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利率的真正問題 -- 等同悄悄加稅
鉅亨網編譯郭照青 2016-05-19 00:02
根據MarketWatch分析報導,近幾年,各國央行紛紛將利率調降到了零,他們還大印鈔票。然而卻效果不彰,現在他們又有了一項新的工具,負利率。全球有三分之一的經濟體,存款人不但沒有報酬,還得為存款支付費用。
但負利率的真正問題,可能讓人意想不到。
聖路易Fed銀行近來發布報告指出,負利率其實等同是一種加稅。債務沉重的政府總是希望徵收新稅,尤其是選民可能並未注意到的稅。但此一措施往往無法成功,因為大多經濟體已陷入困境,尤其歐洲,高稅率負擔已讓納稅人喘不過氣。
負利率,一如快速突變的病毒,已開始在全球蔓延。
瑞士在1970年代,便率先試行此一利率。1972年6月,十年動盪的初期,瑞士對存款於瑞士的外國人,每季課以2%的懲罰稅率。但此一措施僅實施了二年。近來,歐洲央行於2014年6月開啟了此一趨勢,對部份存款實施了負利率。而後,再蔓延至瑞典,丹麥,瑞士(二度實施)及日本。歐洲央行則將負利率進一步調降。
Fed今年可能調高利率,但卻是唯一升息的央行。若美國經濟再度出現嚴重下滑,Fed將無可選擇,亦將實施負利率。
對央行而言,這是一種對抗通貨緊縮的方式。聖路易Fed銀行本月發布報告指出,負利率是一種形式的稅,是央行對銀行存放於央行的準備金課稅。
這一如對企業課的稅一般,這稅終將轉嫁,造成工資降低,或股利下降。最終,負利率就如同對納稅人課稅。
這項課稅可能有不同的形式。若企業獲利下降,股價將下跌,投資人的資金將因而減少。若對存款人課稅,存款人的支出就會減少。負利率可讓央行的資金變多,其他人的資金則減少。負利率愈深,衝擊也就愈大。
此一衝擊在歐洲已然出現。隨著利率轉為負數,銀行股宣告下跌。以德意志銀行為例,其股價由2013年的40歐元下跌到了現在的低於15歐元。
其實,量化寬鬆(QE)也是另一種形式的加稅。它讓存款人幣值走貶,資金相對變少,大幅增加了隱性成本。負利率讓情況更加惡化。自2008年經濟崩跌後,央行實施QE,意在降低全球經濟崩跌的風險。但漸漸地,QE看來像是加稅,這可能解釋了QE為何效果不彰的原因。
- 供應風險與需求疲軟拉鋸 油價短線震盪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