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興動:資本市場與資產管理
鉅亨網新聞中心
陳興動
這次的改革我的看法,好在哪?我個人認為有三點,第一這次的改革方案出來以后,出乎意料的,就是因為他回答了95%以上整個社會的一種期待、關注,我個人認為,中國關於改革的問題,2011年之后中國的社會變成一種全民糾結,期待著十八屆三中全會,花的時間非常長,聚集了很大的能量。今年4月中旬以后,擔心中國會向左轉,兩派人在爭論。三中全會給出了答案,這個答案應該說比大家期待的要強烈的多,滿足了大家的期待。
第二這次三中全會的報告,在我看來有五個方面的突破。1、中國現在不僅僅是有一個經濟改革,實際上我個人認為,政治上很多人說,政治向左,經濟向右,經濟向右不需要再爭論了,進一步市場化,這個詞都已經用到讓市場機制發揮資源設定的決定性作用,決定性作用已經說出來了,非常清楚,未來都是按照這個方向走,能不能做到是一個問題。政府向左走,我個人認為不是這么回事,現在很有可能中國在理解,在創造一種自己認為應該要走的一條路,這條路非要定在左派的方向解決,我覺得是說不清楚的,很大的程度上我個人認為,中國會走向共同的按照現代政治文明實際,現在現代政治文明,不能一下子就實行美國的制度,一下子實行歐洲的制度,我們要逐漸往下走,現在成立國家安全委員會,它是不是我們已經看到了中國往總統制的方向走,這里更多的情況我不說。
2、重點比我們預期要好的,成立中央的體改委、體制改革領導小組,這個城市比我自己當年就是從體改委出來的,主導未來中國七年經濟政策變化的力量。
3、市場化改革,這是不用講的太多的東西。
第三重要角度來講,這條主線,其實我們說中國怎么改,在改革方案的形成過程當中,我們一直在爭論,中國未來的改革需要走三條主線,這次的三中全會的改革決定當中三條主線非常清晰的描繪出來了,第一投資自由化引起的變化導致了政府需要改變,國有企業的地位要重新定位,有人說這次沒有提出國有企業改革,但是這個進步非常大,以前說國有企業,98、99年的時候,當時已經做出了一個全民基本上的共識,所以國有企業改革需要回答三個問題,第一為什么要有國有企業,第二國有企業怎么管,第三國有企業的收益怎么分配。那個時候改革回答國有企業之所以要存在國有企業,是因為國有企業要彌補市場的失靈。第二國有企業是做市場不愿意做的事情。第三國有企業是代表未來的發展方向。除了這三個理由以外國有企業就沒有存在的理由,國有企業應該退出。於是就有一個全世界認為中國會進入全盤的洗牌,但是過去十年這個事情不但沒有發生,而且國有企業做強做大,大家都非常的清楚。這次沒有提它,因為國有企業的力量,主旨改革的力量非常強烈,不可能一下子改,先換一個市場上去,開放出來,共同競爭,投資的自由化,這已經是非常進步了。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