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全球供應鏈、超級城市與新商業文明的崛起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7-06 09:30



書名:《超級版圖:全球供應鏈、超級城市與新商業文明的崛起》


作者:【美】帕拉格·康納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6年6月

內容簡介

全球化並未進入深水區,與之相反,全球化正在進入超級全球化階段,一幅全世界范圍內互聯互通的超級版圖正在形成。

何謂互聯?傳統的國界線表示國與國的隔離,強調本國的國土主權,限制人員、資本、資源、技術的流動,而在互聯時代,國家必須選擇與其他國家、其他區域連接,連接的力量遠遠大於政治和軍事的力量。

如何實現連接?通過修建基礎設施,打造供應鏈,實現資源、生產、服務、消費的連接。21世紀,本質上是一場爭奪供應鏈的角力,新軍備競賽的內容是連接全球各大市場。比起爭奪領土,爭奪連接本區域與其他區域的輸油管道、鐵路、公路、隧道、大洋航線、網絡電纜和電網更符合各國利益。在這場角逐中,中國領先;中國圍繞「一帶一路」,已啟動一大波連接歐亞大陸的基礎設施投資。而美國則需要與鄰國攜手,建立跨北美洲的超級聯盟,共享資源和繁榮。

在這張全球互聯互通的超級版圖上,我們也能看到超級城市的出現。到2030年,全球將會出現50個超級城市群。為什麼打造超級城市群?因為超級城市群是一連串基礎設施最便利、供應鏈網絡最發達的全球地理節點,超級城市群吸引着全球的資金、資源、人才、技術,小城市也必須將自身融入超級城市群,這是獲得繁榮的唯一方法。同時,供應鏈將代替任何超級大國或者多國聯盟,成為穩定全球社會的錨,沒有任何國家,哪怕是美國和中國,能夠打破供應鏈系統。供應鏈將全球迅速增長的超級城市連接在一起,這對地緣政治、經濟、人口、環境、社會認知都將持續產生深遠影響。

康納結合20年間超過100個國家的環球觀察實踐,從經濟基礎設施建設的角度探討地緣政治變遷。它視野開闊,卻不失嚴謹的細節;得基礎設施者得天下,一條條供應鏈就是人類發展進步的脈絡,從《超級版圖》中,你不僅能看到21世紀的全球文明圖景,更能看到,在各國各地區以新的形式互聯的情況下,國家和城市應如何重新思考發展目標。

作者簡介

【美】帕拉格•康納(Parag Khanna)

帕拉格是全球戰略家,暢銷書作家,風靡TED講壇的主講人,美國國家情報委員會顧問,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高級研究員,新美國基金會負責人,布魯金斯學會研究員,2007年出任美國特種作戰司令部高級地緣政治顧問。他也是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英國廣播公司、《紐約時報》、《金融時報》等全球知名媒體特約供稿人,被《時尚先生》評為「21世紀最有影響力人物之一」,榮登美國著名雜志《連線》「智慧人物」排行榜。帕拉格在喬治敦大學獲學士、碩士學位,獲得倫敦經濟學院博士學位,曾著有《第二世界:大國時代的全球新秩序》《如何轉動世界:全球未來的復興之路》,合著有TED系列大熱作品《混合現實》,他游歷近100個國家,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授予「全球青年領袖」榮譽稱號。

從政治地理到功能地理

地理至關重要,但地理並非要以國境線為依托。我們絕對不能混淆了地理和政治地理的概念,地理始終重要,但政治地理卻易變。不幸的是,如今的地圖都假定自然或政治地理概況恆定不變。但這種自證式的邏輯是經不起推敲的:因為這樣,所以必然是這樣。看地圖並不是看手相,不必以為每個紋路都指向不可更改的命運。我對地理的重要影響作用深信不疑,但我從不認為地理分隔線是不可更改的終極決定力量。地理條件或許是我們可觀察到的最基本形態,但要想理解人類發展的前因後果,還需要對人口、政治、生態和技術進行全方面綜合考量。

