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卡梅倫在英國退歐拉鋸戰中打經濟牌太愚蠢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6-17 07:50


    有評論文章指出,對於是否退出歐盟這樣重大的決定,對英國、對歐洲、對世界有着重要影響的重大事件,議會中社會精英不能達成理性的意見,而要訴諸公投,這本身就是西方民主的問題,在有問題的民主制度下,想當然地認為講所謂經濟得失能說服人,卡梅倫政府的政治智慧讓人評價不高。這篇文章具有一定參考意義。

具有歷史意義的英國就是否脫離歐盟而進行的全民公投,就要在6月23日舉行了。自2015年3月以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英國央行等主流機構相繼發布研究報告,一致支持英國留歐。


這些報告認為:英國退出歐盟將在經濟增長、貿易環境、外資流動等諸多方面產生負面影響,給英國和全球經濟帶來很大的損失。英國首相卡梅倫警告:脫歐將影響英國人的基本福利,英國財政部長奧斯本基於英國財政部所做的200頁研究報告說:「英國退出歐盟將給英國經濟帶來永久損害,使經濟產出縮水6.2%,給公共財政帶來360億英鎊的缺口。」

按理說退出歐盟在經濟上有這樣明顯壞處,英國人應該像世界上很多人認為的那樣傾向於留在歐盟。然而,近日英國《獨立報》(The Independent)委托民調機構對2052名英國受訪者進行了網上調查顯示,在可能投票的選民當中,有55%的人支持退出歐盟,支持留歐是45%,脫歐陣營比留歐陣營領先10個百分點。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結果呢?這值得人們思考。

首先要問:這些經濟分析結果是否公正?從研究機構和人員上看,除了英國本土的研究,上面所給出還有國際上如IMF和OCED這樣權威性的國際組織,他們的研究應該不會偏袒「留歐」或「脫歐」的一方。

而且,英國的財政研究所(Institute for Fiscal Studies)的調研也顯示,在八個經濟評估報告中,只有一個認為「脫歐」會帶來經濟上的好處,認為「脫歐」會帶來負面經濟影響的占主流。可是主流的經濟分析結果為什麼不被廣泛接受呢?

這里特別要強調的是經濟研究不像自然科學,其研究結果是客觀可檢驗的,經濟預測研究都是基於很多假定和情景分析得出的,不同的假定就會得出不同的結果。雖然目前脫歐、留歐兩方都認為,脫歐將對英國和歐盟的貿易產生負面影響,但當英國退出歐盟後,其與世界其他經濟體的貿易是否能改善,是否能彌補甚至超過脫歐的損失,對這一問題的不同假設,直接導致了退、留兩派分析結果的不同。

與英國財政部的研究不同,支持脫歐的英國卡迪夫大學(Cardiff University)帕特里·明福特(Patrick Minford)的研究顯示,英國退出歐盟並實行自由貿易後,總經濟福利將增長4%。

留歐的收益和脫歐的損失

另外,正如工銀國際研究部人員為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所寫文章分析的,「脫歐」陣營的研究重視總量測算,而忽視利益分配。不少得出脫歐帶來經濟損失的研究,是先測算出脫歐會導致多少國內生產總值(GDP)總量的損失,然後直接折算為人均或戶均收入的損失,進而證明脫歐不合理。

但是把留歐的收益(脫歐的損失)均勻分配給不同人群、不同階層是有問題的。因為不同的階層,對留歐的收益(脫歐的損失)的感受是不一樣的,因此對經濟評估結果的接受比率也是不同的。民意調查顯示,金融機構工作的人士普遍支持英國留歐,在英國金融業250家外國銀行中,84%的業界老總反對英國退出歐盟,而中下層民眾則是脫歐陣營的主要力量。

另外,應該看到在英國是否退出歐盟的問題上,僅僅做經濟方面的權衡是短視的。克林頓當年在與老布什競選美國總統時,打出的競選口號是:「笨蛋,問題是經濟」,抓住了當年身受經濟拖累的美國人的心。可是,在英國是否要脫離歐盟的公投中,經濟不是主要問題。

