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的六大“新聞理念”和“互聯網思維”
鉅亨網新聞中心
1月5日,全國宣傳部長會議在北京召開。不少宣傳干部表示做宣傳工作難,在社會思想意識多元多樣、媒體格局深刻變化的當下,做宣傳思想工作難上加難!文章梳理了習近平“十八大”以來關於宣傳思想工作的理念,讓你輕松跟上步伐不掉隊。
1、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
經濟建設是黨的中心工作,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面對改革發展穩定復雜局面和社會思想意識多元多樣、媒體格局深刻變化,在集中精力進行經濟建設的同時,一刻也不能放松和削弱意識形態工作,必須把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管理權、話語權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時候都不能旁落,否則就要犯無可挽回的歷史性錯誤。
2、兩手抓傳統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
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要遵循新聞傳播規律和新興媒體發展規律,強化互聯網思維,堅持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優勢互補、一體發展,堅持先進技術為支撐、內容建設為根本,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在內容、渠道、平臺、經營、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著力打造一批形態多樣、手段先進、具有競爭力的新型主流媒體,建成幾家擁有強大實力和傳播力、公信力、影響力的新型媒體集團,形成立體多樣、融合發展的現代傳播體系。要一手抓融合,一手抓管理,確保融合發展沿著正確方向推進。
3、重點要抓好三大創新
宣傳思想工作創新,重點要抓好理念創新、手段創新、基層工作創新:理念創新,就是要保持思想的敏銳性和開放度,打破傳統思維定勢,努力以思想認識新飛躍打開工作新局面。
手段創新,就是要積極探索有利於破解工作難題的新舉措新辦法,特別是要適應社會資訊化持續推進的新情況,加快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充分運用新技術新應用創新媒體傳播方式,占領資訊傳播制高點。
基層工作創新,就是要把創新的重心放在基層一線,扎實做好抓基層、打基礎的工作。
4、糾正互聯網管理四大弊端
從實踐看,面對互聯網技術和應用飛速發展,現行管理體制存在明顯弊端,主要是多頭管理、職能交叉、權責不一、效率不高。同時,隨著互聯網媒體屬性越來越強,網上媒體管理和產業管理遠遠跟不上形勢發展變化。特別是面對傳播快、影響大、覆蓋廣、社會動員能力強的微客、微信等社交網絡和即時通信工具用戶的快速增長,如何加強網絡法制建設和輿論引導,確保網絡資訊傳播秩序和國家安全、社會穩定,已經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現實突出問題。
要依法加強網絡社會管理,加強網絡新技術新應用的管理,確保互聯網可管可控,使我們的網絡空間清朗起來。做這項工作不容易,但再難也要做。(注:2014年2月27日,中央網絡安全和資訊化領導小組宣告成立。統籌協調各個領域的網絡安全和資訊化重大問題,制定實施國家網絡安全和資訊化發展戰略、宏觀規劃和重大政策,不斷增強安全保障能力。)
5、要解決好五大問題
解決好“時、度、效”問題,有些做法過去有效,現在未必有效;有些過去不合時宜,現在卻勢在必行;有些過去不可逾越,現在則需要突破。
解決好“本領恐慌”問題,真正成為運用現代傳媒新手段新方法的行家里手。
解決好“根本方向”問題,社會主義文藝,從本質上講,就是人民的文藝。文藝要反映好人民心聲,就要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這個根本方向。
解決好“兩個效益”問題,一部好的作品,應該是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同時也應該是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作品。“文藝不能當市場的奴隸,不要沾滿了銅臭氣。”
解決好“根本方法”問題,創作方法有一百條、一千條,但最根本、最關鍵、最牢靠的辦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人民是文藝創作的源頭活水,一旦離開人民,文藝就會變成無魂的軀殼。”
6、六億網民是重點
根據形勢發展需要,要把網上輿論工作作為宣傳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宣傳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的,人在哪兒重點就應該在哪兒。
