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經濟復蘇難及預期 年內4次加息或成泡影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1-19 18:19
和訊網訊息 開年以來美股大幅走低,油價跌破每桶30美元關口。面對市場動盪,美聯儲加息政策或更為謹慎。光大證券(601788,股吧)首席經濟學家徐高、分析師肖成哲發表報告稱,美國的復甦可能不及預期,產生新的貨幣寬鬆預期,加息周期可能終結,甚至出現新的qe和降息。
中泰證券首席海外市場分析師劉啟元也認為,美聯儲加息和長期利率上升是美國經濟走弱的核心驅動因素,而美元的不斷走強以及油價的持續低迷更是讓美國經濟失速問題雪上加霜。
美國經濟結構由於“去制造業”的空心化,其經濟增長往往建立在資產價格泡沫帶來的支出增加上。在次貸危機之后,由於中國巨大的過剩產能壓低了全球的資本回報率,奧巴馬政府的“制造業重回美國”戰略未能成功。
光大證券報告表示,此次美國的經濟復甦仍舊在走靠貨幣寬鬆推高資產價格的老路,隨著美聯儲進入加息,復甦進程很有可能不及預期乃至反轉。一旦出現復甦不及預期,加息周期可能終結,新的寬鬆預期將會出現,這與目前聯儲官方宣布的一年四次的加息節奏,以及市場預期的一年兩次,有較大差別。
報告進一步指出,若美國貨幣政策出現拐點,美元將重回弱勢,美元指數100點可能是年內的高點,這將有利於大宗商品價格的反彈。同時,隨著美國經濟復甦的波折和美元的弱勢,新興市場國家的資本流出壓力將會減弱,人民幣的貶值壓力也會有所緩解。
在去年12月美聯儲加息落地,貨幣政策轉向收緊的時刻,歐央行和日本央行仍然處在qe的寬鬆周期當中。報告認為,由於發達國家間的復甦進程不同,各國央行的政策“背道而馳”。強勢美元打壓了大宗商品的價格,抑制了黃金等避險資產的價格,也加大了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市場國家資本外流壓力。
- 如何發揮多重資產策略的最大優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