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文山:互聯網已經變成生活節奏的一部分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09-16 18:34
方文山
和訊網訊息 9月14日-16日,2015全球創新者大會暨apec青年創業家峰會在北京舉辦,和訊網全程播報。著名音樂人方文山在16日的會上表示,用《青花瓷》里的一句話講,“簾外芭蕉惹驟雨門環惹銅綠 而我路過那江南小鎮惹了你”。互聯網已經變成生活節奏的一部分。
以下為部分文字實錄:
記者:能不能用一句中國風形容一下互聯網帶給您的感覺。
方文山:用《青花瓷》里的一句話講,簾外芭蕉惹驟雨門環惹銅綠 而我路過那江南小鎮惹了你。互聯網已經變成生活節奏的一部分。
記者:能不能多解釋一下。
方文山:芭蕉最美是雨打到芭蕉,銅遇到空氣經過歲月氧化,所以銅綠是自然現象,我路過江南小鎮惹了你,他使用的頻率,他使用的習慣性,已經跟生活節奏結合在一起,所以我想到用這句形容互聯網。
今天跟大家分享流行音樂,流行音樂跟傳統文化之間的觀點。其實流行音樂在古代其實也是詩詞的一部分。中國古代從詩經、楚辭、唐詩、宋詞、元曲都有。宋詞詞牌名是有旋律,可以看待宋詞是宋時空背景的流行音樂,只不過流行階層偏貴族,偏士大夫,不是一般大眾聽得到的音樂,基本還是流行音樂。只不過旋律沒有流行下來,旋律的格式填詞牌名的格式留下來,我看宋詞的詞牌名很多,但是不同的作者。宋詞句子有長有短,又叫曲子調,不像五言絕句和七言律詩那樣嚴禁。
這與現代音樂有什么關係呢?之所以這樣解釋,只想傳達音樂每個時代都是被需要的。像古代的雅樂,雅樂流傳到日本,日本也有唐代的雅樂。音樂每個時代都被需要,算是一種社會需求。為什么呢?因為音樂的旋律會引起情感的共鳴,歌詞的詞意會有情感的宣泄。流行音樂具備一種時代的共同記憶。在座的各位以前聽校園民歌,年紀30歲40歲,某一天你聽到大學時期聽到某一個歌手的歌,會勾起你對那個社會的共同記憶,音樂有時代的共同記憶性。無關你曾經喜歡誰的歌手,崔健也好,其他的樂團也好,你大學聽他們的歌長大,等你進入職場30、40歲,偶然間聽到他們的歌曲你會跟想起那個時候,所以音樂是情感的連接。
所以音樂是很特別的存在,而且創作格式不太像以前的古詩詞。為什么?因為以前的古詩詞,無論是唐詩、宋詞、元曲、漢賦都有創造格式的要求。以前的文人,有能力創造古詩詞的有相當的要求,不是讀了幾年書,掌握了基本漢字就可以創造古詩詞。縱使現在讀到大學畢業,如果不擅長填古代詩詞,或者是創造古典詩詞,你也沒有能力依照它的格式創造。
流行音樂比較自由,他拋棄所有的束縛,束縛來自於五四運動的時候,中國古代書面是文言文,並不是人平常講話的語言。有時候看古代文言文的文章,並不是古代人講話是那樣的精煉,或者是那樣的濃縮,也會閑話家長,可是古代知識分子對文字視為神聖,視為要求,所以書面有要求,就是文言文,不是平常講話的語言。民國初年時拋棄以前創作古詩詞的格式和方法,推展我手寫我口,我嘴巴講的話是我手的文章,而不是我講話和寫文章是兩回事。書面有一個好處,2000年前寫的文章,秦代寫的文章清代也看得懂,因為書面格式是固定的,所以好處是超時空,閱讀上溝通無障,語意會變化。
我是流行音樂創作者,我對這方面比較敏感,我會觀察。我發現五四運動后,詩詞拋棄了韻腳等,有能力創作的人增加了,這是好處。以前是大夫和知識分子一定要掌握某種語言能力和吟詩能力才可以,流通率很窄,有能力寫詩欣賞詩是少數族群,好處是讓詩解放。你可以用你嘴巴講的話寫詩的內容,有能力寫詩和欣賞詩的人增加了。可是有一個壞處,因為詩的創作形式完全不要求的狀態下,你會變成跟音樂關聯漸行漸遠。
在座各位如果常常聽流行音樂,你就知道流行音樂有創作的格式,l1、b1,旋律是重復。可是我們會重新填另外一段意思,豐富整個歌詞故事的內涵和結構。舉例來講,可能一首新詩有18行,18行有三個段落,第一個段落第一行可能三個字,可是第二大段落第一行十二個字,流行音樂是讓你記得住旋律,要有傳唱度,流行音樂才有生命力。中國好聲音經常翻唱經典歌曲,創作歌曲不流通就沒有創作和需求的必要,通常流行音樂旋律常常會重復,副歌兩段是一樣,可能結束時升高而已。歌詞的結構是板塊。
