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阿里CTO王堅:今年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大數據元年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1-21 08:09

在大數據時代,敏捷、準確、低成本的數據分析和預測將成為現實。

“這是一個人人都在談大數據的時代,但只有極少數人在用大數據。”阿里巴巴首席技術官(CTO)王堅在昨日的雲棲大會上預言,2016年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大數據元年。“我們將邁入大數據的一個新時代,敏捷、準確、低成本的數據分析和預測將成為現實”。

“過去六年,阿里巴巴巨大的戰略投資就是放在雲計算和大數據服務上。我們相信,人類已經從IT時代步入DT時代。”馬雲在《2015年致投資者公開信》中表示,“我們必須在數據技術上不惜一切地投入和發展,我們正在努力讓數據和計算能力成為普惠經濟的基礎。”

昨日,阿里在雲領域又有新的大動作——宣佈開放阿里巴巴十年的大數據能力,在輸出自身大數據能力的同時,還向有數據開發能力的團隊開放。“就像在淘寶開店一樣,但這次售賣的是專業能力。”阿里雲大數據事業部資深總監徐常亮表示,阿里雲計劃用了3年時間,吸引了1000家合作伙伴入駐,共同分享價值1萬億元的大數據蛋糕。

據IDC出版的《數字世界研究報告》顯示,2013年人類生、複製和消費的數據量達到4.4ZB(1ZB=十萬億億位元組)。到2020年,數據量將為10倍,達到44ZB。大數據已成為人類最寶貴的財富,但全球真正享受大數據紅利的公司不足千分之一,人類已挖掘的數據財富更是不到百萬分之一。

“一開始大家關心的問題是數據運算的速度有多快,然后關心預測的速度有多快,”徐常亮表示,“現在大家該關心的問題是,我是否比競爭對手更快得到數據結果,是否比競爭對手擁有更準確的預測。”

權威研究機構IDC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企業投入約14億美元購買商業分析軟件和服務,這個數字未來將呈幾何級增長。阿里雲總裁胡曉明預測,“未來3年,大數據市場規模將達到1萬億元。”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