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產業

“雙十一”后遺症:快遞變慢遞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3-11-19 08:34


親,“雙十一”期間你買的貨到了嗎?近日,受后“雙十一”效應影響,有不少消費者向南方日報投訴“快遞變慢遞”的現象。記者經向多家快遞公司負責人核實,不排除個別中小網點延誤的現象。

○快遞企業:


中小網點有延誤現象

“‘雙十一’在淘寶和京東各訂了兩件東西,到目前為止,一件都沒有收到,我原來天真地以為今年的物流肯定會有改觀”,但事與願違。昨日,家住廣州越秀區的何女士的一條微博贏得了很多人的贊同。

一位來自山東濟南名叫小雪的女士表示,早在11月10日,自己就在網上買了兩雙鞋,但昨天才收到一條短信提示訂單剛剛發貨,快遞單號是多少,一個多禮拜已經過去了,“快遞太不給力了”!

而來自國家郵政局的信息也顯示,在“雙十一”電商集中促銷活動前三天,所成訂單近2億件,已經有70%左右發送並陸續進入快遞服務環節,目前已經完成投遞並簽收的比例為55%。

國家郵政局同時預計,上周末(16-17日)進入快件投送高峰期。受投遞量激增以及快件流向不均衡影響,未來幾天,東北和中西部地區,快遞企業投遞壓力很大。

在國家郵政局公佈信息中,日均寄發快件量排名前3位的城市是:廣州、上海、杭州。

據省郵政管理部門此前的預計,廣東“雙十一”期間,全行業處理的郵件(快件)業務量將超過8000萬件,其中最高日處理量可能突破1700萬件。網購平台集中促銷造成快遞業務需求在短期內呈現急速高量現象,使快遞企業的網絡處理能力面臨很大壓力。

記者向廣東多位快遞公司負責人致電核實,他們均表示,今年快遞由於網購數量的集中爆發,讓快遞公司“壓力山大”,雖然沒有出現首次“雙十一”那種的大規模爆倉現象,“但肯定也會存在個別中小網點快遞延誤的現象,導致部分快遞投遞比較慢”。

○消費者:

“雙十一”並非天上掉餡餅

日前,有媒體公開報導稱,“雙十一”已成為世界最大的網購交易日,然而電商過度對節日效應的依賴,增加了快遞出現滯緩、積壓、貨品損壞現象發生的概率。今年“雙十一”的退貨率已達25%,部分商家更高達40%,對於微利的快遞公司,顯然是費力不討好。[NT:PAGE=$]

針對“天貓‘雙十一’退貨率高達25%”的法,天貓官方回應稱,該數據既無出處,也無任何事實,純屬造。同時,“物流高峰已平穩度過,物流快遞公司未出現爆倉”。

然而,在網購一族中,確實存在部分消費者由於“雙十一”的衝動而選擇退貨的現象。據一位家住廣州海珠區的吳女士告訴記者,“雙十一”時候自己也沒忍住加入網購“大軍”,當時看中了一款設計頗為花哨的兒童小推車,就咬咬牙花了650元買下。

但前兩天收貨后,吳女士發現材質、款式都與網絡上宣傳的相差太大,甚至還不如一款標價為300多元的簡易小推車,於是萌生退貨的想法。

沒想到店主告訴吳女士,要退貨可以,但需要自己支付運費。吳女士打遍諸多快遞公司的電話,重量僅為14公斤的兒童小推車,從廣州至浙江的退貨運費竟報價超過100元,吳女士左右對比,最后選中一家相對規模小一點的快遞公司,花了62元將小推車退了。

想想“雙十一”的搶購經歷,吳女士表示,“雙十一”並沒有想象中那種“天上掉餡餅”的感覺,擁堵效應造成部分快遞公司的抬價行為,也讓消費者很“受傷”。

○專家:

可用價格槓桿消除

對於后“雙十一”效應出現的“快遞變慢遞”的現象,諸多快遞企業表示很委屈。

百世匯通廣東分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為應對“雙十一”之后到來的包裹洪流,該公司與8家勞務公司、10家大中院校合作,在分公司現有1100名一操作人員的基礎上,再增加正式工編製50%,臨時工編製100%,“雙十一”一周操作期間,廣東各個分撥操作人員接近3000人。

對於各家快遞企業“搶人搶車增場地”備戰“雙十一”的現象,中國快遞諮詢網首席顧問徐勇認為,由於目前快遞行業利潤率從2005年的25%降到5%以下,“中小民營快遞企業爭奪低端快遞市場,經營區域微利或無利。”這導致即便在“雙十一”這樣的高峰旺季,也很難取得相應的收益。

徐勇表示,快遞企業應推出更多的“品”,用差異化的價格為消費者提供不同層次的服務。快遞行業可以像航空公司一樣,推行“旺季全價淡季打折”的服務。

南方日報記者 彭國華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