新詩就沒辦法,新詩很自由。以前創作的詩詞打破束縛,打破傳統創造格式的束縛后,有能力創作和有能力欣賞增加了。壞處是跟音樂連接性非常薄弱,甚至完全被歌詞取代。這個時空背景文字和音樂的結合幾乎被歌詞壟斷,只有少數幾個新詩別人會嘗試入樂,這個例子有,但是屬於個案,比較少。
我從天詞人的角度看待這個問題,這應該是自然發展的一種狀態,你也沒有惋惜,或者是倒正,而且我認為也沒有必要。兩種創作的格式差異已經非常大了,剛好彌補不同階層情感要求。舉例來講,詩一言以蔽之,以最少文字表達最多的意思。詩的文字潔凈度很高,歌詞是口語,歌詞是傳唱引起情緒共鳴和情感宣泄,所以不需要文字濃縮包羅萬象。詩純粹變成文學作品,歌詞變成文學創作和學歷結合,這樣的好處是你有情感的宣泄,大家一起唱歌做聚會時你會唱歌詞,可是你靜下心來你會閱讀詩集,兩個需求完全不一樣,而且兩個差異非常大。
另外是身份不一樣,詩人通常是一種身份,不會是一種職業。沒有人可以出詩集養活自己。詩的文字是詩人的世界,主觀意識很強,有時你進不去他的世界,詩集銷售率在文學排行中非常低,小說、散文、旅遊雜記在文學排行中比較高,詩人可能是某個老師,某個白領,很難說一年出兩個詩集養活自己,但是詞人可以,我們結合唱片產業變成龐大成熟的產業鏈。所以在這個時代,詞人可以是一種職業,詩人只能是一種身份。這是因為社會的需求,情感面的需求不一樣。因為詞人創作歌詞時不會有主觀意識在里面,我們都是取得一個情感最大公約數創造歌詞。情感最大公約數是指大多數人會遇到的情感狀態,最合適寫成流行音樂。我們是為別人服務的。
詩人創作詩是為自己服務,詩人詩比較誠信,你可以從詩人的詩看他的個性,看某一個階段發生什么事情,可是從詞人的作品看不出來。因為詞人作品有時為歌手量身訂作,有時為專輯量身訂作,所以我們不能為了自己,兩者動機完全不一樣。我們尋求最大公約數,多數人遇到三角戀,劈腿等,你聽歌感覺在聽你的遭遇,就是因為我們用最大的公約數,最近寫了一個歌《說好的幸福》,很多時候男女朋友在一起時說好的電影,說好的生日,說好的幸福呢?很口語,可是大多數人會遇到這種狀況。所以創作歌詞的出發點是為別人服務,不是為自己的情感服務。所以我們的內容比較客觀,不會太主觀,變成現代人比較能接受歌詞,所以文字潔凈度沒有新詩來的強。
舉例來講,在座的各位生日時跟朋友聚會,一定是會ktv唱歌。你不太可能念一首詩集朗誦喜歡的詩抒發情感,這比較困難。聽到歌會抒發你的情緒,詩沒有聽覺,它比較吃虧,你可以這樣解釋。音樂結合的產業非常大,開車時聽到音樂,寫作業時聽到音樂,上班電腦一開聽到音樂,手機隨時可以聽到音樂,音樂把歌詞植入到你的腦海里,所以很多時候你記得住歌詞的內容,可是記不住新詩。可是你背得下古典詩詞,這是很特別的現象。我相信在座各位可以背出十幾首古典詩詞,為什么?因為古典詩詞有對仗、對角,你會根據聽覺結構記住詩詞的文字。在座各位讀書時可以背下古典詩詞,可是你不太會背得下新詩,沒有規範,沒有聽覺可以輔助你對視覺的記憶,可是歌詞可以。有時候你可以把整首歌詞默寫下來,不是你記憶好,而是因為你記住旋律。你是因為聽覺的輔助,把視覺文字默寫下來。
時間有限跟大家簡短分享到這里,流行音樂創作格式來自於古典詩詞,只不過保留古典詩詞的韻腳,韻腳是聽覺,可是卻沒有古典詩詞的對仗格式的束縛,所以很自由,白話很淺顯符合現代人情感的需求,作為生活面情感的宣泄跟共鳴。歌詞是被滿足的,是被需求的,而詩比較純粹作為文學的一種媒介,文學的一種題材獨立存在。你可以書局里賣到詩集,可是你去書局買不到流行歌詞局,歌詞跟詩在這樣的時空背景下,創作的源頭、動力、出發點和影響差距非常大,這是以我詞人的身份跟大家分享我對這兩者之間差異的觀察。
今天就分享到這里,謝謝大家!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