正如一百多年前偉大的地理學家哈爾福德•麥金德爵士(Sir Halford Mackinder)所言,政治家應該重視地理並在其戰略中充分考慮地理因素,但政治家不應成為地理的奴隸。地理決定論者之膚淺程度近於對宗教的盲目崇拜。

要想深入了解人類在改造地理方面的各種途徑,首先就要承認人類影響已經遍及世界每個角落:每一處空間都經過人類勘探,地表上每一平方公里的土地都被調查過並繪入地圖。天空中到處都是飛機、人造衛星和現在越來越多的無人機,當然還有二氧化碳排放和污染以及雷達和通信信號。人類不僅居住在地球,更是在改造地球。環境科學家瓦克拉夫•斯米爾(Vaclav Smil)就曾慨嘆「19 世紀中期以來人類現代文明設施之恢宏廣博,以及運轉維系這些設施所需物資供給之源源不絕」。

大型基礎設施超越了自然和政治地理邊界,對這些大型基礎設施的測繪顯示出,世界正從政治空間構成(如何合法分隔地球)轉向功能空間構成(如何有效利用地球)。在這個新時代,名義上的政治國境線正在被發揮實際效用的功能連接線所取代。國境線表示按政治地理角度,誰和誰應該分開。基礎設施從功能地理的角度說明誰和誰連在一起。互聯互通線的重要性超越了分隔線,因此功能地理的重要性也在不斷超越政治地理。

如今許多現存或規劃中的交通走廊都可追溯到由地理、氣候和文化形成的古代通道。本章開篇所言的鐵路路線基本上還原了20 世紀60 年代從倫敦到印度的「嬉皮之路」(Hippie Trail),這條線路本身傳承了橫穿歐亞的古代絲綢之路。美國充滿歷史感的66 號公路(也被稱為「威爾•羅傑斯公路」)從芝加哥一路通往洛杉磯,這條公路也延續了美洲土著的遷徙路線(至今依然穿過亞利桑那州的印第安人保留區),在大蕭條之後,無數美國人離開中西部沙塵肆虐之地,沿着這條公路向西南行進。

當然古代的絲綢之路道路崎嶇、黃沙漫漫,如今則是瀝青高速公路、鐵軌、鋼管以及凱芙拉纖維包裹的通信光纜,現代設施的強度、密度、寬度和速度都遠勝古代。這些基礎設施形成了全球體系的基礎。這些設施將兩端以及沿途的實體連接在一起,無論是帝國、城邦還是主權國家——國家有興衰,但通道長存。

因此,互聯互通和地理並不對立。相反,兩者還常常相互促進。美國和墨西哥同處美洲,但隨着兩國設施互聯程度的加深,美墨兩國從政治分離慢慢轉向市場融合。因此互聯互通並不是要拋開地理,而是要盡可能地充分利用地理條件。這會在很大程度上改變我們對「自然」區域的觀念。歐洲通常被認定為是獨立的大洲,因為歐洲文化與占歐亞大陸2/3 區域的烏拉爾山以東的文化有着明顯的差別。但隨着歐亞大陸連接程度的加深,這種認為歐洲在地理上處於孤立狀態的看法將逐漸消失。互聯互通讓歐洲真正成為歐亞大陸的組成部分。實際上,中國現在所打造的絲綢之路經濟帶是世界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基礎設施投資倡議。

如下兩個例子也可說明功能地理的重要性要超過政治地理。丹麥首都哥本哈根與瑞典第三大城市馬爾默之間通過厄勒海峽大橋相連,這兩座城市的聯系是如此緊密,現在許多人干脆就認為已形成「哥馬」單一城市。哥本哈根機場距離馬爾默市區更近,而瑞典的出租車也在哥本哈根機場設立接客站。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不久,波羅的海國家就希望能聯合起來,但這一進程被蘇聯的擴張主義打斷。百年之後,更大規模的波羅的海聯盟已然成形,北至挪威,南至立陶宛的波羅的海國家都可通過厄勒海峽大橋前往西歐。在中國的珠江三角洲,正在建設港珠澳大橋(同時建有人工島洲和一段6 公里長的隧道),大橋計劃在2017 年建成,成為溝通三地(香港、澳門、珠海)的交通主干,屆時穿過珠三角南部所需時間將從現在的4 小時降為一小時,將珠三角各大城市連成一片。

