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鉅亨新視界

〈鉅亨主筆室〉全球股市準備奔向非理性繁榮?

鉅亨網主筆 邱志昌博士


壹、前言

上周二,歐洲德國股市,在歐元升值傷及出口陰影下;上周二晚,美國道瓊指數,在美國財政預算與債務上限懸而未決下;上周三,台灣股價加權指數,在「保二」憂慮中,多創下史上或2013年新高。顯然,這一波全球股市多頭浴火重生,到目前為止仍然在是風險威脅中進行,步步為營!


圖一:台股加權股價指數日K線圖,鉅亨網首頁
圖一:台股加權股價指數日K線圖,鉅亨網首頁

以圖一,台股加權股價指數日K線圖觀察;指數在2013年6月17日跌破8,000點時,已成為波段低點;此後歷經兩個多月盤整、整理,在國內經濟成長率低度成長憂患中,竟然突破今年高點,在2013/10/30以8465.06點收盤。

貳、美國聯準會QE政策的確已被綁架!

兩周前主筆文提到:「QE已被綁架!多頭有恃無恐!」。這一波全球股市在隱憂未除、市場多空觀點分歧中,緩緩漲升到歷史高點。一般投資人對此演變,並未認同。以台灣加權股價指數而言,一般投資者之認同是,台灣仍在進行經濟成長率保衛戰;雖然中央銀行彭總裁認為,保二應沒有問題。但綜觀察近期輿論,與第三季經濟成長率,對保二仍存在一片質疑;但就在此質疑中,股市創下今年新高。

全球其它股市也多雷同;美國道瓊指數在上周五晚上,再度逼近歷史高點15,721點,以15,615.55點收盤。德國法蘭克福指數也是,在2013年10月美國聯邦政府暫時關門之際,與美股同步跌近8475.66點;但之後就開始盤穩,上周二即突破歷史新高,創下9022.04點。

圖二:德國法蘭克福股價指數日K線圖,鉅亨網首頁
圖二:德國法蘭克福股價指數日K線圖,鉅亨網首頁

德國股市創新高原因,除德國產業競爭力外,美國聯準會續做QE政策、美元貶值、與資金又流向歐亞各國也有關。投資在歐洲開發國家股票型共同基金之投資人,可能並不熟悉德國產業結構。德國目前國民生產毛額(GDP)約為4.6兆美元,規模約為美國之 31%,是全球第四大經濟體。目前以國民生產毛額(GDP)為指標,全球最大經濟體為美國、其次為中國、日本、德國是第四大經濟體。但是,德國經濟發展與美國不同;美國以內需為主,但德國是以外銷為導向。近幾年來德國每年之總出口金額,約為2兆美元以上,是全球最大出口國家。德國也是歐洲生產汽車重鎮,BMW大車廠在慕尼黑、Benz的車在漢堡生產。該國經濟機構預估,2013年德國經濟成長率為0.4%。但OECD(全球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認為,會有0.7%之成長;OECD預估,2014年德國之經濟成長率約為1.7%以上。

德國的年度國民生產毛額數據,讓我們想到美國聯準會量化QE之影響力。因為,如果聯準會QE政策不在2014年中退場,而延至2014年底;而且,又以每一個月850億美元之「速度」購買MB與Bonds。則屆時,自2009年3月第一次QE至該時,所釋放出之總金額可能接近德國一年國民生產毛額。這麼龐大的資金,再加上在國際貨幣市場所發酵之乘數效果(Multiple Effect),則其對全球金融市場之影響,恐怕不只是「多頭有恃無恐」而已,可能會再造成物價波動。當然,也可能再造金價多頭趨勢。

如果德國明年約有1.7%之經濟成長率,以國民生產毛額為基礎計算,則至少會增加780億美元國民生產毛額。依今年諾貝爾經濟學得主Eugene Fama(1970)效率市場理論(Efficiency Market Theory),則德國法蘭克福指數,也可能將會在2013年底提前反應此項成長。除德國之外,在OECD之報告中,歐洲其它國家之經濟成長波動相對較高。OECD似乎對英國與法國經濟表現,較感興奮;因為這兩國家在2013年季度經濟成長率之表現,多是開低走高。英國經濟成長率由2013年第一季之0.3%,達到第二季之0.7%;法國則由-0.2%,反彈至0.5%。但,股市之表現以德國相對耀眼。

叁、JOB(日本央行)將可能接棒綁架多頭?

