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盤勢

創業板遇三連陰“斷頭鍘” 成長股投資將進入第二階段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3-10-25 08:34


  編者按:怪有市場人士感嘆,“創業板的盛宴是時候閉幕了!”在震盪行情結束后,創業板指將一去不回頭地走向崩潰。而更多券商、私募人士認為這種觀點太過偏激,創業板只是開啟了一輪結構性調整節奏,在估值回歸之后,仍將重回強勢。

  創業板遇三連陰“斷頭鍘”:融券做空有心無力


  就在本周一,創業板還籠罩在一片喜慶的漲勢之中,創業板指再次逼近歷史高位,而此后“三連陰”的行情卻為其未來的走勢覆上一層陰霾。10月22日,創業板指暴跌3.60%,拉出一根巨大的陰線;23日,創業板指報收1311.23點,再跌2.91%;而昨日,創業板繼續微跌收陰,指數三天累計縮水7.5%。

  難怪有市場人士感嘆,“創業板的盛宴是時候閉幕了!”在震盪行情結束后,創業板指將一去不回頭地走向崩潰。而更多券商、私募人士認為這種觀點太過偏激,創業板只是開啟了一輪結構性調整節奏,在估值回歸之后,仍將重回強勢。

  求同存異中,兩方觀點人士均認為,當前創業板震盪下行的趨勢中,存在做空獲利的機會。而鑒於融券操作券源不足的痼疾,以及轉融通機制與市場交易習慣的背離,投資者想在這波下行行情中掘到金,仍是有心無力,“全面做空時代”仍舊是個美好的憧憬。

  崩盤論vs回調說

  傳媒概念股的下跌已經傳導至通信科技板塊,從昨日盤面來看,創業板跌勢有所減弱,然而一眾科技股仍是綠意點點。其中,海默科技(行情,問診)跌6.06%,龍源技術(行情,問診)跌5.85%,和晶科技(行情,問診)跌5.05%。

  創業板的震動也引發機構出逃沖動。“之前重倉創業板的基金,在創業板指由底部上升的過程中獲利頗多,在這種震盪的行情下,投資者鎖定收益是本能的選擇。一旦有大面積的投資者開始贖回,基金就不得不被動割倉,這樣你拋我拋大家拋,創業板崩盤的時候也就來臨了。”一位私募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

  “這種極端的崩盤論,每隔一段時間就會跳出來一次。”湘財證券首席投顧黃堅稱,“崩盤論”忽略了一個重要的前提,也是創業板最大的瓶頸,就是“盤子小,流動性差”。“就算幾只基金扎堆在幾只股票里面,想要全身而退沒那么容易的,往外拋個十萬股,創業板就要給打到跌停,你拋我拋大家拋,結局就是誰也拋不掉。”

  黃堅稱,創業板近幾日跌停的都是之前漲勢兇猛的股票,權重相對比較大,它們此前的上漲帶動了整個創業板指數的上漲,在這些股票政策紅利不斷兌現的前提下,投資者有了獲利了結的意愿,現在正在走向估值的回歸。

  從昨日跌停的立體絲(行情,問診)(300056.SZ)來看,年初至今漲幅達到234.75%。三連陰跌去12.15%的天喻資訊(行情,問診)(300205.SZ),年初至今漲幅達到316.64%。而年初至今漲幅達到396.04%的掌趣科技(行情,問診)(300315.SZ),在此前經過一輪調整之后,這三日又跌去14.17%。

  上海某中型券商一位營業部負責人認為,在創業板個股走向估值回歸的過程中,機構也是有分化的,“畢竟還是有一定業績支撐,不是純粹炒概念的”。“比如樂視網(行情,問診),22日和23日連著兩天跌停,可是跌停板也不是封得很堅決。后市跌到一定程度,機構態度會有分化。”該券商人士稱。

  “創業板目前是階段性頂部形態,這次調整幅度也不會很大,最多20%。”上海一位私募操盤手稱,為了規避短期風險,目前自己還是空倉創業板,然而在這波調整下調到一定幅度,會開始逐步建倉。

  “創業板不可能崩盤。”更多私募人士持此觀點,“畢竟創業板代表未來經濟轉型的方向,起著排頭兵的作用。未來國家仍將繼續扶持新興產業的發展,利好作用也應該是中長期的。” [NT:PAGE=$]