搞清楚究竟是國境線重要還是連接線重要,這將從根本上改變我們對世界組織方式的判斷。如果國家能從功能角度而非政治角度去看地理,那麼其關注重點必然是如何有效利用土地、勞動力和資本,以及如何將資源有機結合並與全球市場對接。跨越國境線的互聯互通基礎設施是性質特殊的財產並具有自身的生命周期,而不僅僅是一條高速公路或一根輸油管。連接工程可成為跨境共治共管的公用設施。因此這些基礎設施有着自身的特性和源自共批共建的合法性,這些實實在在的工程比法律或外交更具說服力。耶魯大學教授凱勒•伊斯特林(Keller Easterling)將基礎設施這種天然的權威性稱為「額外國家治理」(extrastatecraft)。

基礎設施也會超越其原來的所有者。當今世界不僅在掀起基礎設施的建設浪潮,同時也在發生着基礎設施私有化浪潮,各國政府都希望能通過私有化產生更多現金流,由此來實現財政預算平衡並為新投資項目籌集資金。因此世界各國政府都在忙着將基礎設施委托給私營企業或第三方機構, 用市場化方式管理這些設施。在此過程中,有時東道國會宣布沒收或接管由外國政府(或外國企業)投資建成的設施。俄羅斯國有企業在修建油氣管道和鐵路時,盡管有着邊界糾紛,他們也希望可以保持基礎設施的開放性。道理很簡單:如果基礎設施無法順暢運行,那麼就不會給任何人帶來價值。有關基礎設施的收入分成、維護成本或是非法走私等問題的糾紛,歸根到底都是在爭誰應該從互聯互通中獲得最大的收益。

因此,盡管互聯工程改變着國境線的作用,但也跟地緣政治高度相關。評估功能地理——交通路線、能源網絡、貨運港口、金融體系以及互聯網服務路徑,其實也是在分析一國實力的傳遞和施展途徑。美國的政府官員說起如何應對中國崛起時,總好像默認,全球體系的領導必須由美國擔綱。但其實全球體系只需要一樣東西:互聯互通。具體是哪個國家的連接程度最高並不重要,但連接程度最高的國家一定最具優勢。中國在非洲和拉美就頗受歡迎,因為中國在這些地區推廣(通常也承建)基礎設施,作為地區連接程度改善的基礎。與互聯互通的硬實力相比,縹緲的軟實力則略顯蒼白。

基礎設施的連接線並不是主權國家之間的邊境線,但其真實性和重要性毫不遜色。而且這些線條代表的是「現在」,不像現有地圖上的線條那樣代表着過去。正如著名建築師聖地亞哥•卡拉特拉瓦(Santiago Calatrava)所言:「今天建成的建築在未來數百年內依然屹立。」這樣的長期存在應該超過了許多國家的存續時間。然而如今大部分學者依然將政治疆界視為地圖上最重要的人為線條,其背後的偏見就是視領土為國力的基礎、國家為基本政治組織形式,假定只有政府可完全控制國家內部的活動,以及認定民族認同是忠誠感的最重要來源。隨着全球互聯設施的發展,這些觀念將統統被推翻。分權(權威從中心下沉至各地)、城鎮化(城市規模和實力的增長)、人口稀釋(大規模移民帶來的人口融合)、大型基礎設施(改變地圖的新的油氣管道、鐵路以及運河)和數字互聯(可形成新的社區)等趨勢,要求我們繪制出更加復雜的地圖。

【作者:和訊獨家】【了解詳情請點擊:www.hexun.com】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