我國網民有近六億人,手機網民有四億六千多萬人,其中微博用戶達到三億多人。很多人特別是年輕人基本不看主流媒體,大部分資訊都從網上獲取。必須正視這個事實,加大力量投入,盡快掌握這個輿論戰場上的主動權,不能被邊緣化了。
習近平的6個“互聯網思維
(1)建設網絡強國
“現在人類已經進入互聯網時代這樣一個歷史階段,這是一個世界潮流,而且這個互聯網時代對人類的生活、生產、生產力的發展都具有很大的進步推動作用。”
“資訊化和經濟全球化相互促進,互聯網已經融入社會生活方方面面,深刻改變了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我國正處在這個大潮之中,受到的影響越來越深。我國互聯網和資訊化工作取得了顯著發展成就,網絡走入千家萬戶,網民數量世界第一,我國已成為網絡大國。同時也要看到,我們在自主創新方面還相對落后,區域和城鄉差異比較明顯,特別是人均帶寬與國際先進水平差距較大,國內互聯網發展瓶頸仍然較為突出。”
“建設網絡強國,要有自己的技術,有過硬的技術;要有豐富全面的資訊服務,繁榮發展的網絡文化;要有良好的資訊基礎設施,形成實力雄厚的資訊經濟;要有高素質的網絡安全和資訊化人才隊伍;要積極開展雙邊、多邊的互聯網國際交流合作。建設網絡強國的戰略部署要與“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同步推進,向著網絡基礎設施基本普及、自主創新能力顯著增強、資訊經濟全面發展、網絡安全保障有力的目標不斷前進。”
“建設網絡強國,要把人才資源匯聚起來,建設一支政治強、業務精、作風好的強大隊伍。‘千軍易得,一將難求’,要培養造就世界水平的科學家、網絡科技領軍人才、卓越工程師、高水平創新團隊。”
(2)保障網絡安全
“第八,關於加快完善互聯網管理領導體制。網絡和資訊安全牽涉到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是我們面臨的新的綜合性挑戰。
從實踐看,面對互聯網技術和應用飛速發展,現行管理體制存在明顯弊端,主要是多頭管理、職能交叉、權責不一、效率不高。同時,隨著互聯網媒體屬性越來越強,網上媒體管理和產業管理遠遠跟不上形勢發展變化。特別是面對傳播快、影響大、覆蓋廣、社會動員能力強的微客、微信等社交網絡和即時通信工具用戶的快速增長,如何加強網絡法制建設和輿論引導,確保網絡資訊傳播秩序和國家安全、社會穩定,已經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現實突出問題。”
(3)清朗網絡環境
“根據形勢發展需要,我看要把網上輿論工作作為宣傳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宣傳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人在哪兒重點就在哪兒。我國網民有近六億人,手機網民有四億六千多萬人,其中微博用戶達到三億多人。……必須正視這個事實,加大力量投入,盡快掌握這個輿論場上的主動權,不能被邊緣化了。”
“要依法加強網絡社會管理,加強網絡新技術新應用的管理,確保互聯網客觀可控,使我們的網絡空間清朗起來。做這項工作不容易,但再難也要做。”
“要抓緊制定立法規劃,完善互聯網資訊內容管理、關鍵資訊基礎設施保護等法律法規,依法治理網絡空間,維護公民合法權益。”
“做好網上輿論工作是一項長期任務,要創新改進網上宣傳,運用網絡傳播規律,弘揚主旋律,激發正能量,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握好網上輿論引導的時、度、效,使網絡空間清朗起來。”
(4)創新互聯網技術
“網絡資訊是跨國界流動的,資訊流引領技術流、資金流、人才流,資訊資源日益成為重要生產要素和社會財富,資訊掌握的多寡成為國家軟實力和競爭力的重要標志。資訊技術和產業發展程度決定著資訊化發展水平,要加強核心技術自主創新和基礎設施建設,提升資訊采集、處理、傳播、利用、安全能力,更好惠及民生。”
“要制定全面的資訊技術、網絡技術研究發展戰略,下大氣力解決科研成果轉化問題。要出臺支援企業發展的政策,讓他們成為技術創新主體,成為資訊產業發展主體。”
(5)支援互聯網金融發展
“任何一個民族、任何一個國家都需要學習別的民族、別的國家的優秀文明成果,中國要永遠做一個學習大國,不論發展到什么水平,都虛心向世界各國人民學習,以更加開放包容的姿態,加強同世界各國的互融、互通,不斷把對外開放提高到新的水平。”
(6)重視互聯網思維,實現媒體融合發展
“我看到你們做的工作都是很重要的,比如在這樣的海量資訊中,你們占有了最充分的數據,然后可以做出最客觀、精準的分析。這方面對政府提供的建議是很有價值的。”
“今後在互聯網的發展與建設中,從法規建立完善到技術的發展各方面,你們的意見都很重要,希望你們今後在這方面更多地建言獻策。”
- EBC全球百萬美金交易大賽 立即體驗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