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賈晉京:全球化新形勢與供給側結構改革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5-04 16:49


和訊網5月4日消息 由中國民生銀行研究院和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共同舉辦、全球青年領導力聯盟協辦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青年研討會在北京召開,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宏觀研究部主任、研究員出席並發表演講。

尊敬的洪董事長,查顯友校長,各位洋溢着青春活力的朋友們,五四好。


剛好應習文講了供給側改革的縱向的緯度我講一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橫向的維度。就在今天早上,美國的著名的網紅特朗普,由於他的競爭對手宣布退選,鎖定了總統候選人的提名。這使我們有希望看到美國和墨西哥邊境要修長城了,這就是美國版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說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分中外,世界潮流,浩浩殤殤,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供給側改革的提出和世界形勢有着巨大的關系,所以我的演講題目是全球化新形勢和供給側改革。

在提出供給側改革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說到,推進供給側結構改革是適應國際金融危機之後發生的綜合國際形勢新的國際形勢的競爭的主動性選擇,這重點提出了中國和全球經濟形勢相關的方面。經過對供給側改革有關的中央政策和理論背景的梳理,我認為可以把供給側改革概括成123456和654321。

123456就是6個新,新形勢、新方針、新經濟、新動能、新優勢、新空間,這是相互有關系的。由於現在無論是全球還是中國都面臨着前所未有的新形勢,所以要推進新的方針,推進新的方針是為了發展新經濟,培育新動能,以此來形成新優勢,這樣才能夠打開可持續增長的新空間。

第一個新,新形勢。新形勢的關鍵詞是6。世界經濟仍處在調整期,低增長、低需求、低通脹同高失業、高債務、高泡沫等風險交織,這就是當前經濟面臨的新形勢的六個基本的特點,這是非常深刻的,因為可以認為它是全球經濟所面臨的前所未有的新局面,它並不是以往的歷史的簡單的重復。雖然說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物,但另一方面歷史是螺旋式上升的,並不太一樣。現在的低增長,高失業、低需求、高泡沫的情況都和全球很多根本性的結構變化有關,這種根本性的結構變化其中影響非常大的就是全球化的老齡化,全球總體的人口年齡是歷史上最高的,由於全球沒有像現在這樣老齡化過,所以,它肯定相應的帶來低增長,帶來高失業,帶來低需求和高泡沫,也就不能簡單的通過重復過去所采用過的一些手段,例如像貨幣和財政政策的刺激,我們說就能走出當前這樣一種全球低增長高泡沫的狀況,而是必須通過結構性的改革,尤其是供給側的結構性改革。

實際上,雖然說中國在2012年以來面臨着比較大的經濟增速下行壓力,但在全球經濟當中中國的地位實際是在上升的。這我們也可以看到在2015年中國的GDP占到全球總比重上升到了15.5%,在全球貨物貿易中的總比重上升到13.8%,13.8%是二戰以來所有的國家所達到過的在全球總的貿易占比當中的最高值之一。另外一個做過過同樣13.8%這個數值的只有1968年的美國,那之後美國的占比開始下降,中國預計在未來還會繼續占比上升。這說明在全球價值鏈的時代,在全球開放型經濟的時代,中國不可能脫離開全球經濟的形勢,去得到自身的一個長期的增長。中國的增長與全球密切相關,全球經濟要想實現可持續的增長,也離不開中國作為牽頭火車頭地位的貢獻。這也就是說,中國現在受到了全球經濟的很多方面的影響,同時中國也必須有責任,比如說通過像G20這樣的國際經濟治理機制來發揮帶動全球經濟可持續增長,中國自身要做這種結構性改革,中國不做,全世界也沒有火車頭了。

