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中國大學生消費結構 以小見大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3-12-30 16:49


《大學生藍皮書:中國大學生生活形態研究報告(2013)》日前發布,顯示中國大學生人均月消費支出945.6元,2004年第一次發布報告時顯示,其每學期的平均支出為4819元,以6個月為準,即為每月消費803元,9年時間,其增長幅度為17.16%。

“開學季成燒錢季”“交得起學費,買不起裝備”等等現象表明大學產生為“超錢”一族。但根據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所有費用中,餐費成為日常生活中的最大一項,占總支出的60%左右,表明其消費在合理范圍內。


根據2012年國家統計年鑒數據,全國城鎮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4565元,《大學生藍皮書(2013)》顯示2013年大學生人均全年消費總額達到11347元,超過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的45%,也就是說明,如果家里有一個大學生的話,其中一半的收入用在了學生身上。供養一個學生的費用要占據如此大的家庭收入,大學生消費的現象不斷被關注,當代中國大學生到底有什么樣的消費趨向?為此,我們連線了君領財富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的分析師。

大學生消費結構 以小見大
大學生消費結構 以小見大

君領財富的分析師指出:在中國,家庭中有一半以上的消費是用在孩子身上,從出生到大學結束,一直由父母供養,這就像是一個不成文的傳統。對10000名大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顯示,其生活費有95.2%來源是父母,而在美國,大學生“每月的生活費依賴父母”的比例僅為35.9%。以小博大,美國學生自小就學會獨立,而國內的學生一般要到大學畢業之后才開始獨立去賺錢。

調查結果顯示來自於城市地區的大學生消費支出達到1065元/月,比農村大學生月消費要高出1/3。城市大學生消費金額主要集中在500至1500元/月之間,而60%的農村大學生消費水平在500至999元/月之間。城鄉地區生源的大學生消費水平,也是中國“二元社會結構”的體現。

大學生消費結構 以小見大
大學生消費結構 以小見大

君領財富的分析師指出:有六成大學生的消費主要用於餐費,89.2%的大學生制定消費計劃來看,其大學生的消費逐漸趨於理性。可以看出,父母給的錢是用在合情合理的地方,雖有46.1%的大學生擁有信用卡,但並不能被歸結為是“超錢”消費。那么可以得出超過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的45%,是因為其整體可支配收入水平有限。

調查顯示:大學生對時事動態和社會新聞關注比例高達53.6%,畢業規劃在多樣化的同時也更加理性,已有創業計劃或行動的學生超過三分之一。也許這些想法並不需要在畢業的時候才開始,作為父母,需要更早讓子女了解什么是生活,該怎么規劃自己的生活,這樣不斷能夠實現鍛煉子女獨立思考的能力,也能在一定范圍內,提升可支配收入的使用效率。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