此時,投資銀行也一定不會忘記,日本央行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將在2014年初開始「執壺」。日本央行將以每月425億美元金額,購買不動產抵押債券(MB)、與指數股票型基金(ETF)。這一些操作多是有目的、有針對性的。因為,美國聯準會必需掩護美國財政與債務問題,聯準會主席伯南克早在2010年,就對「財政懸崖」(Fiscal Cliff)有備而來。在通過2011年8月與2013年10月之財政風險考驗後,我們恍然大悟,聯準會之QE的確非無矢放的,只為營造股市繁榮。如果聯準會QE政策,帶有為「財政懸崖」護航目的;則FOMC會議或聯準會委員會議,在2014年1月15日與2月7日之前,要大幅更動QE政策之主要內容,似乎不太可能。我們判斷,頂多聯準會只會針對MB,即不動產抵押債券採緩煞車;不會輕易啟動對公債購買金額之縮減。因為,財政問題尚未解決。

我們發現,在2011年8月與2013年10月,兩次債務上限問題之際,多是有價證券投資好時機。如2011年7月底買進美國公債;或是在2013年10月中,即美國聯邦政府停工期,買進美股基金。則在事件過後,多會獲得價差。這一種市場模式,如果已經成型,則當2014年1月或2月時,股債市再次面對美國財政問題時,價格波動程度可能會降低。如果,聯準會對此一行為模式之判斷是認同,並已心知肚明,則QE的保護罩將可能會被撤除。而首項措施,就是FOMC在公開市場操作中,對MB停止買進。

日本央行之日元QE政策,除將購買MB之外,也要購入指數股票型基金ETF(Exchange Trade Fund)。ETF是追蹤日本東京、日經225指數之股票型基金;日本自民黨顯然就是為提振股市而來。投資學教我們,股票選股與購買基金之取捨中,ETF是最方便的投資;也就是省掉了選股煩惱。選股會有什麼煩惱?通常人的煩惱多是來自於外生(External),就是與別人比較的感受、或是受別人言語與態度之左右,或是「過度敏感」;這在股市投資中清晰可見。投資者明明是看對了大方向,但卻做錯了選股;指數大漲,自己投資之個股始終如美女抱著琵琶欲語還休、氣壞人了!ETF可以迎合這一類投資者需要。當日經225股價指數漲上來之後,日本的「渡邊太太」的效應就會發酵,她們可能就由日元貶值之套利投資轉為日股,日經225指數股票型基金ETF就是最方便之投資。

日元雖非主要準備貨幣,但其在金融市場地位也很重要。過去二十四年中,在1990年日本經濟泡沫化後,最初幾年日本央行為挽救經濟泡沫,執行過大規模量化寬鬆貨幣政策,造成日元貶值與市場利率下降。這種「未來會貶值、利率會下降」的貨幣,成為全球金融業「利差交易」(Carry Trade)之主要貨幣;各國銀行業者與投資人多對它進行套匯。對沖基金也會把它當成借款貨幣,因為貶值貨幣對債務人有利。最後日本家庭主婦也積極參與,亦即被稱之為「渡邊太太」者。2014年,如果日本央行順利執行日元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則日元貨幣供給量將會增加,日元將有貶值與利率下降壓力,則是否又會成為Hedged Fund的融資貨幣?也就是,對沖基金融資之標的貨幣,會由美元轉到日元

如果是這樣,那對2014年之國際金融將還會有激烈波動。因為,一般對沖基金是多空皆作,因此會擴大金融市場波動幅度。當市場存在「低效率」,或是有機可趁時,就會有對沖基金進場套利。什麼是低效率市場?就是在訊息不對稱情形下,顯然沒被合理評價的投資;如1987年之前的台灣房地產。造成資訊不對稱之原因,大多是因為政府管制使然。而「有機可趁」?大多是因為,市場對於事件(Event)之過度反應或反應不足。

肆、驚豔的希臘股市V.S.在恐慌中之上海股市!

