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嘉焜專欄】新鮮人,不要急著買房
林嘉焜 2016-06-12 10:31
並非所有人都需要「馬上」買房!當單身的社會新鮮人剛進社會上班,而且找到在地工作機會,當然與父母同住在家裡即可,優點是免房租、供早晚餐、冷氣免費、冰箱水果自取。若新鮮人能力所及,每月孝敬父母5,000~10,000元,還會不定期收到父母正面能量的讚美呢!缺點是父母會時時提醒成家立業之大事,女友也會隨時暗示「聽說這裡30坪的房子才1500萬耶,比去年便宜喔。」與明示「我可以不要跟你父母住嗎?」到了這個階段,就開始要修「購屋學」的學分了!
根據內政部統計,104年台灣男性平均初婚年齡為32.2歲,女性為30歲(女性首度邁入30歲)。到了適婚年齡的男女朋友,就有結婚的期望,而女方家長希望男方有房最好,給女兒一個好歸宿!不過,女性能力強,女方薪水可能比男方還高,出社會後的積蓄比男方還多,男女方一人出一半房屋頭期款,也很常見。接下來,挑選新房的地點應該以上班辦公室附近最理想,不過,一來商業區地價高不可攀,二來,現代社會很少一個工作做到退休。實際上,新人通常考慮父母住家附近找房。因為,小倆口成家後,人口簡單,開伙不划算,乾脆回老家吃飯,父母也很樂意。將來有了小寶寶,為節省保母費與安全考量,夫妻上班時,順路把小孩送到父母家再去上班,也不繞路。但是,父母早年購買的房價已經翻了幾番,老家附近現在的房價對年輕人的薪水可能很吃力!男女雙方可以溝通是否先結婚,然後加緊存錢,等5年後再來買房,中間的幾年可以期待看看房價會不會跌。此時,任一方若堅持一定要先買房,雙方不斷的在「結婚→先買房→銀彈不夠→沒房→要結婚嗎?」之間爭執與摩擦,準新人的「購屋學」修的很煩人!
買房可能是一個家庭的金額最高的投資,金額數百萬到上億都有可能。房價上下波動20%,對家庭財富影響極大,尤其購屋自住又屬於「自用資產」無法生息,一般家庭對房市多空的判讀更重要!就目前台灣房市多空進展,說明如下:
1. 2014第4季到2015第2季:台灣房市在這三季後,確定步入空頭走勢。
2. 2015第3季到第4季:台灣房市步入空頭首半年,會出現成交量萎縮現象。累計2015年全年全台不動產市場交易量2.92兆元,較前年減24%。與2013年4.9兆元、2014年3.9兆元相較,連續二年、每年萎縮近1兆元,對經濟成長產生衝擊。高房價、通縮、重稅政策三大因素,讓房產交易規模大幅衰退。
3. 2016年:建商為取得活用資金而去庫存,散客投資戶為躲避去年(2015)不動產的奢侈稅,兩者集中在2016年倒貨,出貨量預估10萬戶,將會出現價格「下殺取量」。因此,建議新人暫緩買房,在空頭下跌走勢中,以租代買,躲掉下跌虧損的金額,拿來租屋2-3年都還有剩!若目前高價購屋,而日後房價下跌到賣房也無法還房貸的價格時,這就是所謂「潛水屋」,對甫成家立業的年輕夫婦而言,真是情何以堪。當景氣步入空頭,家庭的自用資產比重不能太高,反而會讓家庭「變富」的速度變慢,甚至陷入貧窮循環。
4. 2017年底:六都房價可能陸續落底,但目前還沒看到立刻回春「V型反轉」的契機。原則上,2017年購屋,會比2016年價格便宜,若堅持在2016年購屋自住客可以要求建商贈送家電或裝潢,也可省下數十萬的開銷。
5. 2018-2021年:底部打底,醞釀下一次多頭。景氣若能復甦,企業獲利才能成長,並帶動股市上漲,社會財富增加後,房市隨股市多頭後上揚。基於人口年齡結構分析,下一波台灣多頭可能出現在2022年至2026年。購屋自住或投資房產者,可以考慮在2022年前,進場布局,不需急於進場。更何況,政府近年要推出社會住宅,年輕人有機會低價購屋,而且推出社會住宅的供給量超過萬戶,對房價也會有殺傷力,低房價值得等待。
等到房市步入多頭走勢時,無論是否有結婚成家打算,利用個人儲蓄加上父母一年合法免稅贈與440萬元的贊助,只要拿得出頭期款,應該先買先贏。試想,一千萬元房價上漲20%就是獲利200萬元,一般家庭要「淨儲蓄」多少年,才能存到200萬元呢!?想起顏炳立總經理當年的多頭名言:「年輕人,你不買,你都輸!以前買不起,現在更買不起!」原來房市多空走勢才是決定以買代租?或以租代買?的關鍵因素。就現在局勢來看,不是不買,而是時候未到!
- 利率避險神器!活用利率期貨交易策略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林嘉焜
稅務名師
專精個人資產之稅務規劃、企業股權安排。曾任職於台灣及香港之壽險、銀行及證券商。目前十餘本著作主題涵蓋理財、信託、稅務、保險,應邀演講場數近2千場,連續十年獲得台灣金融研訓院菁英講座殊榮。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