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集團CEO:智能發展並非機器人取代人
鉅亨網新聞中心
專訪ABB集團首席執行官史畢福:
米可
[ 講到將機器人化推向一個新高度,有一種假設是,到2030年,也就是17年之后,機器人可以代替工廠的所有人工作業。因此,未來機器人化將呈現迅猛發展的態勢 ]
10月26日,全球領先的電力和自動化技術集團ABB新任首席執行官史畢福出席了第25屆上海市市長國際企業家諮詢會。他在會議上提交了《立足上海的工業和城市實力》報告,倡導應用智能技術實現中國城鎮化與工業化的升級發展以實現“智能跨越”。
該會議結束后,史畢福接受了第一財經的專訪。他表示,“智能技術”是幫助中國在基礎設施和業領域實現“智慧跨越”的最佳途徑。就機器人的發展而言,智能技術並不僅僅是機器人取代人工,而是自動化或者機器人解決方案和人工的共存。作為世界上機器人技術領域最大且發展最迅速的市場之一,ABB希望能成為中國的好伙伴。已經將研發總部建立在上海並相當本土化的ABB也希望能助力中國,幫助這一製造業大國成功實現轉型升級。
CBN:ABB如何看待中國的機器人市場?
史畢福:中國是世界上最大、增長最快的機器人市場之一。機器人傳統上用於汽車行業,但已經很快擴展到了其他工業領域。
以3C行業為例,特別是通信設備行業,中國在該領域將會取得比過去幾年來更快的發展。這些行業利用機器人帶動自動化發展,加強自身競爭力。機器人不僅能夠生部件,目前已逐漸轉移到核心製造過程,如組裝、膠粘部件以及與人工配合實現生高能和品高品質。
CBN:在發展智能製造業的過程中,中國可能面臨的主要挑戰有哪些?
史畢福:我認為所有挑戰都關係到如何確保有充足的技術工人,如何建立良好的培訓和發展流程,確保機器操作人員得到恰當的培訓並且對其有正確的理解。
第二,一定要確保對所安裝的設備進行恰當的維護,了解如何操作才能延長它們的正常運轉時間,確保生速度和品質量。
第三,調適智能製造技術,使其適應當地具體的要求和環境也很重要。中國在運用智能技術時,要考慮具體的品要求,以及哪些過程採用人工操作更好,哪些運用自動化方式效率最高。[NT:PAGE=$]
CBN:ABB能為中國克服這些挑戰提供什麼幫助?
史畢福:我認為ABB已做好充分准備來幫助中國發展智能製造業。我們擁有構建智能製造環境需要的所有要素和構件。我們有感測器、可編程邏輯控制系統、離散控制系統及其他控制系統、驅動品以及智能製造需要的傳動和電機品,因此我們已萬事俱備。我們的機器人只是投入要素之一,此外,比這些基礎投入要素更重要的是我們在如何利用智能製造成為大勢所趨的行業領域有深刻的理解和認識。由此可見,我們已蓄勢待發。我們在中國的根基也很紮實,如你所知,ABB機器人業務全球總部設在上海,全球機器人研發中心也在這裏。ABB深諳中國市場,以中國市場為家,併中國提供了大量的本地化品。因此,ABB將是陪伴中國步入下一發展階段的重要伙伴。
CBN:ABB會考慮與中國同行分享其世界領先技能和經驗嗎?
史畢福:你看,現在我們在中國已經有大約19,000名員工,36家公司,其中27家是合資企業。我們與當地合作伙伴共同研究技術,共同開發創新解決方案,這一點已深烙在ABB中國的基因中。我們必然會與合適的中國伙伴及各地企業合作,助力中國工業實現智能自動化和智能製造。
CBN:中國政府預期會出台鼓勵和支持機器人業發展的新政策。那麼依您之見,中國政府主要應該處理哪些問題?
史畢福:我更願意把這些問題看作是機會,其中之一是前面提到的培訓和發展。機器人編程需要特定技能,擁有可幫助機器人適應各種工業環境的充足技術工人至關重要。
第二,機器人提供的是服務,要確保其得到必要的支持。如果要讓機器人在中國西部工作,重要的不僅是安裝,而且還要確保機器人在運行過程中得到必要的支持,具備所需的服務能力,以及在現場提供服務專業知識。
第三,講到將機器人化推向一個新高度,有一種假設是,到2030年,也就是17年之后,機器人可以代替工廠的所有人工作業。因此,未來機器人化將呈現迅猛發展的態勢。我們期望中國政府通過出台相關的激勵措施、定向培養專業人才、提供恰當的業支持等措施,切切實實地推動機器人化的發展。現在,一些行業實現機器人化可能面臨資金困難,中國政府可以通過融資和激勵計劃幫助他們邁過這一關。
CBN:會面臨智慧財產權問題嗎?
史畢福:不會。智慧財產權問題一直是一大挑戰,不僅是在中國,全世界都是如此。我們的政策很簡單,我們設法快速創新,始終走在創新的前列。一旦做到這一點,你就不需要花太多精力去擔心智慧財產權的損失問題了。
CBN:從技術層面來講,智能製造可運用到每個業領域,但實際上,恐怕沒有一勞永逸的策略或方法。對此您有何看法?