  融券操作有心無力

  無論崩盤論還是回調說,都預測創業板指短期會步入下行頻道,著眼當下,選擇做空創業板個股或是不錯的獲利機會。

  統計顯示,9月16日新增的兩融標的個股,在沉寂了一個月之后,也陸續開始有融券操作。截至昨日,除了國民科技、樂視網等5只股票由於正在停牌或是此前多日停牌耽誤了進程,融券余額仍然“留白”,其余標的都獲得一定的融券“關注”。

  然而,與創業板三連陰的行情相比,標的個股融券余額卻是極不相稱。數據顯示,34只創業板兩融標的股票融券余額僅有1645.88萬元。

  “不是不想做空,實在是融券操作太小眾。”資深股民老王無奈表示,每天早上其開戶券商營業部會掛出當天可融券品種及額度,然而不僅品種少得可憐,額度也是杯水車薪。“絕對的供不應求,一掛出來馬上一掃而空。”

  “大盤股還好說,想融中小板和創業板的券,那是絕對的稀缺資源。”股民小張稱,某次想對燃控科技(行情,問診)進行融券操作,卻只搶到100股,頓時興趣索然。

  東方證券一位金融創新部人士向記者表示,一般來說,券商自營有ETF套利的需求,而ETF的權重是滬深300,以大盤股為主,所以會積極設定相應的個股進行對接。而中小板和創業板股票,幾乎都是出於投資需求進行設定,客戶融券就是跟券商“對賭”,券源稀缺也就是情理之中了。

  為了應對券源不足,監管層在上月中旬第三次擴容兩融標的之后的兩天,首度擴容轉融券試點券商以及標的品種,而從證金公司發布的轉融券匯總數據來看,擴容前后轉融券規模提升並不明顯,且創業板轉融券標的股也一直沒有正式登上轉融券的平臺。

  “根本上來說是轉融券的機制跟市場的交易習慣不相容。”上述金融創新部人士稱,轉融券目前有5個期限品種,分別是3天、7天、14天、28天、182天,證券償還必須在規定的時間節點上。“除非投資者準確地預測3天后或是7天后,14天后這只股票是漲是跌,否則難逃虧損。”

  證金公司作為券源出借方和借入方之間的平臺,也要收取一定的期限費率,因此客戶通過證金公司融券,就要比從券商自營池融券支付更多的利息。而如果券商允諾客戶在轉融券期限之內提前還券,就必須承擔余下幾天的期限費率,“羊毛出在羊身上,這部分利率,最後還是要投資者承擔。”

  背負著沉重的費率負擔,還要擔憂搶不到券,投資者融券交易顯然有心無力。[NT:PAGE=$]

  創業板估值回歸“內幕人”提點方向

  近日創業板指持續調整,期間最大跌幅近10%,疲態盡顯。創業板指的大幅回調有多方面的原因,既有對四季度經濟悲觀預期的因素,也有資金面日益趨緊的因素,更有對估值高企的擔憂。

  上漲重勢、下跌重質,在創業板系統性風險增大的市場環境下,投資者應該更加重視上市公司的質地。但上市公司的質量如何,普通投資者甚難知曉。重要股東是比普通投資者更了解上市公司實際經營狀況的“內幕人”,他們在二級市場的交易方向或能透露出公司管理層對公司性價比的真實判斷,對其股價的未來走勢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據公開資訊統計,截至昨日收盤,創業板成立4年來共有319家公司的重要股東進行了二級市場交易。從總的變動方向來看,絕大多數上市公司股東為減持股票,共有184家上市公司重要股東凈減持自家股票,凈賣出股份數合計29.54億股,凈減持金額475.29億元;僅有26家上市公司重要股東凈增持自家股票,凈買入股份數合計0.25億股,凈增持金額3.72億元;9家上市公司重要股東增持量和減持量基本持平;36家公司未有二級市場交易。從交易金額來看,凈增持與凈減持金額比例為1:128,創業板上市公司重要股東減持力度顯著強於增持力度。

  然而,回顧去年四季度,在創業板指連續創新低的市場格局之下,卻有28家創業板上市公司重要股東凈增持自家股票,合計凈增持金額達到了1.59億元,凈增持與凈減持金額比例遠高於近年來的總體水平。

  那么,這28家凈增持公司在今年的行情中表現如何呢?從增持效果看,這28家上市公司中,九洲電氣(行情,問診)和飛力達(行情,問診)兩家上市公司今年股價下跌,其中九洲電氣去年四季度股價實現了翻番。其他26家上市公司今年股價均有上漲,上漲占比高於創業板平均水平,其中的中青寶(行情,問診)、樂視網、華誼嘉信(行情,問診)更是今年以來的超級大牛股。

