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日最具爆發力6大牛股名單
鉅亨網新聞中心
內蒙華電(行情,問診):電價調整對盈利影響較小
電價下調對公司盈利影響較小。由於電價下調於2013年9月25日開始實施,從而此次電價調整將主要影響公司2013年4季度和2014年的業績,由於我們判斷公司2013年3季度業績超我們預期主要由於電量形勢好於預期,從而2013年4季度即便電價出現下調,但是考慮電量形勢可能依然較好,從而電價調整對公司2013年4季度業績影響較小。2014年,電價調整后,預計將會導致公司營業收入下降2.6%,同時投資收益減少1億元左右,兩項合計大概減少公司2014年EPS0.06元,約11.8%。由於公司綜合毛利率高達30%左右,說明公司度電盈利能力強,從而我們認為對公司盈利影響最大的是外送電量變化,而不是煤價和電價變化。
公司魏家峁電廠獲得國家發改委核准拉開外送電建設序幕。公司10月29日公告,魏家峁兩臺60萬千瓦國產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組獲國家發改委核准,魏家峁電廠配套公司600萬噸/年的魏家峁煤礦,是規劃以點對網的方式通過特高壓外送到華中地區重要電源點之一。我們認為此次魏家峁電廠核准不但緩解了魏家峁煤礦銷售問題,而且為未來公司外送電建設拉開序幕。蒙西作為特高壓電網的重要電源基地,國家明確有特高壓向華中地區送電規劃,公司圍繞蒙西、錫盟等特高壓站點配套版面有新建火電機組,一旦蒙西特高壓項目獲批,則公司配套特高壓的電廠預計將會迅速建成投產,由於華中地區電價水平高,從而新建外送電廠投產預計將會增厚公司EPS 0.25元。。
盈利預測及評級:由於2013年9月25日,上網電價下調,我們將公司2014和2015年EPS由此前預計的0.51元下調至0.45元,仍然維持2013年EPS 為0.48元盈利預測不變,考慮到公司將受益於特高壓建設和環渤海地區大氣污染防治,盈利長期增長確定,我們維持公司“買入”評級。
風險因素:1、煤價快速回升;2、成本和費用上漲超預期。
(信達證券 韋瑋,謝從軍,鐘惠)
天廣消防(行情,問診):簽訂工程訂單,工程業務逐步發力
評論
產品+工程雙輪驅動模式形成,工程業務逐步發力:公司通過參股泉州消安和成立技術工程公司,從設備商向工程商轉變,依靠工程業務帶動產品銷售。我們縱觀二級市場,不乏依靠工程業務帶動自身產品銷售而獲得成功的先例(如碧水源(行情,問診)),我們看好公司產品+工程雙輪驅動的模式。
公司行業屬性和工程業務特征與裝飾園林十分相像,卻又不同於裝飾園林:1、從市場化角度來說,消防行業弱於裝飾,但正在逐步放開,市場化的過程中會催生行業龍頭的出現。2、從行業下游來看,消防行業更少的受制於房地產和地方政府財政支出:近期二級市場裝飾園林板塊估值向下殺得十分兇,背后原因是裝飾是地產鏈上的一環,受制於地產鏈。園林是受地方政府財政支出影響的,受制於地方財政。而消防行業並不受此所限:1、消防安全日益受到政府重視,符合政策發展方向(深度報告中對政策已有闡述)。2、我國消防行業占固定資產比重尚未達到官方要求:我國2012 年房地產投資7 萬億,消防行業(工程+產品)占比按3%-5%計算(國外10%),不考慮基建,行業應在2000 億以上,根據我們對行業的草根調研情況,並未達到。而從過去幾年消防行業增速高於房地產也能印證行業滲透率正在提升。
公司可長期維持高速增長:我們保守預計公司2014-2017 年復合增速可以達到35%以上,凈利潤到2017 年達到3億左右水平(保守按15%凈利潤水平,只需要20 億收入),而根據公司長遠產能計劃:南安、天津、成都各10 億產能水平,工程收入達到10-20 億規模,在2017 年實現20 億收入並不困難。屆時,我們根據目前計劃產能看天廣,仍然有收入翻倍增長空間,仍可保持高速增長。我們仍然可以給予公司2017 年30-40 倍估值,市值空間在2017 年達到90-120 億,對應目前2.41-3.24 倍,年復合收益24.5%-34.1%,是長期投資的較好標的。
投資建議
