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近本土化 三星的中國攻略

文 / 姜中介

自2012年第一季度,三星超越諾基亞成為全球第一大手機廠商之后,三星便開始了自己的冠軍之旅,佔據了全球手機市場約三成的份額,在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的關注比例也一路向上。據統計,去年三星智能手機在中國市場的銷量就飆升了三倍,以3000萬部智能手機的銷量成為行業領頭羊。

蘋果、HTC、索尼、摩托羅拉,包括正在謀求新發展的諾基亞都給三星傳遞持續的壓力。國品牌以及風生水起的小米、魅族等也在擠壓智能手機空間。作為領導者,就要保持自己的創新力、領導行業潮流的能力。對於三星來,在一片紅海的手機市場上,用“創業容易守業難”來形容並不為過。

在中國市場上,三星採用了更為貼近本土化的策略,從研發、設計、生、銷售一系列完整的經營環節都在中國進行本土化,成為真正扎根中國的企業。其中,三星電子在全球有五大品創新部門(Product Innovation Team),負責開發具有地區特色的品。而中國的北京,正是這五大PIT所在地之一。

這個團隊由市場-用戶分析師,本土設計師和研發工程師構成,負責開發具有中國特色並且完全符合中國用戶需求的品。曾經在市場上大獲成功的“紅韻”“福韻”顯示器就是由PIT部門完全根據中國消費者的特點專門開發的品,還有在個人電腦領域名噪一時的Q470筆記型電腦,開創了專門針對中國大學生開發品的需求。這個團隊擁有廣泛的研究領域,目前,在電視,家用電器等很多方面都有涉獵。

在宣傳策略上,三星也選擇了中國消費者更為看重的“體驗”,以三星的Galaxy S4為例,三星一直在強調這款手機的強大硬件能力,採用了更快的晶片(八核),更好的攝像頭(1300萬像素),更清晰的顯示屏(5英寸1080P屏),更耐久的電池(2600mAh),配合眼球追蹤、智能導航、智能翻譯、音樂共享播放等貼心應用軟件,以“生活伴侶”的定位全面提升消費者的使用體驗。一系列的直觀硬件表現能力遠比與消費者講一個複雜的品牌故事要簡單有效很多。

同時,為了使消費者更切身的感受到Note智能手機S-pen帶來的獨有魅力,三星特地舉辦了Note studio活動,專門邀請專業家拿Note手機現場為消費者進行肖像速寫,並且將消費者的肖像影印在馬克杯、相框或者T恤上,贈送給消費者,這可以使消費者能夠體驗到三星手機功能的多樣性。

同時,三星一直與國內三大運營商緊密攜手,是唯一一家每一款旗艦機型均推出雙卡雙待型號的手機廠商,與中國移動共同推出了國內首款工信部認證的TD-LTE手機N7108D,籌備4G市場,以幾百元到近萬元價格不等的全系列手機滿足每家運營商開拓不同市場的需要。[NT:PAGE=$]

通過用不同的品來瞄準細分市場,三星電子能夠與消費者建立起緊密的關係。根據IDC的報告顯示,隨消費者收入逐漸增多,他們也會選擇購買三星電子售價更高的品。通過在低端和高端市場兩爭奪,幫助三星電子抵禦了聯想集團、華為等本土製造商向公司發起的攻擊。

“本土化的研發、營銷以及品牌推廣,使我們輸出了許多深受區域市場青睞的品。”三星電子一位領導表示。

相比於競爭對手,三星在中國得以安心開展各項本土化業務的基礎是其全業鏈的佈局,目前,對於智能手機的多關鍵零組件,從液晶面板,到CPU晶片,再到存儲晶片,等等,三星都擁有生能力。如今,三星不僅通過賣手機賺錢,零部件也為其源源不斷地輸送利潤。一旦在終端消費市場受到冷遇,三星也可以通過快速調整供應鏈來適應市場需求。換言之,如果沒有消費者來購買三星的手機,但三星依舊可以通過向其他企業輸送上游核心零部件來獲利,也可以即時擴充暢銷品、縮減滯銷品的能,而這些是其他競爭對手並不具備的優勢。

三星電子認為中國將是主導21世紀變革的國家,因此也志在再造一個中國式的三星。(編輯 鮑輝春)


相關貼文

prev icon
next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