二、在這樣的新形勢下,中央提出了新方針,新方針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央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明確定義為戰略方針的,也就是使用的是方針這個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個詞的關鍵詞,我概括成:5。這個5是哪五個方面呢?實際上不是五個方面,而是兩個五,是十個方面。在提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給出了一個中長期的,也就是叫做今後一個時期的五大政策支柱,以及一個短期的。這五大政策支柱是宏觀政策要穩,產業政策要准,微觀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實,社會政策要托底。我們可以看到這個是一個中長期的絕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與此同時,又提出了五大關鍵任務,這五大關鍵任務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了。三去一降一補,而這三去一降一補是2016年的結構性改革的目標,它並不是一個中長期的,它是一個短期的任務。通過這個短期或中長期任務的結合目標是為了到2020年實現兩個一百年當中的第一個一百年的偉大目標。怎樣實現得了這第一個一百年的偉大目標,就需要促進和發展新經濟的蓬勃興旺,新經濟的關鍵詞可以概括為:4。

哪四種新經濟呢?提出新經濟的時候是在2014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給2015年的經濟提出來的。四是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商業模式,這是中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所要促進和發展的新的經濟。這新的經濟可以概括成四新經濟,相信這里面很多的表現大家都能夠一一列舉,這不用我在這里贅述了。

但是我們可以看到,這絕對不只是一些新的增長點,它對中國來講以及對全世界來講帶有巨大的結構性變革的因素。我們可以看到很多數據能夠表明,雖然中國總經濟增速在下行,但是跟新經濟有關的數據都是在以比較快的速度來提高,說明供給側變化帶來了中國巨大經濟結構的變化,這種巨大經濟結構的變化為中國長期的增長打下堅實的基礎,這里的數據我不一一闡述了。

有了新經濟以後,這些新經濟必須還要動起來。這些新經濟怎麼能夠動起來?這就需要發展出它的新的動能。新動能這個詞也是最近在中央政策里面闡述比較多的,它的關鍵詞我經過考據認為是:3。

為什麼是3呢?這個3也是經過了很多文件大量的梳理,考據出來的。這個3,由於明確提到過新動能的地方,它說這個東西是新動能,確確實實只有這三個,所以我們認為新動能的關鍵詞是3,這是非常可靠的。這個3里面,第一個就是雙創,也就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第二個關鍵點是雙引擎,這個雙引擎根據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的定義,它是傳統動能的轉型和新的經濟的異軍突起,也就是傳統增長點和新的經濟增長點的共同構成雙引擎。第三個是在李克強關於催生新動能的講話中講到的「互聯網+」,我們可以看到這幾個之間有一種互相的邏輯關系,由於中國有着全世界最大最強的全產業鏈,有了全產業鏈才有可能在當今這個分工越來越復雜,每個產品的設計都越來越復雜分工的情況下發展出大量的新的產品,因為創業、創新不是說你給它發明出來,創造了企業就行,而是你的價值鏈要能夠生長出來,這個價值鏈生長出來就必須有更多的人加入你的創業創新的價值鏈,也就必須要有足夠多的分工人口能夠支撐這樣巨大的產業和市場體系,在這里面要創造新的增長點就需要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激發市場的潛能,同時傳統行業要引入信息化、現代化的高科技因素進行改造,新的產業、新的技術要能夠異軍突起,帶動新的經濟增長,而這些又要通過當代經濟當中的這麼一個以「互聯網+」為代表的高科技的廣泛性的基礎設施,基礎的網絡性設施,這樣的網絡能夠給它一個新的空間,使它能夠發展出這種共享經濟,帶動新結構下的增長,這是它互相的邏輯關系。

新動能我們可以看到產生的一個預期的結果,這種預期結果就是要培育發展的新優勢,這種新優勢的關鍵詞可以概括成:2。

在李克強關於催生新動能的講話里有這段話,這段話說既要瞄准世界產業技術發展前沿,又要加快成果推廣運用和產業化進程。

實際上概括出來就是通過中國的創造和中國的市場,來共同促進形成中國新優勢的產生,新優勢的兩翼就是中國創造和中國市場,由於中國是13億人口分工經濟體和13億人口的消費市場,這在分工日益復雜,一個手機都需要有1000多個零部件和產業鏈關鍵技術的情況下,這個優勢是無可替代的,同時,中國如果不進行結構性改革,中國如果創造不出來這樣的新優勢,很可能全世界也沒有別的國家是有能力創造出來的,全世界也就會失去可持續增長的機會。

