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分析〉法國閉塞社會 勞工市場僵化 改革舉步維艱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5-30 15:40


圖片來源:香港明報
圖片來源:香港明報

旨在增加勞工市場彈性的勞工法改革掀起全國示威浪潮,工會上周更封鎖核電廠及煉油廠,造成能源供應緊張。工會聲言繼續發起示威,直至政府撤回改革為止,劍指下周(6月10日)開幕的歐洲國家盃。法國總理瓦爾斯(Manuel Valls)雖然態度強硬,但評論一般相信政府最後關頭或讓步。法國改革舉步維艱是工會勢力太大,還是另有原因?40多年前曾被形容為「閉塞社會」的法國,面對高失業率及公共債務,能否改革?


香港《明報》報導,法國人對罷工與勞資衝突可謂司空見慣﹕一度蔚成風潮的「綁架老闆」(bossnapping)以至去年法國航空員工將高層西裝撕至紛碎等場面,都令人見識到法國工人的威力。這次勞工法改革爭議已延續了2個月。政府聲稱勞工法改革可助創造職位,解決失業問題,工會則指改革只是犧牲勞工來滿足商家。

法國失業率目前在10%以上,勞工市場僵化令企業未能創造職位是原因之一。歐盟及德國一直敦促法國改革,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上周稱法國需要更多措施,創造就業。IMF估計法國今年GDP增長約1.5%,未來5年平均亦有1.75%增長,IMF認為不足以減低公共債務及失業率,必須推動更多勞動市場改革。

在歐盟中,法國並不獨特。以25歲以下青年失業率為例,意大利與西班牙遠比法國高,差不多近半失業。不過兩國2014年起推動改革後,青年失業率略有回落,法國同期卻升至26%新高。「法國需要改革勞動市場」的說法近20年不斷響起,前總統席哈克(Jacques Chirac)與薩爾科齊(Nicolas Sarkozy)都曾試圖改革勞動市場及公共財政,但失敗告終。希哈克1995年試圖改革退休金制度,結果換來3周全國大罷工,政府最後撤回改革;希哈克2006年又推出首次僱用合約(CPE)改革,增加僱主聘用彈性,最終也因年輕人反對而告終。

勞動市場僵化下,年輕人是最大輸家。法國政府稱改革可幫助年輕人找工作,年輕人卻不領情,今年3月發起名為「徹夜未眠」(Nuit Debout)的集會,抗議改革。法國學生示威反對政府差不多是家常便飯,但這次特別之處卻是他們反對的是一個左派政府。

法國學生雖然自1968年以來便是社運中堅,不過一些觀察家留意到,跟60年代火紅歲月相比,現在的法國學生再沒有激昂理想,取而代之卻是對前路茫茫的憂慮。勞動市場改革是否足以解決法國年輕一代的問題成疑。法國高等教育部長芒東(Thierry Mandon)5月22日在《星期日報》刊出的訪問便指出,法國需要徹底政治改革。他說,法國人隨時代改變了很多,但政治體制過時,公民在數碼資訊時代接收更多資訊,官僚卻依然閉門造車,制定法律時間亦太長。

《金融時報》較早批評歐蘭德(Francois Hollande)政府上台4年仍未向國民清楚解釋改革的需要,總理瓦爾斯(Manuel Valls)威脅繞過國會強推改革,亦引起激烈反彈。法國社會學家克羅齊耶(Michel Crozier)在1970年代形容法國是一個「閉塞社會」(La Société bloquée),社會不會因政府下達命令而改變,官僚由上而下的規條太多,導至人人互不相任,政客無法在關鍵時刻推動改革,體制只能在危機中逐步發展。克羅齊耶分析法國工會策略時,抨擊自小受精英教育的官僚傲慢,不了解勞工階層。

40多年後的今天,克羅齊耶這套分析對對法國仍然適用。面對反勞工法改革怒火,法國政府利用社交網站宣傳適得其反。政府在Twitter開設了為「勞工法」的戶口,向民眾呼籲「我們互相了解一下,好嗎?」結果換來「我們將你拋進垃圾桶,好嗎?」等嘲諷。