圖三:希臘股票市場周K線圖,鉅亨網國際股市
圖三:希臘股票市場周K線圖,鉅亨網國際股市

我們舉一個「有機可趁」之實例。如圖三,希臘股價指數在2012年6月471.35點是為近年之最低點,自此之後即波瀾壯闊,一波比一波高。近期上揚至1202.77點,與底部區相距2.55倍。這應該是近兩年以來,全球漲幅最大的股票市場。回顧2012年中,當時不是希臘揚言要退出歐元區?部份經濟學家不是說歐元岌岌可危?但,在最大的風險中,卻存在著最大預期報酬商機!這的確驗證Sharpe(1964),以Risk Premium(風險溢價報酬)詮釋股價報酬率之單因子模型,即資本資產定價模型(CAPM)。

如果按照此一邏輯,那我們現在應該嘗試著去找那一個市場?也就是說,現在那一個市場有存在著讓我們驚慌的呢?中國上證市場?為什麼是它?因為,10月30日中國上海貨幣市場,中國上海市之銀行同業隔夜拆款利率(SHIBOR),繼2013年6月中之後,再度上揚到5.23%。

是否是因為中國國務院,開始對全中國地方債餘額調查,將在年底前公佈,金融市場對此恐慌?但,依據近期相關專家預估,截至目前為止,中國地方債餘額可能只是14兆人民幣。此數字是否表示,問題很嚴重?我們再往下想!如果以1美元兌換6元人民幣計算,則14兆人民幣之地方債,即為2.3兆美元。如果,2013年中國國民生產毛額概估為9.5兆美元,則地方債餘額占國民生產毛額之24.21%。若以此再加上中國對外之國債,2兆3,483億美元(2007年資料);則中國國家總債務可能共約為4.65兆美元,占GDP之48.9%;仍然遠低於OECD60%之標準。在槓桿運用如此盛行之中國大陸,此一比率會對中國經濟造成殺傷力?不會吧!

圖四:上海隔夜拆款利率周K線圖,鉅亨網債券
圖四:上海隔夜拆款利率周K線圖,鉅亨網債券

但,我們必需等公告之數據始能確實得知,中國公債餘額究竟是多少。若以上述之預估,這與德國之87%、美國之100%與日本之245%相比,多是相對低水準數據;也符合OECD組織規定。因此,我們認為,中國國務院已經進行調查,而且即將公佈地方債務餘額;如果沒有出乎意料,則對於中國與亞洲地區股市,不會有影響。再進一步說,我們如果確認希臘股市之投資邏輯,是可以運用在其它投資上,則中國上證指數,就有學術驗證與實際運用之價值。財金專家可以將中國上證做為,風險溢價報酬實證之Robust Test(精準檢定);也就是說,目前中國上證指數,就如同2012年7月之希臘股市,可能有商機!

圖五:上海股票市場股價指數,鉅亨網首頁
圖五:上海股票市場股價指數,鉅亨網首頁

伍、結論

以學術的角度,將目前中國上證指數,視為是2012年中之希臘股市,這並不怎麼恰當;因為這兩者可能一點關係多不會有。若以計量方法「共整合」假設檢定(Hypothesis Test),被Reject的可能是對立假說,也就是說兩者無關。但,無論如何,我們主要用意是以實例做「風險溢價報酬」之說明;我們的座右銘是:溢價報酬總是在風險中,才會現身!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