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外匯

《美聯儲》第二季回顧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6-27 17:50


美國聯儲局去年12月加息,啟動利率正常化,令第一季再現驚濤,先是人民幣受壓,繼而上演溶斷的一幕,加深市場對中國經濟放緩的憂慮,原油價格跌至每桶25美元的歷史低位拖累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下滑,新興市場四面楚歌,巴西、委內瑞拉遭極大的沖擊,貧富不均、政治管治失效、經濟崩潰激化國內矛盾,終引發動亂。進入第二季,中國經濟放緩、油價低迷等風險已漸淡出,不再成當前的威脅,油價從每桶30美元反彈至近每桶50美元,大宗商品價格回升,情況比第一季好,但新的挑戰隨之而來,第一是6月23日的英國公投,第二是美國總統大選,現脫歐得勝,作為公投倡議者的首相卡梅倫將難逃始作俑者的指責,當初以公投為注碼向歐盟施壓,謀求更有利的留歐條件,現得不償失,國內出現嚴重分化,蘇格蘭、北愛極有可能提出脫英的要求,日不落帝國日落西山,卡梅倫要為此付出重大代價。在大西洋(600558,股吧)被岸,"政檀新星"特立普去年才不被看好,現在已是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的大熱,這位言論出格,打破政治正確常規的地産大亨、電視真人秀明星大有機會與希拉莉爭奪總統寶座,若他當選,全球將要適應一個新民粹時代,特立普主張對中國進行懲罰性關稅,不利中美關系的發展;他同時也反對TPP,與全球化與貿易自由化是背道而馳的。特立普現象折射的,是西方普遍對精英與建制的失望與反感,英國脫歐公投、歐洲民粹政黨的崛起基本一脈相承,核心歐洲與邊陲歐洲的對立,1%精英與99%大眾的矛盾,在難民問題的激化下,歐盟有被分化乃至解體的風險。

話說回來,從經濟角度看,第二季雖已從第一季跌跌撞撞中回復過來,但全球需求仍未出現強力反彈,過剩的産能仍有待消化,通脹率仍然處偏低水平,大部份國家仍要以寬松的貨幣政策撐起經濟。

美國

第一季經調整後的GDP增長率僅0.8%,受季節因素影響,美國歷來首季經濟表現較差,第二季在消費者開支推動下有機會反彈至2%以上。外圍需求不振對經濟造成下行壓力,但長時間的低息環境有利支持資產價格,5月職位增長收縮應屬短期現象,失業率降至4.7%,已是金融危機前的低位,經多年來的增長後,職位增長放緩是很正常的,今年每月新增職位平均雖難愈200,000,估計離150,000亦不遠,勞動市場持續改善帶動工資上升有助支持消費。此外,房地產的復蘇亦有利經濟復甦,經過去七年來去槓杆,家庭資產負債表已大為改善,隨着工資增長,置業需求趨升,刺激樓市造好。汔車銷售在次季亦有不俗的反彈,反映消費者對前景傾向樂觀。據聯儲局的最新估計,全年GDP應有2%。美國對英的出口占總出口低於4%,英國陷衰退將不致對美國有重大的直接影響。英國脫歐對美國的影響主要是政治性的,英國退出歐盟令西方團結大受打擊,而全球金融動盪是聯儲局不能掉以輕心的,面對市場風高浪急,聯儲局不會急於在7月加息,現在甚至9月也顯得不太可能。


歐洲

歐元區第一季有意外驚喜,GDP按年增1.6%,估計第二季增幅略降,若非英脫歐産生市場的不確定性,全年應有1.5%。入夏以來,企業及個人信心指數由3月低位反彈,消費信心的回復有助經濟在第二季持續增長;然而第二季歐元區再陷通縮,4月通脹率降至負0.2%,5月為負0.1%,下半年在原油價格回升下料可走出負區域。

歐洲央行在第二季保持政策寛松,6月8日展開先前定下的購買企業債計劃,對資産價格起支持作用。英國公投帶來的不確定性引致避險情緒急升,10年期德國國債降至負數,30年期瑞士國債孳息也現負數,為數十年來所未見。

歐元區經濟增長乏力,通脹問題揮之不去,當然與全球需求疲弱有關,但多年來結構性改革進展緩慢,過剩產能未被消化,失業率高居不下,為英、美的兩倍,與官僚不作為不無關系。估計歐洲央行的寬松政策還要維持一段很長的時間。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還是那句話,不能單靠貨幣政策,需有效的財政政策予以配合,結構性改革亦要按個別成員國的國情有針對性地推行才行。

英國脫歐或會鼓勵區內民粹政黨躍躍欲試,以脫歐為挾挑戰建制,區內一體化的進程將備受沖擊,甚至歐元的存在也可能要面對挑戰。

日本

日本第一季增0.5%,避免陷技術性衰退,1月29日日本央行加入負利率行列,但在市場避險情緒上升下日圓回升,從年初的120至現在近100,升幅不可謂小,日圓轉強加重日本的經濟困難,5月貿易赤字的出現明顯反映出口在強日圓下承受頗大壓力,出口受壓令制造業受到打擊。

通縮仍是揮之不去,3、4月的通脹率均為負數,失業率是3.2%,這方面比歐元區好得多。為避免重蹈2014年加銷售稅引致衰退的覆轍,安倍晉三在G7峯會後馬上宣布把第二期加稅推遲至2019年秋執行。在保內消的同時,政府亦會加大開支以支持經濟增長。估計日本央行會在7月16日的議息會議中會進一步擴大寬松。

日本的經濟問題屬結構性,人口老化、少子化是增長乏力的關鍵。

中國

中國第一季GDP增幅僅6.7%,為2009年首季以來最低的年化季度增幅,逼近2020年經濟番倍每年增6.5%的底線,這是意料中事,4、5月的通脹率在2%以上。生產物價指數PPI的跌幅收窄,5月的按年跌幅僅2.8%,為2014年11月以來的最低,廠商的議價能力有改善,制造業的壓力得到紓緩。

產能過剩的問題仍然嚴重,信貸增長保持在14%以上,為GDP增長率的兩倍,外界擔心的高負債問題仍會持續。從權威人士的講話可看到,政府還是會堅決深化去槓杆、降庫存的改革,但政府不會以私有化、並購等可引致大量裁員的方式進行,在透過技術升級,改善服務的同時,仍會適度地投入基建,改善醫療、教育以保障有足夠的需求,6.5%的底線應該是可守得住的。

【作者:和訊獨家】【了解詳情請點擊:www.hexun.com】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