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菲律賓新總統上台 中菲關系緩和契機或已出現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6-01 13:20

時事評論員陳嵩威撰文指出,有道是世事如棋局局新,國際局勢波譎雲詭,有時直叫人眼花繚亂。踏入2016年,這邊廂台灣民進黨執政,兩岸8年來的緩和局面已產生變量,實質會演變到什麼程度,無人能說得准,但趨向緊張的方向,可說是肯定的;另一邊廂,菲律賓新總統杜特爾特(Rodrigo Duterte)上任,卻帶來中菲緊張關系趨向緩和的契機。這篇文章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中菲兩國為緊鄰,交往歷史可上溯千年,向來相安無事,而且菲律賓人口中有3000萬人具有華人血統(全國共1億人口),華人與菲人的融合度高,沒有族群問題。

中國經濟放緩沖擊菲律賓

阿基諾三世之前的幾位總統都與中國維持良好關系,其中阿基諾夫人(阿基諾三世母親)還曾數次回中國福建祖籍地祭祖;阿羅約總統也多次強調其夫為Chinese,也分別接受香港鳳凰衛視專訪,表達跟中國親善的意願。

如今中國是菲律賓第三大出口地,占14.9%,若加上香港,則總共是55.6%。大家都知道,出口到香港的貨物絕大部分都是轉口到中國,因此世界銀行在為菲律賓作經濟評估時指出,中菲雖有南海島嶼紛爭,但菲律賓面對中國更大的問題是經濟上的倚重中國,中國經濟若放緩1%時,菲律賓的增長率就要削減0.52%。中國經濟變化對菲律賓的沖擊,遠高於那幾個無人小島的紛爭。

中國從來不是菲律賓的宿敵,這幾年菲律賓與中國的島嶼紛爭全是因着美國的亞太再平衡策略,重返亞洲的種種行為所引起的。如今新總統杜特爾特上台後,在權衡各種利害關系後,是否還會像阿基諾三世對美國言聽計從,並大開方便之門給美國軍隊進駐菲律賓嗎?

首先,談談杜特爾特的個性和風格。眾所周知, 杜特爾特為人作風強悍,性格鮮明,雖口沒遮攔,卻是一位言所欲言之人,也很有一夫當關,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氣概,面對強大的對立勢力,也毫不退縮,例如在80%人民信奉天主教的國度里,他敢毫不留情的責罵羅馬教皇;面對國內勢力龐大的天主教會,他直斥為偽善的組織;他又決意推行家庭計劃,派發避孕設施,這些與天主教教義相違的措施等等。可見他這個人覺得該做的,就會勇往直前,他的競選宣言是打擊罪犯、消除貪污、發展經濟、扶貧等。當中,會影響到中菲關系的是經濟,我們就此作進一步探討。

中國協助菲發展工業

中國目前是菲律賓最大及最重要的貿易伙伴。菲律賓最重要的工業產品電子元件,主要都是輸往中國市場;隨着中國制造2025的步伐,菲律賓的電子元件出口到中國將隨之增加。此外,中國也是菲律賓農、漁、木材、礦產等產品的最大進口國。

杜特爾特還在達沃市當市長時,就與中國南寧結成姐妹市,去年也開始跟廈門商談成立達沃市/廈門締結姐妹市的事。同時,也計劃把達沃市班那波(Panabo)港口的200公頃土地開辟成出口加工區,主要針對中國市場。

此外,他也有一個構想,要把棉蘭老島的27個城鎮,以鐵路串聯起來,以達到「要致富、先修路」的目的。由於杜特爾特與華人商家過從甚密,而這些華商又與中國有血緣和商業關系,這一些發展地方經濟的項目鎖定的合作伙伴將是中國商家;如今當上總統,需要發展全國,由於之前與中國的交往,並目睹中國的發展,這也正好適合亞投行及「一帶一路」的業務方針。