  從最近三個月的數據來看,創業板有13家上市公司凈增持1.75億元,其中尤洛卡(行情,問診)一家凈增持1.61億元,占到了凈增持總金額的92%。瑞豐高材(行情,問診)、東方熱電等多家上市公司凈增持金額不足10萬元。另有150家上市公司凈減持89.66億元,其中向日葵(行情,問診)凈減持金額達到13.91億元。若除去凈增持金額最大的尤洛卡和凈減持金額最大的向日葵,近三個月中創業板重要股東凈增持金額與凈減持金額的比例達到了驚人的1:541,公司股東用腳投票的趨勢相當明顯。

  三季報業績披露將在本月底結束。從歷史經驗來看,三季報披露結束后的11月和12月份是上市公司重要股東減持的高峰期,加上今年以來創業板個股漲幅巨大,解禁后的限售股股東減持套現的動力依然強勁。

  此外有媒體報導,近期有大量創業板公司開始向證券公司和投資公司詢價,為減持做準備。種種跡象表明,這一次狼可能真的來了。創業板估值回歸之路或已開啟,在防御規則中,受到上市公司增持的個股值得特別關注。[NT:PAGE=$]

  成長股投資將進入第二階段

  以創業板股票為代表的成長股調整已經開始,而且幅度不小,華誼兄弟(行情,問診)、光線傳媒(行情,問診)、掌趣科技、機器人(行情,問診)……這些牛股都展開了調整之路。調整的時間會持續多久?也許幾天,也許一兩個月,甚至幾年。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很多沒有真實業績支撐的所謂成長股今年以來持續瘋漲,創業板整體市盈率高達60倍的背景下,現在的下跌只是開始。正印證了那句老話:出來混,遲早要還的!

  以創業板股票為代表的成長股為什么今年以來持續上漲,而且是瘋漲?理由其實很簡單,無非是供求關係不平衡。新股發行暫停,而成長股是新興產業的主要集中地,藍籌股集中的傳統產業不符合中國經濟結構轉型和產業升級的方向。炒股首先看方向,方向對了,投資就成功了一半。然而,由於創業板成立僅僅只有四年的時間,相對於結構性充裕的流動性,集中在新興行業的創業板和成長股供給明顯不足。也正因為資金的推波助瀾,創業板股票從一開始就出現了三高發行,這種先天性的泡沫,給后來創業板和成長股埋下了泡沫破滅的隱患。

  另一方面,圍繞著新興產業,國家相關扶植政策不斷出臺,這無疑給成長股炒作提供了絕佳的噱頭。再加上幾年的熊市下來,散戶投資者虧怕了,對瘋漲的成長股也不敢隨意追漲 。如此一來,成長股的一路上漲,很大程度上成為主力資金自導自演的把戲。如果散戶跟風,可能主力資金還會逢高分批出貨,但當散戶不會大批跟風時,主力只有一條路:把成長股的股價不斷地往上推。

  在今年以來成長股的炒作中,由於相關新興產業股票投資標的有限,市場供求並不平衡,因此出現了投資者“看方向,不看業績”的炒作風格:只要是新興產業的股票,反正就那么幾只,管你業績好與壞,先狂炒上去再說!很多成長股,業績並不怎么樣,甚至有些成長股跟某些概念只沾了個邊,但股價也會一飛沖天。比如網游,隨便一家成長性的公司,宣布做網游的計劃,或者並購相關的資產,股價就會被大幅炒作。這種“看方向,不看業績”的炒作,是成長股投資的第一階段,或者說是投機階段。

  如今,市盈率動輒五六十倍的成長股到了估值之巔,調整之路已經開始,這從不少成長股放量下跌可以很清晰地辨別出來。問題是,這種調整會持續多長時間?答案只能是:誰也不知道!也許一兩周、也許一兩個月,又或者幾年。那些沒有真實業績支撐的成長股,沒有緣由地狂漲,如今到了還債的時候,下跌並沒有什么不好理解的。

  由於成長股代表了很多新興產業,是未來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方向,可以肯定地說,成長股的行情沒有結束。不同的是,這次調整將給投資者一個教訓:要賺到實實在在的錢, 還是要拋開單純的概念性炒作。無論是機構投資者,還是散戶投資者,最終都會重點選擇那些有實實在在業績支撐的成長股。投資者的成熟,必須由市場給出教訓才能得來。另一方面,隨著日后新股發行的開閘,新興產業的企業會大量上市,成長股供不應求的矛盾,也會很大程度上得到解決。成長股的投資,將進入“看方向,更要看業績”的第二階段,也就是投資階段。

文章標籤


Empty