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邦咨詢:國內信貸擴張刺激經濟的難度越來越大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5-26 09:30
本文由安邦咨詢授權和訊智庫發布
今年第一季度,中國持續的貨幣寬松政策使新增貸款史無前例地增至4.61萬億元,社會融資規模也創出6.59萬億的歷史新高水平。與此同時,中國一季度GDP增速僅為6.7%。從信貸擴張的效果來看,中國經濟增長的效率在顯著降低。
野村分析師江麗(SOPHIE JIANG)日前公布的研究結果顯示,如果從每增加一個貨幣單位所能創造出的經濟產出角度測算,中國的流動性效率已經大幅下滑,降至記錄最低水平,且為2009年初以來的最大降幅。
上個月曾有媒體引述研究成果稱,以滾動年化數據來看,現在,中國GDP要達到1元人民幣的增長,就需要5元人民幣以上的新增信貸,這甚至高過2009年時的水准。
值得警惕的是,現在的信貸擴張與2009年「四萬億刺激」政策的收效明顯不同。當年「大開印鈔機」讓信貸資金傳導到了實體經濟,中國經濟因此避免了大幅下滑,但這一次的結果可能令人失望。分析人士稱,中國可能陷入經濟增速進一步放緩的困境。
現在的尷尬之處還在於:雖然信貸在大幅增加,但企業和個人的融資成本在第一季度依然攀升了。央行的最新貨幣政策報告提及,3月非金融企業及其他部門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5.3%,較三個月前上升3個基點,結束了近兩年的下降趨勢。
此外,62%的銀行貸款利率高於基准利率,較三個月前高出1.63個百分點,利率等於或低於基准利率的銀行貸款占比則出現下降。有鑒於此,野村預計,企業、家庭和地方政府今年的利息支出可能會從去年的7.3萬億元增至7.7萬億元。此外,虧損的工業企業數量也沒有減少。
而WIND數據也顯示,截至3月底,虧損的工業企業數量上升至74763家,而去年年底時為49264家。中國龐大的信貸刺激措施面臨的嚴峻挑戰是,雖然投入更多,但經濟成效在減少,顯著由於結構性問題,中國貨幣政策的效率在明顯降低。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