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外匯

京東,真的像馬云說的碰不得嗎?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01-09 11:08


 

1


?? 最近馬云又火了,一句“京東的悲劇”預言將兩個電商間的暗戰推上了風口浪尖。在接受采訪時,馬云直言不諱:“京東將來會成為悲劇,這個悲劇是我第一天就提醒大家的,不是我比他強,而是方向性的問題,這是沒辦法的。你知道京東現在多少人嗎?5萬人!阿里巴巴是慢慢長起來的,現在才23000人。收購加起來是25000人。你知道我為什么不做快遞?現在京東5萬人,倉儲將近三四萬人,一天配上200萬的包裹。我現在平均每天要配上2700萬的包裹,什么概念?中國十年之后,每天將有3億個包裹,你得聘請100萬人,那這100萬人就搞死你了,你再管試試?而且它的60%收入是在中關村行情問診)和淘寶,它自己網上不可能這么大量。所以,我在公司一再告訴大家,千萬不要去碰京東。別到時候自己死了賴上我們。”

如此確定的預測,多少讓人有點不寒而栗,但京東真如馬云所說正在走向沒落嗎?

不難發現,馬云關於京東的“悲劇”預言主要在於倉儲和物流上成本過大上,而物流則是大多數電商的痛點所在,但在問題的處理上,京東的前景恐怕不像馬云所說的那么悲觀。

先來看看京東與阿里的物流戰略不同

京東強哥一向以善打硬仗著稱,在物流方面的著眼點在於重資產,重細節,力爭打通整套電商供應鏈,從商品存儲,訂單倉庫生產,包裹物分揀,干線運輸,甚至最後一公里都由自己完成或外包。而馬云的太極拳式商業法則在業內游刃有余,他的著眼點在於重運營,輕資產,做平臺,做生態產業鏈。比如:商家獨立WMS系統接入,各級物流及落地配送公司接入等方法,在發展中尋求改變,進退兩可。因為兩種模式的成敗關乎大多數電商今後的業務走向,很多人都會拿阿里和京東來做比較。

從業務模式上講,其實這種比較並不恰當。因為兩家公司模式不同。但從用戶需求的角度看,兩家公司又都為用戶提供電商服務。相比於阿里的大平臺戰略,京東的戰略則會顯得封閉一些,偏向於控制。老劉最為知名的是他的”倒三角“戰略以及近期談到的”十節甘蔗“理論。京東的做法是“吃掉更多的甘蔗節數”,即不只是做交易平臺,還要將業務延伸至倉儲、配送、售后、營銷等其他環節,並通過持續的成本降低實現多環節的盈利。十節甘蔗的說法比較貼切的抽象出了京東模式的實質,即把控整個零售環節,無縫為用戶提供服務。十節甘蔗描述的是正是消費品零售行業的供應鏈模型,對應的是電商中的B2C模式。根據艾瑞咨詢的數據,2013年B2C在網絡購物市場中占比達到40.4%,B2C市場增長迅速,預計2014年在網絡購物市場中占比將近半。也就是說,隨著消費者購物意識、對品質、服務的重視,B2C將會是未來幾年線上越來越重要的購物模式,也會是今後京東和阿里正面交鋒的主戰場。

但就成敗而言,我們不妨看看Amazon,在很大程度上,京東是在復制他的發展路線,當年Internet bubble破裂,Amazon咬牙不盈利,把大量資金投入物流建設,一舉奠定基礎。現在行業地位正是來自於當初的堅持。Amazon那么做的時候正是Dell最風光的時候,所謂0庫存,供應鏈管理正是風潮。而Amazon卻反其道行之,把供應鏈,物流控制在自己手中。結果如何?十年后的現在是最有說服力了。

我們首先回顧前面十年發生了什么?amazon是以圖書起家,然后呢?美國排名第二的連鎖書商Border’s在去年宣告破產,業內只留下了B&;N。然后是IT零售商,目前基本也只剩下了排名第一的Bestbuy,第二也找不到了。這是自營的產品。在建立了自己的物流系統后,Amazon逐漸把自己轉身成為了服務提供商,IT架構方面,很多知名的公司都是用了他們的數據服務。同時它把自己打造成了類百貨公司。大量第三方廠商在上面開店,它提供相關的后臺支援。在美國,walmart是靠自己強大的物流系統做到了第一。Amazon緊隨其后,它目前的物流系統也非常強悍。

所以,可以說劉強東是個聰明人,發力物流全產業鏈並非盲人摸象,因為他有很好的樣板可以學習。

京東版面智慧產業鏈版面:轉型生態建設者

今年6月,南京市政府、雨花臺區政府與京東集團就開展電子商務運營中心、智慧物流基地等項目正式達成戰略合作協議。這些項目將落戶雨花臺區,總占地面積約1000畝,一期380畝,計劃總投資約20億元。其中,智慧物流示范基地建成后,將在南京實現京東在其他城市所達到的服務承諾,包括“極速達”、“211限時達”等。屆時,“極速達”特色服務,將實現3小時商品送達。

除此之外,京東還通過智慧云拓展了智慧產品版面,完成了從單品、互聯互通到大數據的不斷完善。在單品上,智慧云已經完成了近300款產品的接入;在互聯網互通上,京東智慧云實現了跨品牌、跨品類的智慧硬體的控制和數據整合,並且為用戶提供了“超級APP”簡捷操控;在大數據上,京東智慧云已經成為用戶健康數據、車輛行駛數據和產品使用習慣數據的網上倉庫,並開始積極推動后續服務的接入。用戶一旦有需求,就可以將自己的數據開放給相應的服務商,真正打通智慧生活的每個環節。

京東智慧云平臺總監鄧正平認為,京東的定位是做“生態平臺”,京東將整合智慧硬體廠商、后端數據處理商、服務提供商,為消費者提供有價值的服務。“而大數據的采集、分析、應用,未來的趨勢一定是分工合作,比如健康的大數據,IT公司是分析不出什么內容的,一定要交給專業做健康管理的公司去做。”

從搭建技術平臺,投資創業企業,拉動傳統家電企業轉型,強化智慧產品銷售渠道,建立用戶交流社區,積極接入增值服務,再到智慧物流基地以及商務運營中心的建立,京東展現出來的正是一套完整的智慧產業鏈版面體系。不妨設想,當智慧化的配送體系建成,自動化的分析和配送實現,人力需求也將大為簡化,這樣生態產業鏈還會像馬云所說的,是一個拖垮企業的包袱嗎?

(文中觀點僅供參考)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