菲律賓目前的工業基礎薄弱,大部分的日常用品是進口的,造成菲律賓雖然貧窮,一般日常用品價格往往還貴過新加坡和馬來西亞,而這也正好適合中國這些行業進駐。

為了引進外資,杜特爾特將會廢除目前一些造成招商障礙的條例,例如外資只能持40%股份,外國人不能購買有地的房子等。中菲兩國的經濟互補性強,緊密合作的結果將對菲律賓經濟起着重大推動作用。

反觀美國,多年進駐菲律賓的結果,並未為菲律賓經濟發展帶來重要貢獻。同時美軍當年在蘇比克灣駐守時,制造了數以萬計的美菲混血街童。後來美國因庇蔭馬可斯,招來反美浪潮;時逢班納杜波火山大爆發;加上冷戰結束,中國尚未崛起……於是美軍覺得菲律賓無甚利用價值而撤軍,不過仍與菲律賓政軍界保持密切關系。

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不是出身顯赫政治世家的杜特爾特,與美國沒什麼密切利益關系。同時,他與中國有相當時間的交往經驗,在權衡利害關系,會接受中國所提出的由涉事雙方協商南海島礁主權爭議的機制——若相關島嶼有開發潛能,則共同開發。而他也說過同意這個建議,更進一步說,如果中國能幫忙菲律賓把基礎設施搞起來,他可以絕口不談南海問題。

至於面對美國及本國參議院的壓力,相信他會以一貫的硬漢作風應對。

中國在協助菲律賓發展,硬實力方面綽綽有余,軟實力方面則有待加強。軟實力方面包括讓菲律賓政府、民眾更好地了解中國的立場和原則。

中國應發展軟實力

目前菲律賓的華人和旅菲中國人(包括外交人員)給菲律賓當地人的印象是,喜歡自己一群人抱團取暖、吃飯喝酒,少與當地人接觸。一些中國人到了菲律賓自詡為新僑,與當地華人劃清界線。此外,很多中國人看起來脾氣很暴躁,動輒大喊大叫,對下屬動不動就炒魷魚,缺乏寬容心。

以上所述,是民族文化、性格的問題,不知還要多久才能糾正,也許多灌輸一些愛國精神,讓在國外的中國公民自覺的意識到自己的言行將直接影響到周邊人對自己國家和民族的印象,自覺收斂行為,會有裨益。

除了愛國之外,也要培養自尊心,做什麼事、制造產品都要有強烈的自尊心,把東西做好,而不是馬馬虎虎,粗制濫造。這是構建軟實力的重要精神元素。

以三輪電動車為例,菲律賓對電動三輪車的需求量不下100萬輛,一輛車可能就是養活一家五六口的唯一工具,而政府領導包括杜特爾特也大力鼓勵使用,因為它有環保、無噪音,低成本、低維修費的好處。

這100萬輛電動三輪車的質地如果很好,對推動的政治人物就是四五百萬張選票的概念,同時也會有至少四五百萬人認同made in China(中國制造)的產品是高質量的保證,是贏得人們尊重及喜歡的元素。

中國是生產三輪電動車最有競爭力的國家,偏是予人低價、低質量的形象。構建強大的軟硬實力,讓菲律賓民眾對中國和人民有更正面的印象,必能促使政府采取更親中立場。

二次世界大戰時,日本占領菲律賓便殘殺無數民眾,目前菲律賓人民卻普遍哈日,青春少女還紛紛取日本名字,希望能嫁給日本男人為終極願望,其根本原因在於戰後日本生產了大量價廉物美的產品和服務,潛移默化中,人們忘掉日本皇軍的殘暴形象,轉成為時尚潮流、人民謙恭有禮貌的形象。

中國應創造中菲雙贏局面。總結是中菲關系緩和契機已出現,中國當卯足全力,軟硬實力兼施,創造中菲雙贏局面。(文章來源:hkej)

【作者:和訊獨家】【了解詳情請點擊:www.hexun.com】

文章標籤

鉅亨號貼文

看更多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