通過新優勢的培育,中國有很多非常重要的經濟發展的一個現象。比如中國創造的特點和中國市場的特點不再贅述了。

最後能夠形成中國發展的一個新的空間,這個新的空間是什麼呢?這個新的空間的關鍵詞就是:1。它聯系着中國和全世界,這個1就是「一帶一路」,「一帶一路」不是傳統的自貿區,也不是傳統的經濟合作模式,它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共同的經濟發展的合作模式,它是一個長期的百年大計。由於接下來我們的劉研究員要詳細講供給側和「一帶一路」,這里我不贅述了。謝謝大家。

主持人:非常感謝。前面兩位應博士和賈研究員都帶來了兩個研究院的風采,尤其剛才講到了654321,也提醒了我過去在很多場合講的123456。我經常跟老外講,我說中國現在正在做123456,他們說什麼是123456呢?我說中國是一個夢想,中國夢;兩個百年,實現兩個百年;三是什麼?我忘記了,三嚴三實;四個全面;五大理念,六是什麼,之後我想起來再和大家講一講。總之兩位給我很大的啟發。

下一位演講者是中國民生銀行研究院的產業發展研究中心的研究員徐繼峰同志,他對農業問題非常有造詣,但他今天講的題目是創新融資模式推進京津冀的協同發展,有請。

徐繼峰: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嘉賓,大家下午好。

剛才上一個時段洪董事長和查校長,羅研究員,賈院長激情澎湃的演講給我們帶來了無限的力量,讓我們80後深感責任重大。不經意間,80後已經被推到歷史的前沿。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創新融資模式,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

2015年是中華民族歷史上濃墨重彩的一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五大理念相繼提出,並成為貫穿「十三五」發展的主線,引起國內外各界的廣泛熱議。與此同時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正式出台,上升至國家戰略,經濟及未來的美好前景值得期待。

第一部分,京津冀協同發展是國家發展的戰略需要和應對新常態的現實要求。

通過研究我認為京津冀協同發展經歷了三十年的艱難歷程,自上世紀初的提出到上世紀末一直沒有取得實質性的進展,在21世紀的前十年,京津冀沒有取得實質性的進展,一直處在規劃和概念的狀態。取得實質性的進展是近兩三年的事情,特別是十八大以來2013年習總書記在天津和河北調研的時候提出了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發表了重要講話。在此背景下2015年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出台。

京津冀協同發展是國家發展的需要,一是區位戰略,京津冀協同發展是連通華北東北的重要樞紐,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位置。三地的協同發展將極大的釋放發展潛力,成為全方位對外開放的門戶地區,對深入推進改革開放加快「一帶一路」的戰略落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從產業戰略來看,我國經過三十年的發展,已經成為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經濟體量非常巨大,但質量並不高。制造業在國際分工中一直處在低端的位置,迫切需要建立若干有影響力的城市群,通過建立城市群吸引全球優質資源入駐向產業鏈高端衍生。京津冀地區各種資源非常豐富,是我國經濟最具活力,創新程度最強,吸收人口最多的地區之一,具備成為成熟城市群的條件。

京津冀地區有1億人,土地面積占全國1.9%,2015年GDP占全國GDP的10%以上,但是京津冀發展不協調、不平衡的矛盾在區域中最為復雜,社會關注度最高,解決的難度也最大。通過解決京津冀協同發展發展問題,體現了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敢於觸動改革深層利益的決心,對其他地區的不發展也有示范意義。同時有由於探索解決區域不平衡的問題,釋放區域內部活力,構建開放統一的區域市場,沖出中等收入陷井。

一個現實,就是應對新常態的現實,培育新的經濟增長極。

從背景來看,2013年以來我國經濟進入了新常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培育新的增長動力和增長極,釋放區域增長力,打造若干個區域增長極是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跨越中等收入陷井,實現兩個一百年目標的必然選擇。京津冀又是最具發展潛力的區域,堪當此重任。