這次法國工潮再次鞏固法國人「愛罷工」的形象。市場調查機構IFOP在5月26日公布的民調顯示,多達62%受訪民眾支持這次罷工行動,認為屬合理行動。

專研罷工及工會行動的法國歷史學家西羅(Stephane Sirot)指出,法國向有發動大型街頭社運傳統,早於1864年民間便爭取了發動罷工權利,較獲准成立工會的時間還早20年。他表示,法國勞方一般會在與資方談判前或談判期間發動罷工,藉以展示勢力,增加談判本錢。儘管不時觸發暴力行為,而且在政府或資方拒絕妥協下往往曠日持久,但公眾一般視罷工為改善工人權益、爭取更大福祉的「必要之惡」,相對之下英國等國家的民眾則較少同情罷工工人。歐洲工會研究所數據顯示,法國自2009年起一直是罷工日數最多的歐洲國家。

雖然法國工會勢力龐大,但工會成員比例卻最低,加入工會的僱員比例只有8%,遠低於歐洲其他國家的平均值25%。《經濟學人》指出,法國工會的力量,源自其在國家社福保障制度中,擁有與資方代表同等的法律地位以及對勞方的廣泛代表性。

法國法律規定,員工超過50人的企業中,經由選舉產生的工會代表,有權在企業的工作委員會及健康與安全委員會中代表所有僱員,不論僱員是否工會成員。僱主作出管理決策時,需定期諮詢工會代表,令工會對企業的日常運作有話事權。英國倫敦經濟政治學院(LSE)一項研究便指出,不少小型法國企業為免與工會「糾纏」,會避免僱用超過49人,被指窒礙經濟發展。

法國罷工一大焦點是每周35小時工作制。若斯潘(Lionel Jospin)出任法國總理時在2000年將標準每周工時由39小時下調至35小時,此後右派政府屢次想修改但不成功,反而是與若斯潘同屬社會黨的歐蘭德政挑戰向來與該黨親近的左翼和工會勢力,力推工時改革,惹來強烈反彈。

根據改革方案,每周標準工時儘管名義上維持35小時,但容許企業短暫安排工人每周上班48小時,以至在「例外情况」加班到每周60小時,以保留企業應付旺淡季的彈性。

工時改革是不少企業期盼的。《金融時報》報導,德國大車廠丹拿(Daimler)去年嘗試在法國洛林大區昂巴克(Hambach)的工廠延長工時,員工投票中儘管有56%支持方案(投票者中只有少於15%屬工會成員),可是2名工會代表決定封殺。該廠員工中工程師和中高層經理有75%贊成延長工時,生產線工人則有61%反對。

丹拿昂巴克廠房面對的問題是難以與低成本工廠競爭,因此管理層要求廠內800名員工每周多工作4小時,但只願支付2小時加班費,廠方同時承諾2020年決定在哪裏設立智能汽車生產線前都不會炒人。反對方案的工會代表強調自己只是要求正常加班費,支持方案的工會代表則批評「有些人活在泡沫中」,看不到廠房有被搬離法國之虞。

法國本土企業也愈來愈多尋求挑戰像工時這類敏感議題。儘管法國工時偏低的形象深入人心,但實際上法國人的平均工時並不特別短,歐洲統計局去年數據顯示,法國人平均工時有40.4小時,在歐盟內部確是排名較後,但與區內另一經濟大國德國只差1小時。如果計入兼職,數字也許差不遠。法國就業部2013年一項研究指出,國內平均每周兼職工時是23.3小時,比歐盟大部分國家的平均數20.1小時要多出一截。

英國廣播公司引述經濟學者普羅布斯特(Jean-Marie Perbost)解釋,35小時「只是一個標準,超過這工作時限以後就算作加班或可以申請補休」。根據當局統計數據,2010年50%的全職工人表示曾獲得加班費,普氏估計此後數字只會更高。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