市震盪。但中國是個例外:滬市周五(6月24日)下跌1%,而上周一(6月27日)即恢復如常,甚至略有上漲。
據FT中文網報道,短期來看,英國脫歐會帶來一定副作用,因為歐洲生產總值(GDP)和貿易增長變緩,而歐盟是中國最大的貿易伙伴。但中國經濟對出口的依賴程度已不再像過去那麼高。全球金融危機後,凈出口對中國GDP增長的貢獻基本為零。中國最初通過大量項目鼓勵投資,以彌補外需不足。這導致目前房地產、制造業和基礎設施等方面產能過剩,其結果便是投資增長變緩。但中國GDP增長仍然堅挺,因為消費成為了目前需求的主要來源。它對GDP增長的貢獻持續穩定在4%以上,並呈上升趨勢。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新增長模式的特點是,由於國內投資機會變少,資本出現穩定外流。英國曾是中國對外投資的理想目的地之一,並被視為通往歐洲市場的跳板。中國公司現在需要重新考慮這一策略,但也不難做出調整。一直以來中國海外投資大多流向美國,而在英國脫歐之後,這一趨勢有可能會進一步加強。
英國脫歐確實使中國貨幣政策復雜化了。美元和日元上漲,而英鎊和歐元下跌。在過去的全球危機里,人民幣一直保持穩定,但上周一(6月27日)人民幣調整表明,若美元繼續上漲,央行並不希望人民幣繼續跟進。理想的情況是,他們希望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匯率保持「相對」穩定。該政策具有一定風險,因會加速資本外流,進而加大金融風險。但很可能,央行能夠管理資本外流,保持貿易加權匯率的穩定。
中國或許是英國脫歐事件的大贏家,歐洲在世界舞台上的影響力可能會變弱,並被英國脫歐談判、控制移民、將邊緣國家留在歐元區等內部事務纏身。
美國也有可能因歐洲帶來的這些挑戰分心。而這卻給了中國更多機會追求在南中國海的權益,並使之與歐洲國家在各種問題的談判上占據優勢地位。例如,中國希望被作為市場經濟體對待,這既是一種象征,同時在判定反傾銷案例中也具有實際意義。現時,中國正同美國和歐盟進行投資協定談判,但迄今為止中國開出的條件並不怎麼有吸引力,因為中國在許多重要領域並不對外資開放。
離開歐盟的英國可能迫不及待想要加強同中國的關系,所以有可能在市場經濟和投資協定上做出此前歐盟所不願做的一些妥協。英國脫歐本身或許並沒有那麼重要,但它卻是一個信號:預示着歐洲的衰落和中國的崛起。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