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闖關”:向商用領域全力轉型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3-11-14 08:27
王珍
“最近松下的股票價格超過1000日元,這是付出兩年零四個月的努力才換回的。”2013年11月11日,坐在《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面前,Panasonic株式會社(下稱“松下”)社長津賀一宏回顧上任以來的收穫時,平靜地。
那背后,卻是一段不平靜的日子。有近百年曆史的松下,連續兩年陷入巨額虧損。津賀一宏在2012年6月27日上任后,保持低調。面對外界投向松下的懷疑眼光,在2013年1月的美國CES(消費電子展)開幕式主題演講中,他首次向外界描繪了松下新的藍圖。
從B-C(企業—消費者)領域向B-B(企業—企業)領域擴展,提供住宅、商旅、航空、汽車的電子解決方案。台上的津賀一宏,面帶淡淡的微笑,從容不迫地講述松下未來的故事,語調鏗鏘,彷彿一位嚴謹而隨和的工程師。
首次面對中國媒體的津賀一宏,身藍黑色西裝、繫著深藍色暗花領帶,一如CES展上那般溫文爾雅、穩重沉。談到關鍵問題時,他往往邊沉思、邊回答,嘴角露出堅毅與果敢。
今年10月底,松下公佈了2013財年半年報(4月至9月),以事實平息了外界的質疑。松下不僅扭虧為盈,還實現了1693億日元的凈利潤,創下歷史上最好的上半年業績水平,這預示津賀一宏的“新政”收到初步成效。
看清“自我”
與索尼CEO平井一夫甫一上任就發布“施政綱領”不同,津賀一宏履新大半年后,才公佈了松下的改革方案。
“剛上任的時候,我看不清這個公司,松下太大了。在看不清的情況下,構造改革,我是做不出的。所以,我首先將公司‘可視化’,讓公司看得清。同時,即便我一個人看清也不夠,我盡量讓團隊看得清。”津賀一宏向本報記者坦言。
為此,松下縮小公司總部;採取事業部制,2013年4月起,將88個BU(經營單位)整合為49個事業部,事業部打通品的研發、生、銷售,承擔收入和利潤增長的任務;49個事業部,又分別歸屬AVC網絡、電化住宅設備、環境方案、汽車電子四大事業公司。
“通過改革,我和事業部長對公司的實際情況看得更清楚,更容易凝聚大家的智慧。哪些項目停止、哪些項目繼續,大家深入探討。”津賀一宏,最終導致2013財年上半年結算比較好,“我是一步一步,結合大家的智慧,將改革推進過來的”。[NT:PAGE=$]
松下是日本電子企業中家電品最長的一個。從電視機、相機、手機,到空調、冰箱、洗衣機,再到電動牙刷、電動剃鼻毛刀……几乎應有盡有。但松下正在淡化家電形象。
2013年,松下撤出了日本智能手機市場,停止了等離子面板的生;2014年年初,還將終止等離子電視生。因為彩電、手機、數碼相機是松下虧損的重災區,也是“止血”的重點。事實上,松下彩電銷量在全球的排位已滑至第五位,智能手機的排位更靠后。
津賀一宏:“松下的DNA是家電,但目前競爭形勢和經營環境嚴峻,因此,要將家電技術,應用到住宅、汽車、航空、公共、流通銷售等周邊空間,這是我們追求的目標。”
事實上,松下有商用事業的根基。其2012財年7.3兆日元的收入中,72%來自於B-B業務。前幾年,松下斥巨資收購了三洋電機,大大增強了自己在鋰離子電池等能源領域的實力。
按規劃,到2018年松下成立100周年之時,其車載、住宅事業的收入將翻番,均從2012年的大約1兆日元,成長為2018年的2兆日元。而家電事業只是略微增長,從2012年的1.9兆日元,變為2018年的2兆日元,收入占比則會下降,從26%降到20%~25%之間。
為了讓內外更清楚公司新的定位,松下今年啟用了新的品牌口號,從“Ideas for life”變為“A better life, A better world”,強化員工和公對松下從B-C向B-B事業擴展的印象。
轉戰“藍海”
松下創始人、被喻為日本經營之神的松下幸之助,有一句名言:天下雨,就要打傘。松下創立之初,最早做的是電燈燈座,和今天完全不同。所以,松下不乏變革的基因。
雖然近年外界關於“日本電子業衰落”的言論不於耳,但目前身兼松下企業戰略本部部長的津賀一宏,對日本電子業的競爭優勢,有自己的清晰判斷。
“日本企業在技術、品質上有優勢,即便不做大改革,也不會維持不下去,這樣的想法導致日本企業創新不足。”津賀一宏轉動手中的筆,,“有必要將松下調整為能夠重新進行迅速挑戰的公司。消費電子是風險很大的領域,我們有優秀的人才和技術,但只有這方面是不夠的,我們應該把精力投入到風險較小的B-B事業中去。”
他話鋒一轉:“當然,沒有需求的話,即便是我們想要發展這方面的事業,也是實現不了的。”而汽車電動化、住宅能源革命,給松下提供了機會。[NT:PAGE=$]
“無論汽車還是住宅,電子化和電動化的比例在逐漸增加。汽車廠家65%的零部件從外部購買,他們自己只做車體、發動機等。這65%的零件當中,現在機械零件比例多,但是今后電動、電子、電池方面的零件比例會增加。”因此,津賀一宏相信,如果松下能把握機會,車載事業2018年將可以實現2兆日元的規模。
目前,松下已與豐田、本田、大等汽車巨頭合作。美國電動車製造商“特斯拉”也下了很大的訂單,松下四年內將給特斯拉供應約20億塊電動車的電池。這推動了松下上半年業績的恢復。由於已經收到5家車廠10款車型的訂單,松下計劃在車載電池上追加180億日元的投資。
住宅方面,最近日本的新建住宅當中,80%安裝太陽能發電。津賀一宏,在日本大地震之后,日本的電力狀況並不是很好,原子能發電的再啟動也較困難,大家對於電力的再利用都很注重。這樣,日本家庭都改裝或改進能源系統,松下的住宅事業收入自然會上升。
在海外,松下還加強了住宅事業的併購。松下已在印度收購了Anchor公司;最近又決定花460億日元,收購土耳其配器具巨頭Viko的90%股權。“通過收購這些配件公司,我們可以在照明、換氣扇以及周邊的領域當中,投入Panasonic的品。”津賀一宏,在中國,松下將重於新住宅的施工或者修建事業方面。
看重B-B業務,但津賀一宏否認松下將停止對家電的投入。電視機、照相機這種數碼類電子消費品,銷售額可能還會有下滑。但是,松下在白色家電方面,如空調、電冰箱、洗衣機以及各種小家電,還有發展空間。津賀一宏估計:“今后在中國包括亞洲以及歐洲地區,Panasonic的白色家電還有成長空間。這些領域,今后可能還會進行投資。”
- 如何發揮多重資產策略的最大優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