按照我們盈利預測,公司2013-2015 年對應EPS 分別為0.24 元、0.33 元和0.44 元,分別同比增長-29.26%(扣非后38.5%)、36.12%與33.94%,對應2013-2015 年PE 分別 為41.63 倍,30.58 倍、22.84 倍。我們給予公司2014 年35 倍PE,對應14 年0.97 倍PEG,對應未來12 個月公司股價11.55 元,維持公司 “增持”評級。
風險提示
天津基地銷售低於預期,工程收款低於預期、收入確認緩慢。
(國金證券(行情,問診) 賀國文)
中科三環(行情,問診):公司經營拐點已現,推薦
事件描述
公司公告 12 名高管合計增持公司股份122.7 萬股,成交區間12.351-12.452元/股。
事件評論
政策加碼+需求反彈,稀土價格重回強勢。前期供應的單方面刺激而使稀土價格虛高的僵持將由於下游需求好轉的配合而被打破,並在年底國家和央企收儲的刺激下開始帶量持續走強。“中國不會允許寶貴的稀土資源‘廉價出口’”是核心主旨。“需求配合、收儲刺激、整個產業鏈開始加庫存”與“供應收縮”開始多因素共振。
四季度需求小高峰助推訂單企穩回升,打破前期稀土價格偏虛的僵局。長期內,釹鐵硼在工業節能電機、風電、新能源汽車等節能降耗和新能源領域需求空間巨大;中期內,歐美經濟復甦勢頭良好,有利於以出口為導向的高效能釹鐵硼需求增長;短期內,四季度為釹鐵硼銷售的傳統旺季,我們預計四季度公司訂單有可能增加、開工率有可能迅速回升。
高管增持強化信心。此次增持充分體現了管理層對公司未來持續穩定發展的信心,管理層與股東利益訴求的一致化將更加有利於公司長遠發展。
維持“推薦”評級。預計公司2013、2014、2015 年eps 分別為0.39、0.61 和0.75 元,我們看好釹鐵硼行業的長期成長趨勢,以及短期內需求回升、稀土價格重回強勢所帶來的公司經營拐點,我們重申公司“推薦”評級。請投資者重點關注。
投資風險和結論的局限性。我們盈利預測及結論都是建立在下游行業需求穩定增長的基礎上的。如果未來全球經濟增長低迷導致釹鐵硼需求不如預期、稀土價格大幅下跌等都將造成報告中業績預期及投資結論的偏差。
(長江證券(行情,問診) 熊文靜)
賽輪股份(行情,問診):成本下降和新收購子公司並表帶來業績高速增長
主要觀點
1. 成本大幅下降導致毛利率提升。報告期內,作為公司最主要原料的天然橡膠和合成橡膠價格持續下跌,公司產品價格相對較為穩定,造成毛利率同比提高3.37 個百分點,達到12.01%,是公司利潤高速增長的主要原因,另外一個原因就是收購公司的並表帶來利潤的上升。我們預計未來1-2 年內天膠價格難以大幅上漲,公司毛利率有望保持穩定。費用率提高較多。前三季度銷售費用率為4.65%,同比提高2.32 個百分點。第三季度單季度銷售費用率繼續大幅上升至6.69%,主要原因是倉儲物流、出口雜費、傭金等費用增加。
2. 明年公司看點較多。主要有新產能投產;新產品工程巨胎或將貢獻利潤,巨胎盈利能力強,預計毛利率達到30%以上;有望實現對參股的北美最大經銷商的控股;收購金宇實業帶來的強強聯合效應逐步顯現。
3. 高管增持,看好公司未來發展前景。公司6 月公告公司副董事長延萬華先生計劃以自身名義在一年內增持不超過公司總股本2%的股份,並於6 月和9月兩次增持,買入價格區間分別為8.70-9.36 和10.09-10.12,兩次增持后持股比例為0.22%,不排除未來進一步增持的可能。
4.盈利預測和投資評級。預計2013-2014 年EPS 分別為0.66 元、0.91 元,對應最新股價的PE 分別為17 倍和12 倍,公司明后兩年看點較多,且我們預計天膠價格難以大幅上漲,,維持“推薦”評級。
風險提示
天然橡膠價格大幅波動。
新產能投產進度低於預期。
(華創證券 周錚)
長海股份(行情,問診):傳統產品擴充有條不紊 新產品推廣進度良好
事件評論
前三季度增長保持平穩。1-9 月出口增速明顯加快,預計今年全年海外出口將保持在50%以上。到目前為止,公司前期2.7 萬噸擴產項目的募集資金已經全部使用完畢,資金主要使用在制品改造項目以及新池窯上,后期公司將把主要精力用在消化池窯產能。