史畢福:要讓智能製造技術適應不同的環境,以下兩點非常重要:一是你需要基礎構件,ABB可以為客戶提供這些基礎構件。但更重要的一點是,你需要專業知識。比如對電腦滑鼠組裝而言,高到底意味什麼?對食品和飲料行業而言,高到底意味什麼?對汽車製造行業而言,又意味什麼呢?回答這些問題,關鍵要看你有沒有對自動化各領域有專業知識和深刻理解的團隊。ABB現在有這樣的團隊,並且我們培訓了大批專業人才。這些也是中國真正需要的,我堅信中國在未來幾年一定會取得出色的成績。[NT:PAGE=$]
CBN:機器人替代人工勞動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在此期間,開拓市場至關重要,您的看法是什麼?
史畢福:對我而言,不完全是替代,而是自動化或機器人解決方案與人工勞作相輔相成。人機共依共存,不存在完全不需要人的工作環境。到中國面臨的技工困難問題,我認為技工應主要攻克難以實現機器人化的領域。通過在合適的領域實現機器人化,我們可以為未來業務成功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CBN:ABB研發部門對於保持ABB的領先地位不可或缺。您能否透露一下有關ABB近期在智能製造技術方面所做投資的相關信息?
史畢福:ABB是電力和自動化技術的全球領軍企業。我們每年的研發投入超過10億美元。中國的研發中心有2000多名研發人員,並且我們有非常完善的研發環境。我們不僅僅會投入人力,而且會投資於客戶合作項目。在中國,我們與一些電力領域的大客戶建立了卓有成效的協作關係,我們還在自動化領域與大學以及智囊團體進行合作。因此,我認為,是整個研發和創新生態系統讓ABB與不同,它是ABB的標誌。
CBN:在后金融危機時代,ABB是否對其中長期戰略進行了調整?
史畢福:我們今后的戰略將圍繞盈利性增長、以業務為導向的協同和增強執行力展開。就增長而言,我們還有很廣闊的市場滲透空間,因此要加強品管理,提升客戶關係,以及準確了解客戶購買某些品的原因,即他們為什麼需要這些品。如果我們能更清晰地了解客戶需求,並根據其需求更好地提供品以及建立起相適應的銷售和分銷渠道,我認為我們能夠加快成長速度。
第二點有關創新。剛才我們已經談到,ABB將不斷投資於創新。ABB是世界上極少數在危機中沒有削減創新、銷售和營銷以及研發開支的企業之一。現在,我們正在收割投資回報,因為我們有很好的品研發機制,不斷推出新的創新品,所以我們才能在后金融危機時代取得斐然的成績。
CBN:貴公司除智能製造外還涉及其他業務,您對中國市場的整體看法是什麼?
史畢福:中國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市場,非常重要的國家。我們極為重視中國市場,非常慶幸有服務這裏客戶的機會。我們尊重歷史,我們的品服務中國已經100多年了。我們希望不僅能夠在過去的100多年中陪伴中國發展,而且能夠在未來幾百年中與中國建立長久的合作關係。
我認為中國市場的國內需求必定會旺盛起來,需要大量自動化基礎設施投入。我們的電力和自動化品和解決方案確實能幫助中國邁入下一個發展階段。我們的口號是“用電力與效率創造美好生活”,這也意味電力和效率將為中國創造一個更美好的明天。[NT:PAGE=$]
其次,我認為我們能幫助許多中國客戶實現全球化。ABB的全球佈局、關鍵市場覆蓋、對客戶需求和其他領域的了解,都能讓我們成為中國公司在國內外發展的理想伙伴,助力他們的繁榮昌盛。
CBN:你們的中國戰略有沒有什麼調整?
史畢福:沒有。過去這些年,我們在中國進行了大筆投資,確保將自己打造為一家完全本地化的企業。我們有本地研發中心、本地化品管理、本地製造工廠,這些都不會變。我們未來的努力方向是加強在中國的服務業務,提高在品整個生命周期中提供服務的能力,以及調適品的能力。
第二,我們正加快進軍軟件領域。在軟件領域,與中國本地需求協作,將其作為ABB的另一個價值主張,以及驅動ABB前進的另一個要素。
總而言之,我認為ABB的實力和策略與中國形勢相當契合,我們已做好充分准備來服務中國未來的要求。
CBN: 位於蘇黎世的ABB總部能給中國市場提供何種支持?
史畢福:ABB的總部位於蘇黎世,但我們的員工遍佈世界各地。我個人在過去每年中的每個季度都至少來中國一次。對ABB而言,中國市場極為重要,我們將全球機器人業務總部設在這裏,有一個船舶推進系統生基地,一個測量品中心。因此,對我們而言,中國不僅是一個市場,還是一個培養和施展能力的平台,一個驅動全球業務發展的引擎。是的,集團總部設在蘇黎世,但機器人總部在中國。因此,中國扮演關鍵角色。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