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數據「畫像」看供給側改革空間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5-01 09:21
在大量傳統產業去庫存、去產能壓力不減的背景下,影視娛樂、旅游文化、教育醫療等代表的新消費需求逆勢井噴。來自中國銀聯、阿里巴巴、樂視等公司的大數據顯示,供給側改革空間廣闊,以「軟產業」帶動「硬產業」,加速互聯網科技融合,正有效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成為轉型升級的有益探索。
超過50億張銀聯卡的消費數據顯示,2015年消費增速最快的行業幾乎都來自服務業
汽車零配件行業的銀聯網絡消費金額由2014年的264.1億元增長至596.6億元,同比上升125.9%,超過汽車銷售行業0.6%的消費增速,反映出在汽車產業大規模增長結束後,居民的需求從獲得汽車逐步轉向維護使用汽車。
物流運輸行業(包括快遞、貨物搬運和托運)銀聯網絡消費金額由2014年的100.4億元增長至351.5億元,同比上漲250.1%,增速較上年同期提高218.5個百分點。物流行業呈爆發式發展,網購「剁手黨」功不可沒。
寵物行業(包括寵物商店和獸醫服務)銀聯網絡消費金額由2014年的17.5億元增長至59.1億元,同比增長超過237%。
旅游需求井噴式增長
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預測,2016年中國仍將繼續保持全球第一大出境游市場地位。國家旅游局、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的數據顯示,中國出境游人數和旅游消費已持續多年保持全球第一:2013—2015年,中國公民出境游人數分別為9819萬人次、1.09億人次、1.2億人次,境外旅游消費總額分別為1290億美元、1648億美元、2495億美元。
中國銀聯網絡消費數據顯示,2015年主要節假日旅游售票類用卡消費增長迅速,其中春節、「五一"勞動節和國慶節期間,包括旅行社和景點售票的旅游類消費金額同比分別增長了88.2%、57.5%和41.2%。
其中,2015年國慶節期間全國異地加油銀聯網絡消費金額同比增長39.2%,比整體加油規模增速高出6.7個百分點。其中,青島、西藏兩地異地加油占比分別高達54.5%和58.5%。異地加油占比的提升顯示出節假日期間居民自駕游逐步增多。
在中西部地區,旅游消費需求也井噴式增長。以甘肅省統計數據為例,文化旅游是在經濟下行情況下,唯一高速增長的產業,2014年和2015年,全省文化產業增加值增速分別同比增長25.7%、18.2%,旅游綜合收入增速分別同比增長26%、25%。2015年,甘肅省文化旅游產業帶動投資380億元,拉動經濟增長0.78個百分點,對三產的貢獻率達到20%,帶動全省新增就業8萬人,鄉村旅游幫助17萬人脫貧。
健康消費從「有病治病」向「無病預防」轉變
來自阿里巴巴的數據顯示,近2年來阿里零售平台上醫藥產品、健康產品和醫療健康服務等健康消費高速增長,諸如基因檢測、癌症篩查、孕產服務包等產品和服務需求快速升級,居民健康消費正從「有病治病」向「無病預防」轉變。
2015年「雙11」,阿里巴巴平台以智能手表、手環為代表的可穿戴設備同比增長接近5倍,健康護理服務增長205%,健康和意外保險增長432%。據天貓醫藥館公開數據顯示,2015年「雙11」期間,和睦家醫療80220元的「產前檢查+剖宮產後順產優惠套餐」成為天貓醫藥館「雙11」單價最高的商品;通策醫療(600763,股吧)服務旗艦店一天內就賣出500余顆種植牙。
中國成全球增速最快、潛力最大影視市場
據廣電總局公布的數據,2015年我國電影總票房為440.69億元,同比增長48.7%;全年觀影人次12.6億,同比增長51.08%。Imax首席執行官里奇·蓋爾方德預測,中國將在2017年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影市場。
來自樂視的數據則顯示,強大的內容版權庫和內容生產能力,成為其向智能硬件進軍的「引燃劑」。憑借10萬集電視劇、5000部電影的海量內容,以及歐冠、英超、溫網、環法、F1等在內的250多項賽事版權,樂視2013年初涉智能電視生產,當年便售出30萬台,2014年售出150萬台,2015年售出300萬台,而同期中國彩電市場零售量同比增速僅為4.8%。據估算,樂視每1元影視文化消費,帶動的智能硬件、網絡流量、邊看邊買等消費接近100元。
樂視提出「產業垂直整合將戰勝傳統專業化分工」的新經濟觀點,不僅實現了「軟產業」帶動「硬產業」,也有望通過硬件出口,帶動文化軟實力的出口。樂視網信息技術(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劉淼表示,通過智能電視占領歐美客廳,依托跨文化認同度較高的多類智能終端設備及互聯網平台,以樂視為代表的中國企業完全也可以向歐美日韓等輸出中國民族文化和價值觀,目前,樂視投拍的《甄嬛傳》《羋月傳》等均在海外市場受到歡迎。
新經濟曙光初現 「抓新放舊」煥發生機
發展新經濟、培育新動能,是當前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財新智庫與BBD(成都數聯銘品科技有限公司)聯合發布的中國新經濟指數顯示,今年開春以來,新經濟脈絡若隱若現、緩慢爬升。今年3月,中國新經濟指數為32.1,即占整個經濟的比重為32.1%,雖比2月的32.3下降0.2個百分點,但仍比2015年8月的第二高值上升了2個百分點。
數據公司萬得資訊對A股部分上市公司2015年財報分析也發現,住宿服務、商業服務、信息技術、科學研究、運輸和零售部門等「新」經濟企業,業績表現明顯優於建築業、制造業、采礦業和房地產業等「舊」經濟企業。
「如果未來三至五年新經濟的規模逐步擴大,足夠抵消舊經濟放慢帶來的影響,中國經濟可避免衰退式調整。」財新智庫董事總經理、原花旗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沈明高說,「『抓新放舊』應是未來政策的主基調。未來政策的重點在於:第一,加快改革政策落地,釋放新經濟的活力和潛力;第二,將資源配置向新經濟傾斜,而不是過度依賴房地產業加槓杆;最後,加快培養創新型人才,提高新經濟效率。」
(新華社記者姚玉潔、王政、連振祥、楊毅沉、袁軍寶、王攀、陳剛、王新民)
《 人民日報 》( 2016年04月30日 05 版)
【作者:和訊獨家】【了解詳情請點擊:www.hexun.com】
- 最新遺產稅怎麼算?傳承必知重點有哪些?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