新池窯接近滿產,明年將以自身消化為主。7 萬噸池窯從6 月開始生產,到3 季度末共生產2 萬噸紗,其中對外銷售約為3500 噸,而明年公司打算明年紗全部自己消化。目前紗的庫存為半個月,平均產量為155 噸/天,已經安裝116 塊漏板,其中30 塊為直接紗漏板,平均一塊漏板產量為2噸/天。
傳統產品擴充有條不紊。短切氈今年一直處於滿負荷狀態,公司計劃年底前在老薄氈線場地上改建一條5000 噸新線,屆時短切氈總產能將達到50000 噸;同樣的薄氈也一直處於滿產。公司也將新建一條產線,不過因為場地問題,新線需要等到新廠房(140 畝新地上)修好之后才開始建設。新線產能大約6000 萬平米,屆時薄氈總產能將達到48000 萬平米;薄氈去年改造以后,毛利有所提升,今年保持增長,目前四季度進入旺季,同時PE 隔板還在給復合隔板的客戶在試用。
新產品推廣進度良好。公司新產品眾多,每一個新產品所對應的市場前景都相當廣闊,從目前來看,各產品推廣進度良好。涂層氈海外訂單還需要商議,公司認為最快需要3 個月才能談攏,但對結果保持樂觀;裝飾板材方面,公司欲與渠道商共建B2C 平臺,實現向下游的銷售;連續氈、電子氈將進一步加強技術改進,向輕量化、高強度方向發展;保溫棉將從三個方面推廣:出口歐美、出口日韓以及外墻保溫使用。
傳統產品的增速已相對穩定,新產品的推廣情況是估值能否進一步提升的關鍵,未來仍需對新產品持續關注。維持推薦評級。預計2013-14 年業績分別為0.96、1.41,對應PE 為22、15 倍,維持推薦。
(長江證券 范超)
史丹利(行情,問診):定位清晰、營銷領先的復合肥龍頭
復合肥行業集中度低,區域競爭激烈。復合肥是指氮、磷、鉀三種養分中,至少有兩種養分標明量是由化學方法或摻混方法制成的肥料。2012 年國內有生產許可證的復混(復合)肥企業4933 家,產能約2 億噸,總產量達到5320 萬噸,前10 名市占率總和只有28%。行業資產輕,表觀生產門檻不高(實際做好也未必容易),經濟運輸半徑短(僅500 公里),以銷定產是區別於其他大宗化工品的重要特征。隨著我國農業需求持續增長,土地通過流轉加速集中,復合肥需求也將保持長期穩定增長。
公司定位清晰、擅長品牌營銷,近年在行業兩極分化演變中脫穎而出。依靠終端客戶對化肥品牌的信賴度(一旦用好,不輕易更換品牌),不斷開拓銷售區域。公司廣告深得寶潔等全球營銷高手的精髓,上至央視、地臺有效黃金播放時段,下至田間地頭小廣告。2012 年投入廣告費10116 萬元,較2010 年增長5159 萬元,增額領先主要競爭對手。
公司大量投放名人代言廣告,並使用“百輛車體萬面墻體”覆蓋農村田間地頭,“高”、“地”結合拉動銷售增長。2008~2013 年,公司先后與國家雜交水稻、玉米、棉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戰略合作,進一步提升品牌形象,並通過捐助“史丹利”獎學金、“史丹利*姚基金”希望小學,迅速與地方市場拉近關係。渠道上,公司提出“一縣一戶一品牌”戰略,推進扁平化,嚴控串貨並直派業務員輔助經銷商推廣。
公司精於管理,議價力較強。公司2012、2013 年末產能分別為220、460萬噸,僅次於金正大(行情,問診)。今年以來,單質肥價格連續走低,但復合肥僅下調兩次價格,總體也比成本下降要少。我們從財務角度分析了公司營銷推廣的成果。從杜邦分析上看,2012 年公司ROE 達13%,同行業上市公司中排名第二,僅次於金正大的16%,這主要是因為公司新產能尚未有效投放導致資產周轉率暫時落后。從現金循環周期看,公司2012 年數值為-2 天,遠低於同行業上市公司33~161 天的區間,表明公司對上下游均具備較強話語權,僅靠占用資金即可正常運營。公司優異的現金流將為未來發展帶來充分保證。
投資建議
我們預計隨著明年公司在湖北、河南產能的有效釋放,銷量可取得30%左右的增長。預計公司2013~2015 年EPS1.82、2.28、2.97 元/股,給予公司2014 年15 倍PE,目標價34.2 元,“買入”評級。
風險
單質肥持續低迷,復合肥存在降價風險;競爭激烈,收入增長不達預期
(國金證券 劉波,蔣明遠)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