盡管這些年來,西方的政治很多似乎是被經濟問題左右,一些經濟學家用經濟學那些並不成熟的所謂理論對社會很多問題似乎分析得頭頭是道。但是,請想想一對夫妻他們在考慮是否離婚時,第一考慮的是經濟問題嗎?用「離婚」來形容英國與歐盟的關系是形象的。離婚在世界絕大部分國家,對大部分人來說在經濟上可能都是不劃算的,但是為什麼很多人還要選擇離婚呢?因為他們有比經濟更重要的考慮。

民調顯示,43%的支持英國脫歐的人表示,即令是脫歐使英國經濟變糟糕,他們仍然會投票給「離開」,只有23%的人表示會改變投票的決定。在英國是否脫離歐盟上,主權、移民和對歐盟的不滿,是導致很多英國人想脫離歐盟的更重要原因。甚至還有如劍橋大學歷史學教授戴維·阿布拉菲亞(David Abulafia)所說的英國法律、文化與歐洲大陸的不同,也是需要考慮的因素。

這里最核心的問題是主權,就是在一個越來越互相依賴的世界里,民族國家(nation-state)這種形式國家的主權,該怎樣維護?如何如英國前首相戈登·布朗(Gordon Brown)所說:「英國必須在我們渴望的自治和我們需要的合作之間找到平衡。」

雖然在主權問題上,英國《金融時報》首席經濟評論員 馬丁·沃爾夫(Martin Wolf)寫文章說:英國脫歐公投中的政治問題與主權無關,問題在於歐盟成員國身份是否能在問責和所委托權力的有效行使間達成合理的平衡?英國是否將過多權力委托給了歐盟?

馬丁·沃爾夫這樣的論述也打動不了脫歐派。因為在英國是否脫歐的辯論中,理性的說理論證已經難以改變人的立場了。德國柏林赫爾特政府管理學院的讓·皮薩尼-費瑞(Jean Pisani-Ferry)教授在《世界報業辛迪加》(Project Syndicate)上撰文說:英國脫歐公投將是發達國家民主選擇,被經濟合理性還是大眾情緒控制的檢驗。

這句話說得很是一針見血!當前,在越來越多的西方民主國家,理性的聲音抵不過那些帶有民粹主義的情緒化言論。在歐洲,法國的瑪麗娜·勒龐(Marine Le Pen)所領導的政黨,所提出的民族主義主張在很多有識之士看來不可行,在地區選舉中卻贏得選民的認同,她本人未來也很有可能當選法國總統。

而在美國,像特朗普這樣極端、「不靠譜」的人,能在共和黨總統提名的初選中,一路過關斬將,成為候選人。這讓人疑問在所謂民主的社會,理性的觀點為什麼不能得到廣泛地支持?這其中的原因,不是一句話能說清楚的。

英國《金融時報》專欄作家約翰·凱(John Kay)寫了一篇名為《英國去留歐盟不應通過公投決定》文章,對西方民主制度的問題有較為深刻的思考。他在文章中引用愛爾蘭的政治家和哲學家埃德蒙·伯克(Edmund Burke)對代議制民主的闡釋:「你的代表對你應盡的義務不僅是他的勤奮,還有他的判斷;如果他讓自己的判斷屈從於你的觀點,那他不是在為你服務,而是辜負了你。」

約翰·凱說:代議制民主的信奉者認為,對民意作出更廣泛和更迅速的響應就會帶來更民主結果的假設是錯誤的,這是對伯克這句話的解釋。

對於是否退出歐盟這樣重大的決定,對英國、對歐洲、對世界有着重要影響的重大事件,議會中社會精英不能達成理性的意見,而要訴諸公投,這本身就是西方民主的問題,在有問題的民主制度下,想當然地認為講所謂經濟得失能說服人,卡梅倫政府的政治智慧讓人評價不高。

雖然目前脫歐、留歐兩方都認為,脫歐將對英國和歐盟的貿易產生負面影響,但當英國退出歐盟後,其與世界其他經濟體的貿易是否能改善,是否能彌補甚至超過脫歐的損失,對這一問題的不同假設,直接導致了退、留兩派分析結果的不同。

作者是北京交通大學教授 文章來源:聯合早報網

【作者:和訊獨家】【了解詳情請點擊:www.hexun.com】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