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崔新生:產業品牌毀於資本掠殺是市場的悲哀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7-05 11:01


為了方便縷析萬科、寶能、華潤紛爭及其後果,暫且將品牌分為產業品牌、商業品牌,即企業品牌與產品品牌同一的產業品牌、產品品牌獨立存在的商業品牌,萬科則屬於前者。產品品牌多屬於消費品領域,他們可以成為單一的收購或轉讓創意品,進行權益轉讓而不受經營者的致命傷害。

由於產業范疇的局限,作為房地產公司,萬科既是企業商號名稱、同時也是產品品牌,這就意味着萬科企業受損、萬科品牌則受損,萬科企業滅、則萬科品牌滅。但這並非意味着作為企業和產品品牌同一化的萬科,則一定要受到來自市場競爭的保護,特別是作為公眾公司,除了接受市場及同行業的競爭考驗之外,資本市場的產業並購,同樣可以成為狙擊的目標,但前提是產業並購而非品牌摧毀。因為作為公眾公司,品牌關系到公眾投資者的價值識別和共同權益。


中國目前尚未有產業並購能力的資本

品牌之所以不是單一的商標或商業符號,是因為品牌本身是時間、業績的累積,是商標、專利、流程包括團隊等等創意要素的集合體,其本身具有獨立存在價值和權屬自主屬性。因此,無論是不是通過資本市場進行企業並購時,品牌在其中所占的比重,甚至大於企業本身其他實體資產的價值,比如可口可樂等,品牌價值就是企業價值。

正因為中國市場缺失品牌保護機制、特別是針對資本市場並購過程中的品牌治理條款,才導致上市公司品牌資源和資產的流失或消亡,而品牌作為培育市場成長的功能完全忽略。

品牌本身具有產業和市場互為表里的特殊性,即產業競爭優勢和市場占有優勢,對一品牌的並購,意味着對某產業的競爭安全侵襲以及市場搶占的圖謀。因此,與品牌相關的資本活動,往往產生於產品同業、市場同質化的競爭對手之間,由產業巨頭委托或與並購資本協同,完成對某品牌的狙擊或運營主體的轉移。

依據產業投資理論之CVI價值指數SCP模型,某一產業是否具有投資價值,取決於產業投資安全、產業投資競爭力、政策風險指數三方面,假如某一產業的壁壘性如品牌存在安全隱患,其即存在投資價值風險;同行業缺乏產業競爭優勢,則需要謹慎投資;政策風險指數波動,則成為該產業的投資風向標。

注:SCP模型是CVI價值指數的核心模型,通過對特定對象進行產業投資安全(Security of industrial investment)、產業投資競爭力(competitiveness of industrial Investment)、政策風險指數(Policy risk index)三方面關聯因素分析,得出CVI價值指數對某特定對象是否具有投資意義、以及所要承擔風險程度的評價和評級結論。

以上可作為寶能通過資本市場狙擊萬科的評價參照,即:

1、寶能是不是屬於產業並購,其在同行業里具備什麼樣的優勢,足以規避萬科品牌價值不至於流失或進行替代?

2、寶能是作為戰略投資人,還是資本炒手,是長期持有,還是短線暴利退出?

僅此兩項,即有數百的指標可以量化,可惜我們的資本市場監管部門,根本不具備這樣的評價機制。

寶能即使現在不具備這樣的條件,其同樣可通過其他相同戰略合作資源協同完成,但我不是寶能的顧問,就此忽略不議。

寶能、萬科、華潤博弈緣何以鬧劇收場

發生於資本市場的每一次「事件」,意味着資本市場的漏洞或糾偏、完善,市場經濟發達國家的資本市場,之所以嚴密完善,蓋因為一次又一次的「事件」修補完善而來,中國股市作為專業水平初級階段的資本市場,遠遠沒有達到自我循環風險防控的地步!而資本市場是理性規則與非理性貪欲的博弈,即使最為發達的資本市場,同樣也絲毫不能松懈對自身功能的審慎。

寶能、萬科、華潤作為資本與產業品牌博弈的難得的案例,最終以不清不楚、不明不白,折騰了半天後不了了之,如同一場鬧劇。行政極權強力程度,由此可見一斑。而對此結果,經濟界同樣不尊重市場,罔顧市場規則和程序,以勸架心理,為利益相關方進行和稀泥,然後輔以老生常談,亦大跌眼鏡。

寶能、萬科、華潤之「萬科事件」,對於中國資本市場應有的價值和貢獻被倏然忽略,而且是一個各種法規、程序相對透明化的資本市場,實屬憾事!因為,此次「萬科事件」,會同樣、反復地在之後的市場過程重演。其具有如下特征:

1、廣泛性:反映於產業與資本的深層博弈,資本市場與實體經濟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關系,且不說產業是資本之基、至少兩者也是伙伴關系,如今產業警惕資本,兩者對立「結仇」,監管部門應扮演什麼角色?

2、日常性:資本市場類似「萬科事件」隨時都可發生、或者正在發生,假如再出現,是否仍然寄希望於「關鍵先生」進行終結或由經濟界勸架?

3、獨特性:產業品牌是中國市場經濟稀有的競爭力資源,有別於一般意義上的商品品牌,假如任由資本極權任性摧毀,將對僅僅二三十年競爭歷程成長起來的中國產業品牌,帶來滅頂之災並非危言聳聽。監管部門如何在一個充分自由的資本市場,引導資本優化產業資源,使資本市場真正為哺育產業及實體經濟服務?產業品牌沒有倒在同行業優勝劣汰的殘酷競爭路上,卻被資本極權為了謀取投機暴利而瞬間掠殺。

而在資本市場之外,包含企業家精神在內的產業品牌,如何盡快使品牌形成獨立的創意產權,而使品牌擺脫對強勢企業家的過分依賴,亦是亟需面對的問題。如王石至於萬科、董明珠至於格力等等,雖然在對產業品牌成長過程,發揮過核心作用、甚至是品牌的締造者,但萬科之所以具有品牌價值,是整個團隊、眾多投資人的忠誠度融合的結果,非一人之譽過而決定生死。品牌,應具有創意交易品的價值形態,才是品牌的品質所在。

(作者為崔氏指數研究院院長、CCVI中國價值指數首席研究員)

【作者:和訊獨家】【了解詳情請點擊:www.hexun.com】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