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自貿區滿月 吸金35億 1528家企家排隊進駐
鉅亨網新聞中心
上海自貿區「滿月」,上海官方昨(30)日公布,10月1日至10月27日區內新設立企業208家,包括188家內資企業和20家外資企業,註冊資金總額逾35億元(人民幣,下同),還有1528家企業已辦理名稱核准手續,將成為下一階段企業設立的主要對象。另有13家國內外銀行獲准在自貿區內籌建分支機構。
《星島日報》報導,為了防止企業在自貿區內弄虛作假,上海市工商局將建立黑名單制度。相關負責人表示,對於自貿內企業的登記,工商部門將審查公司地址證明,要求註冊地址的實際面積、用途與公司相符,並會採取場地勘察等方式,查驗公司註冊地址。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辦公廳主任隆國強昨日表示,上海設立自貿區,對於香港來說並不意味直接的衝擊。就航運中心的地位來說,香港的貨源主要來自珠三角地區及環南中國海。上海則是期待更多的北方貨物前往開展轉口貿易。在金融業方面,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上海是服務內地的金融中心,服務的範圍也沒有直接的競爭。
對於市傳的廣東自貿區,日前有學者建議稱,「海沙琴」(前海、南沙、橫琴)三地打包共同申報粵港澳自貿區勝算更大。
對於較少提及的南沙,廣東省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周林生認為,南沙的發展可分為兩條主線,一是它處於世界工廠珠三角的幾何地理中心,製造業非常發達,但生產附加值不高,所以在南沙開發中應強調生產服務業的發展,以推動珠三角產業的轉型升級。二是依托南沙大港,在高端製造業上有所作為,例如在汽車、輪船及高端設備製造等方面繼續保持優勢。
- 關稅戰引爆市場重置,「匯」變才是贏家?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