從推動的時機來看,現在經濟下行區間大家處在抱團取暖的狀態,京津冀區域發展的戰略正是推動發展的有利時機,三地之間也有強力的打破行政壁壘的願望。短期可以解決三地在環境污染、資源短缺和經濟增長乏力方面的現實問題,長期可以通過區域分工,解決三地產業升級,產業協同分工,資源重組優勢有機整合等整體優勢,有望成為最具活力的增長極。

京津冀協同發展綱要中,我通過深入的研讀發現有三個方面:一是它不光是描繪了未來的發展藍圖,而且給出了非常具體的發展路徑。這個發展規劃綱要更強調功能互補,更強調三地之間的一體化和協同化,更強調三地之間的聯動和互利共盈,發展路徑非常清晰。我總結為以下兩點:

通過功能的疏解,達到產業轉移的目的,重點突破,統一市場,縮小差距,達到協同發展。

怎樣落實協同發展戰略呢?我認為從供給側進行結構性改革是戰略實施的根本保障。

為什麼這麼說?我們從四個方面來看:一是三地之間的發展水平差異非常大,從經濟水平來看,2015年京津人均GDP超過1.7萬美元,河北僅僅是6500多美元,不足京津的40%,遠低於全國8016美元的平均水平。城鎮化水平,2014年北京城鎮化水平已經達到了86.4%,2015年天津的城鎮化水平剛剛達到82.6%,河北是51.33%,遠低於全國56.1%的水平,從產業結構來看,北京現在已經形成了以第三產業為主的產業結構,第三產業占到了79.7%,這是最新的數據,已經接近了80%,並且呈現出高端化的趨勢;天津河北還是以第二產業為主,仍然占一半左右。河北眾所周知,鋼鐵、水泥等第二產業比較多。

工業化體制來看,北京已經進入了後工業化階段,天津處在工業化階段的後期,河北處在工業化階段的中期,這是發展水平。所以,要彌補這種發展水平必須從供給側改革縮小三地之間的多元化差異。

我們再看資源的維度。三地之間的資源分配也非常的不均衡,整體上來看,三地之間的資源是最優質的,總量是在全國來說也是最好的。但是分區來看,資源卻非常的不均衡,特別是公共資源存在非常大的落差,影響了地區之間的要素流動,功能疏解和協同發展。

與民生相關的醫療資源、教育資源差距非常之大,據統計北京三甲醫院是河北的3.5倍,在北京外來就醫人口中河北最多,占到23%。教育資源更不同步,河北據我所知僅有1所211高校,基礎教育也非常不均等,三地的公共教育的支出也差異非常大,北京是河北的2.56倍,天津是河北的2倍多。

我們從市場壁壘的維度看。市場壁壘是制約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的因素,比如說土地要素、資本要素、技術市場、信息市場和勞動力市場都存在很大的壁壘和阻隔。必須從供給側消除隱性壁壘,破除制約發展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創新改革措施,打造三地之間一體化的合作,建立統一的市場體系。比如包括建設用地的市場,城鄉基准地價市場,社會保障體系市場和勞動力流動體系。

金融水平不平衡,一是金融服務的水平,2014年京津冀金融相關率FIR分別為7.21、3.05、2.41,全國平均值3.21,天津和河北的金融服務水平遠低於全國,不利於吸引相關的產業入駐,北京在轉移相關產業的時候也會存在非常大的現實問題。

從金融服務體系來看,京津形成了比較完善的金融服務體系,但河北金融基礎設施建設非常滯後,金融市場化意識和產品創新能力非常弱,機構類型也比較單一,主要以銀行為主,體系非常不健全。

從社會融資規模來看,2015年北京社會融資規模與地區GDP比值0.71,天津河北分別是0.284和0.162,全國平均水平是0.226,那麼可以看出河北融資非常不活躍,這也突出表現了河北金融市場的建設不夠健全,金融機構雖然很多但體量都非常小。

