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昉:基礎設施超前無意義 發展實體才是正途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6-04 17:00
和訊網消息6月4日,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蔡昉在2016青島中國財富論壇上表示,基礎設施領域是派生需求,實體經濟發展不夠,基礎設施超前是沒有意義的,必須靠改革來獲得紅利,發展實體經濟。
到2030年,中國將成為世界上最老的國家之一,老齡化已經成為頭號挑戰。蔡昉認為,老齡化意味着「生之者寡,食之者眾」,由於這些老年人當年收入低,消費低,造成非典型化的老齡化社會。「設想老齡化社會消費是金字塔型,但是人口結構已經是一個倒金字塔型了,這兩者不對稱。
蔡昉表示,社會對老齡化會產生未雨綢繆的儲蓄傾向,但條件就是你的養老保障制度從現在的現收現付轉變為積累型,有資本的養老,才能變成儲蓄和投資。
因此政府當前必須做三件事情。第一,保持經濟增長速度,實體經濟發展是一切經濟的來源。第二,社會保障制度、特別是養老保障制度應考慮長期,從目前的現收現付制變成儲蓄積累型的制度。第三,財富管理市場要有良性發育。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