我們從融資創新的模式看,北京的信托貸款、企業債券、股票融資等市場化程度較高的融資方式占到60%,天津是25.91%,河北是12.99%,全國平均水平30.01%,可以看出天津和河北遠落後於全國水平。

京津冀協同發展落地實施的重點應該是從金融方面去進行突破,為什麼這麼說?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京津冀協同發展離不開金融的支持,金融供給改革是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實施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金融創新分為三個方面,合作創新,金融機構之間的合作,從合作創新推進京津冀金融市場一體化,建立三地金融監管機構常態合作機制,三地之間的監管要利益捆綁,績效考核一體化,摒棄一畝三分地的舊思維,強化互利共盈的理念,做到金融監管協同,政策協同,金融合作規劃協同,做好資金、信息、人才等要素流動及資源配置,共建征信體系,支付結算體系,創造良好的金融環境,推動實現金融市場一體化。

加強三地之間合作機制的建設。三地分 行建立信息共享機制、業務協同機制、異地業務合作、協同營銷、協同風控,同業間加強協作,監管部門應該鼓勵現有的金融機構互設金融機構,增設網點,延伸相關的服務。

強化三地金融機構的功能分工的協作,比如北京要發揮好金融輻射創新引領的作用,帶動區域金融服務發展。天津在金融創新和金融產業化和新業態金融等方面做好實驗,探索區域金融創新經驗,河北可以重點做好現代金融服務和後台支持承接的工作,加強金融配套基礎設施建設,為區域金融發展做好服務,共同打造區域性金融服務創新試驗田。

金融服務模式的創新,支持京津冀產業發展協同化。從哪幾個方面做好模式創新?我歸納為三個方面:

一方面是區域金融管理模式的創新,客戶准入,授信評級、審批信貸等方面配套支持政策,放寬區域內異地融資擔保業務管制,構建一體化的金融服務模式。在交易結算、產業基金和PPP融資等領域加大金融服務的創新力度。

二是產業轉移金融服務模式創新。為產業轉移提供金融配套服務,采取差異化的信貸政策,對產業轉移過程中總部在北京,但產業已經轉移到津冀的金融機構要加強三地對接,加強利益分成的共享和風險共擔的創新。開展產業鏈金融服務模式創新,提供綜合金融服務模式。

三是新業態金融創新與產業發展要相結合。一是要升級改造傳統金融服務,第三方支付網絡融資和互聯網理財等新型金融業態創新要與京津冀產業協同發展結合起來,發揮在協同發展中的作用,打破創新界限,提高效益。重點的產業領域,按照發展規劃我提出三點:一是生態環境方面探索綠色金融的服務模式,區域性碳金融的服務模式,開發碳金融產品,支持綠色防護體系和綠色產業體系建設。要加強PPP融資和結構化融資。要探索適應現代服務業、高薪技術產業的金融共聚合產品。天津要探索藍色金融服務模式,以商行+投行的模式,支持自貿區、海洋經濟、港口物流現代制造業的發展。河北可以探索物流金融服務模式。還要重點關注京津冀區域內的國企改革、城鎮化改造和產業轉移過程中帶來的物流和消費等領域。

最後一個創新是金融產品的供給創新。通過產品的供給創新打造京津冀金融服務的同城化。

一是探索區域內跨行跨行政區域業務互通,費用減免,打造同城金融服務圈,三地居民享受同城金融服務,降低區域內的金融交易成本。

二是開發滿足產業轉移和需求的金融,探索適應新興產業的創新型金融工具和產品。

金融機構要改變開發產業鏈融資產品、並購基金、股權投資基金等產品。

通過金融產品的創新,特別是在加強京津冀區域內的普惠金融建設方面要有所作為,在醫療、交通和養老的方面實現金融服務的一體化。

以上是我向各位領導同事匯報的主要內容,今天是五四青年節,以偉大的革命先烈李大釗先生的一句名言結束我今天的演講,世界進文明,為人類造幸福,以億青春之我,創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類,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資以樂其無涯之生。

【作者:和訊獨家】【了解詳情請點擊:www.hexun.com】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